胡思庸

胡思庸

胡思庸 ,筆名吳鳴世、田用,中國歷史學家,中國近現代史學界著名學者,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學術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思庸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信陽
  • 出生日期:1926
  • 逝世日期:1993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胡思庸1946年考入國立河南大學農學院園藝系,後因酷愛文史轉到文學院歷史系就讀,1951年2月畢業,因才華橫溢,深受著名史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嵇文甫先生賞識,遂留校任教,擔任嵇先生學術助手,協助創辦新中國第一個史學刊物《新史學通訊》(今《史學月刊》前身),後又曾擔任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趙紀彬先生學術助手。
胡思庸長期在河南大學歷史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1978年因學術才華出拔和科研業績顯著而由國家審核批准從講師直接破格擢升教授。
胡思庸從1983年8月起擔任河南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任河南大學歷史系教授、鄭州大學名譽教授、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共河南省委諮詢小組特約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史學會理事、河南省歷史學會會長、辛亥革命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州學刊》主編、中華書局《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叢書》編委等職,為中國歷史學發展和河南省文化教育事業的繁榮殫精竭慮,鞠躬盡瘁,貢獻卓著。
1993年8月26日,胡思庸先生終因積勞成疾,醫治無效,在鄭州不幸逝世,享年六十七歲。
胡思庸教授為人治學,崇尚“有所不為,文不虛發”,其道德文章被學術界譽為“純正嚴謹”(劉大年語)、“中州大儒”(榮孟源語)。主要論文輯入《胡思庸學術文集》,專著有《中國近代史新編》等,其他遺稿尚待進一步收集和整理。

人物評價

胡思庸教授是河南省第一個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學位點的主要奠基者,也是河南大學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研究的開創者。即便是晚年任職於鄭州的十年間,身兼數職,席不暇暖,也一直來往奔波於鄭汴之間,堅持為河南大學歷史系青年教師和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研究生傳道、授業、解惑,對門生弟子,一貫是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有求必應,有問必答,循循善誘,潤澤勸進。薪盡而火傳,經過胡思庸先生嘔心瀝血培養的一批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如鄭永福、呂美頤、張九洲、馬小泉、王宏斌、田海林、郭雙林與何敏等,都已經成長為高校中國近現代史學術研究和教學的中堅力量。
胡思庸教授天資穎悟,博聞強記,思維敏銳,邏輯嚴密,博通中西,淹貫經史,情理兼備,文采飛揚。對中國傳統儒釋道諸學均深有裁度,長於研治晚清史,尤精於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對清代漢學、宋學和今文經學的淵源和流變,對晚清史上莊存與、劉逢祿、宋翔鳳、江藩、方東樹、龔自珍、魏源、林則徐、洪秀全、汪士鐸和康有為等著名人物的思想,探索深邃而見解獨到,做出了開創性和示範性研究;對清代閉關政策、割讓香港問題與太平天國思想文化史研究的精粹成果,贏得了海內外學術界高度評價;與其學術助手鄭永福對鴉片戰爭時期《穿鼻草約》的學術考辨,從一個方面為中英談判香港回歸問題提供了堅實的史學依據。其晚年致力於晚清來華傳教士與西學東漸、歷史發展動力、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改革開放新時代中國學術界“文化熱”等問題的研究,拓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領域,表達了對中華民族文化歷史命運穩健而深沉的理性思考; 1984年主辦首屆“中國近代文化史學術研討會”,開啟了學術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近代中西新舊之學沖合、中國文化轉型、創新和發展道路之學術先河,堪稱今日”國學復興“的學術濫觴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