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山林場

胡山林場

胡山林場的為,商人集資所建。當時,栽樹約6000餘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山林場
  • 前身:第五峪森林公司
  • 創辦時間:1917年
  • 山場面積:3.75平方公里
簡介,傳說,

簡介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第五峪森林公司,建立國營章丘縣胡山林場。1985年林場面積為137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16公頃,林木蓄積量571立方米,職工8人。 林場現有林分全部為以側柏為優勢樹種的防護林,皆處幼林狀態,林木覆蓋率85%。該場條件較差,柏毛蟲危害較重,林木生長不良。1959、1960年兩次火災損失幼林60餘公頃。

傳說

胡山巍峨挺拔,雄奇秀麗,橫亘聳立在章丘中南部,素有“小岱嶽”之美譽。胡山又是道教興盛之地,許多道教廟宇星羅棋布點綴其間,特別是在胡山東麓聖水靈泉與“風門三廟”,傳經布道的傳說故事在民間更是廣為流傳。  翟伯成 
濟南府臬台來胡山祈雨
胡山東麓,李家峪西約三里,東北方向與橫嶺交界處,山峪不深,卻山巒奇秀,柏林茂密,草木蕃盛。密林中有一泉,即聖水靈泉。《濟南府志》記載:“泉出山半……禱雨輒應。”
遠望,聖水靈泉似“鑲”在大石堰中下端的深洞,石砌拱形。拱劵上懸有石額,刻有“聖水靈泉”四字,時間為康熙辛丑初秋吉旦(1721年)。 近觀,在兩米進深的洞內,泉水自岩間流出,水口處雕刻有二石虎一左一右,水從虎口流出匯於一井中,井乃石壘,巨石突兀參差,煞有風格。此泉四時不乾,水質極好,寒而甘甜清洌。生飲,斷無受涼腹瀉之說,洞內刻有楹聯曰:祈數滴淵潛散長空而成時雨,保萬家煙火借斯泉以度豐年。
洞中有一石碑,記載著康熙六十年初秋,時任濟南皋台(即濟南按察使)的海州(今連雲港)人黃昺,隨同山東巡撫來此祈雨“輒有應效”,嘉降“甘露法雨”的故事。
那么,遠在百里之外的山東巡撫和濟南府臬台為何來胡山祈雨?這要從胡山久遠的歷史說起,據史書和《章丘縣誌》記載:“岱嶽癸脈,胡山最靈。”歷代章丘縣令也多有來胡山祈雨者,現存的宋代祈雨碑就是史證。
頗具歷史價值的“聖水靈泉”碑,有朱家峪進士朱士豸撰寫的碑文。曰:竊聞佛力無邊,必有以理測其端,妙應無窮,亦可以心感其意,故菩薩之顯化,未有不合夫人心者也。誦《大士經》雲: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則天下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在皆有菩薩之靈應,即分井閭里,亦籍菩薩之生成,往往有求必應,非誠則拂者也。
是歲春夏,雨水衍期,旱魃為虐,余奉皋憲之誠,頂禮胡山,祈禱聖水古泉,恍然斯洞中見大士之法身,瞬息立渺,毫無形影。詢及鄉民父老,皆雲從無此像,鹹以為奇,今悟《天上經》雲:澍甘露法雨或緣此而顯應耶。
取水有傾,未數里而風雲變色,隨即沛澤,遍野甘霖,則佛力無邊,豈非以理測其端,妙應無窮,而心每每感其意也哉?
茲因皋憲法捐資重修斯泉,余亦感菩薩之慈悲,鑿斯以示後人,雨暘偶不時,凡臨此洞祈禱者,亦如此洞大士之靈,云爾:是為序,康熙六十年歲次辛丑實秋穀旦,處士朱士豸薰手敬題。 碑文上方為精美的觀音菩薩畫像碑,畫像線條陰刻,奔放流暢,富有體質感和立體感,雕工精湛,是章丘現存的十分珍貴的畫像碑,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畫像布局十分巧妙,中間為觀音菩薩,面目慈祥,烏髮高髻上有“佛”字模樣,頂戴瓔珞,十指尖尖,衣帶飄然流暢,赤足立於祥雲之上。觀音菩薩一手持淨瓶,一手持柳枝,生動欲活。菩薩右面,立著善財童子,仰視觀音,雙手捧一缽,承接淨瓶甘露聖水。其上側為一隻祥鳥,展翅縈飛,凡其羽毛翅膀、細爪、彎嘴、環眼,無不栩栩如生,善財童子足下瑞雲環繞,海水鱗鱗,氣象森森。人物形象以白描線刻手法,畫出一幅祥和的觀音菩薩喜降甘露聖水圖。
陰光四聖老母廟與“瘋捻子”傳奇
陰光四聖老母廟建於聖水靈泉西大殿北首,一小屋依舊尚存。根據民國十四年(1925年)《創建陰光四聖老母廟碑序》記載:官莊一李氏婦者,“夫遠賈,屢出不歸”,即常年在外經商,她事公婆至孝,安貧守節,公婆去世後,代夫葬雙親,不減喪儀,後其夫亦客死他鄉,此婦又討貸四方,輾轉異鄉,迎夫骨回,重喪葬夫。此後又守“柏舟”之節。多舛的命運使其精神崩潰,“瘋癲若狂”,她一再自稱吾神為“陰光四聖老母”。死後,李家莊人為四聖老母立了靈祠,建了小廟。她沒有留下姓名,只留下一個乳名,大家都叫她“瘋捻子”。但她當時的“荒誕”預言,後來多一一應驗。
捻子瘋後,常自言自語,說一些讓人莫名其妙的語言。如她說將來會“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走路果子碰著頭”,“燈芯子朝下”(指電燈);“山旮旯,山旮旯,來的人,蟻羊(螞蟻)爬”;“公雞頭,母雞頭睡覺睡著那崖上頭”(住樓房);“颳風下雨不用怕,出門坐上個滿地爬”(指汽車之類);“80年後中國要開‘萬國會’(奧運會或世博會)”。現在看來瘋捻子的話都已應驗。老先輩們談起瘋捻子,認為她是某神仙的替身。這個故事雖然有點“玄乎”,但也反映了山區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風門口上有山神、老君、魯班三座廟
胡山東北麓,“九龍臥山”與橫嶺之間,風甚大,人立風中,有時難以行走。就在此卻建有風門三廟,即山神廟、老君廟和魯班廟。三廟東西並列,坐北面南,現只存魯班廟。
山神廟和老君廟,相傳建於明末清初,重修數次,最後一次復修於清道光歲次乙巳(1845)荷月。領袖朱調、朱希淵、朱士哲、馬篤實、李傑等十一人。
魯班廟,建於清末。此廟不大,建築獨特,完全用等面大青石咬合相扣而砌。本村秀才朱延鴻為魯班廟題書,並刻石立於廟門左右,依然尚存:
橫批:大匠師表
楹聯:規矩千秋不易,準繩百世之師
魯班系我國古代的建築工匠,舊時,建築工匠尊其為“祖師”,並為歷代工匠所崇祀。
山神廟:系掌管山林的神,農曆三月十六日為聖誕日。鄉民於聖誕日,前來祭拜,以求人畜平安。
老君廟:老君即老子。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為“太上老君”。元代之後,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聖水靈泉道士為正一道。
胡山東北麓胡山東北麓
魯班廟魯班廟
聖水靈泉聖水靈泉
聖水靈泉磚雕聖水靈泉磚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