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翁

胡先翁

胡先·翁(馬來語:Hussein Onn,1922年2月12日-1990年5月29日),又譯海珊·奧恩,是第三任馬來西亞首相(1976年至1981年),被稱為“團結之父”。

他是一名馬來西亞政治家,也曾經是一名律師。他的父親是巫統首任主席拿督翁惹化(Dato’ Onn bin Jaafar),母親是拿汀·哈麗瑪·胡先(Datin Halimah binti Hussein)。

1981年卸任首相一職後,由馬哈迪繼任成為第四任馬來西亞首相。

1990年5月29日,因心臟病而病逝於美國舊金山,享年68歲。

基本介紹

人名解析,人物生平,青年時代,從政,復出,引退,為政舉措,家族成員,

人名解析

按照馬來人名字結構,此人馬來名Hussein Onn中,“Onn”是父名,不是姓氏,提及此人時應以其本名Hussein”為主。
針對此人本名和父名,不同國家或媒體存在不同譯法:
  • 本名“Hussein”一般譯為“胡先”,也被譯為“胡申”或“海珊”。
  • 父名“Onn”一般譯為“翁”,也被譯為“奧恩”。

人物生平

青年時代

胡先翁於1922年2月12日出生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是馬來西亞巫統首任主席拿督翁惹化(Dato’ Onn bin Jaafar)的兒子,母親是拿汀·哈麗瑪·胡先(Datin Halimah binti Hussein)。
他分別在新加坡及柔佛新山的英文學院(Maktab Sultan Abu Bakar)完成他的中國小教育。畢業後,在1940年加入了柔佛軍隊(Angkatan Tentera Timbalan Setia Negeri Johor)成為一名學員。次年,被送往印度德拉敦(Dehradun)的印度陸軍官校(Indian Military Academy)受訓。
畢業後加入印度陸軍(Regimen Hyderabad),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前往中東服役。戰後,因其實戰經驗而獲得英國政府聘請為位於當時印度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馬來亞警察召募與訓練中心”(Malayan Police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Centre)的教官。
1945年,他返回馬來亞並受任命為新山警察學校的指揮官。次年,他參與了馬來亞公共服務成為柔佛昔加末(Segamat)的行政官員助理。隨後,又被派往雪蘭莪州任職,擔任巴生縣與瓜拉雪蘭莪縣的官員。

從政

由於胡先翁生在一個富有民族主義與政治思想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家族影響,所以在擔任公務員的同時,他也積極地投入了政治活動。
1949年,他成為了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之青年團,即巫青團的第一任團長。
1950年,他又被推選為巫統秘書長。與此同時,他受委為聯邦議會議員,併兼任柔佛州立法議會議員及柔佛州行政委員會委員。
1951年,他隨父親翁惹化退出巫統,並加入了他父親新創辦的馬來亞獨立黨(Independent Malaya Party,IMP)。由於他父親的新政黨一直得不到大眾的廣泛支持,在連連失利下,他也漸漸地淡出政治圈,轉而前往英國林肯律師學院(Lincoln's Inn)深造修讀法律學位。
1958年,他考獲“出庭律師”的資格,回國後就在吉隆坡開設了自己的律師樓,成為一名執業律師。

復出

1968年,胡先翁在當時副首相阿都拉薩的遊說下重新加入巫統
1969年的馬來西亞大選中,他為聯盟贏得了柔佛新山東區(Johor Bahru Timur)的國會議席。隨後,馬來西亞發生了種族衝突五一三事件
1970年9月22日,他在阿都拉薩的新內閣中擔任教育部長。
1972年,他在巫統代表大會中獲選為巫統副主席。
1973年8月8日,被巫統最高理事會任命為代理署理主席(即第一副主席),以接替8月2日逝世的副首相敦伊斯邁醫生(Tun Dr. Ismail),並在同月13日,晉升為副首相兼貿易與工業部長。
1976年1月14日,時任首相阿都拉薩在倫敦因白血病突然病逝,享年54歲。隔日即15日,他在國家皇宮宣誓,就任第三任馬來西亞首相。同月17日,在巫統最高理事會的緊急會議中受確定為巫統代主席。
1978年,在巫統黨選中當選為巫統主席。
1981年,他表明不想再留任巫統主席,甚至退出國家領導圈子的意願後,在7月以健康理由辭去了首相一職,並由馬哈迪接任。

引退

引退後,胡先翁成立了眼科醫院(Tun Hussein Onn Eye Hospital),還成為了馬來西亞國有企業馬來西亞石油公司(Petronas)的顧問。
1984年4月,他出任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Institute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ISIS)主席一職至1990年5月。
1987年他在巫統權力鬥爭中與馬哈迪關係決裂,他再次退出巫統。
1990年5月29日因心臟病而病逝於美國舊金山,葬於吉隆坡國家回教堂英雄墓園,享年68歲。

為政舉措

當胡先翁任職教育部長時,他有許多想法或點子,其中一項是強制學生必須在考試中通過馬來語語文考試,以建立國家身份認同及促進社區間的統一、交流。此外,還包括了對公立大學的入學固定制,以及奠基了馬來西亞農業大學(Universiti Pertanian Malaysia,為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的前身)的基礎。
他持續了敦阿都拉薩的領導政策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政策。他在1981年啟動國家單位信託計畫(National Unit Trust Scheme,ASN)以便進一步鞏固土著(bumiputra)更多地享受國家的經濟財富,以貫徹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lan,DEB)目標。
其它在其執政的政策有睦鄰計畫(Rukun Tetangga),並發起了國家團結委員會(Board of National Unity)、合作社(Koperasi Usaha Bersatu)和第三個馬來西亞計畫(Malaysia Plan)。
此外,他還發起了馬來西亞防止濫用毒品協會(PEMADAM)。
由於對國家安全做出貢獻,他被稱為“團結之父”(Father of Unity)。

家族成員

父親:拿督·翁·惹化(Dato’ Onn bin Jaafar)。
母親:拿汀·哈麗瑪·胡先(Datin Halimah binti Hussein)。
親戚:內弟拉扎克(阿都拉薩),為第二任馬來西亞的首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