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介鳴

胡介鳴

胡介鳴,1957年生於上海。 1984年畢業於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美術設計系(現上海套用技術學院)。 現為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院長。

基本介紹

參展,個展,群展,相關文章,胡介鳴作品欣賞,

參展

個展

1994-----目擊遊戲--------------------------------------------------------------------------------華東師範大學
2002-----美多撒之筏------------------------------------------------------------亞洲當代藝術中心 溫哥華
2003----與你有關---------------------------------------------------------------------比翼藝術中心 上海
2004----互動-------------------------------------------------------------------------MAAC HHKK 布魯塞爾
2005----《城市混響》胡介鳴影像藝術展-------------------------------------------帝門藝術中心 北京
2006--- 《明信片》----------------------------------------------------------------------ARTSEA畫廊 上海
《個展》------------------------------------------------------------------------2577創意大院 上海
2007--- 《幾十天和幾十年》--------------------------------香格納畫廊H空間 上海

群展

1982-----上海市第二屆大學生作品展-------優秀獎------------------------------------------上海青年宮
1986-----上海市第一屆青年美術作品大展---------------------------------------------上海美術家畫廊
1988-----上海市第二屆青年美術作品大展---------------------------------------------------上海美術館
1990-----上海市第三屆青年美術作品大展---特別獎---------------------------------------上海美術館
1993-----上海市第四屆青年美術作品大展---優秀獎---------------------------------------上海美術館
中國畫 油畫大展--------------------銅獎---------------------------------中國美術館 北京
1995-----“洋上宇宙”第30回今日作家展----------------------------------------日本橫濱市民畫廊
1996-----“以藝術的名義”中國當代藝術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1997-----中國影像藝術觀摩展----------------------------------------------中央美術學院畫廊 北京
1998-----“江南”現代和當代藝術國際展----------------------------------溫哥華 西方前沿工作室
應邀為訪問藝術家------------------------------------------------溫哥華 西方前沿工作室
1999-----LOOKING IN & LOOKING OUT 當代藝術展-------PLUG IN 畫廊 Winnipeg 加拿大
應邀為訪問藝術家------------------------------法國國際錄像創作中心 貝勒福特 法國
超市藝術展------------------------------------------------------------------------------上海廣場
99‘瑪亞雙年展-----------------------------------------------------------葡萄牙 瑪亞美術館
首屆世界華人裝置藝術文獻展------------------------------------------------香港藝術公社
“物是人非”攝影作品展(被禁)-----------------------------------上海北海大廈地下室
2000-----LOOKING IN & LOOKING OUT 當代藝術展----------------------------美國密西根大學
“家?” 當代藝術展-----------------------------------------------------------上海月星廣場
“錄像圈”-------------------------------------------------------------------------香港藝術中心
POP TOP 藝術展-------------------------------------------------------------頂層畫廊 上海
香港在柏林--視覺藝術節--------------------------Haus der Kulteren der Welt 德國柏林
“惰性與偽裝”紙上作品展--------------------------------------------------上海油畫雕塑院
90年代中國前衛美術家資料展---------------------------------日本福岡亞洲藝術博物館
錄像、行為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展-----------------------------------朗濤藝術會所 北京
亞太錄像藝術展--------------------------------------亞太藝術研究所 布里斯班澳大利亞
2001-----010101:技術時代的藝術----------------------------------------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美國
進行時------------------------------------------------------------------上海比翼藝術有限公司
附體 影像藝術展------------------------------------------------------杭州、上海北京
《煲》中國當代藝術展 ---------------------------------Kunstnernes Hus奧斯陸挪威
藏酷數碼藝術節------------------------------------------------------------------LOFT 北京
生活在此時-----------------------------------------------德國柏林-國立漢堡火車站美術館
中國衝刺 中國錄象與網路藝術---------------------------------------------------------柏林
中國美院數碼節錄象觀摩展---------------------------------------------------杭州中國美院
2002-----第四屆錄像馬拉松年展------------------------------------------------------------------------紐約
第四世界的第三空間 中國荷蘭多媒體藝術展-----------------------東廊藝術 上海
上海藝術家交流展------------------------------------------------比翼藝術有限公司 上海
韓中現代藝術展----------------------------------- -------------------漢城寬熏美術館 韓國
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廣東美術館 廣州
“白日夢”中國當代藝術展-----------------------------------------------南京博物院 南京
《東+西》上海美術館交流展------------------------------------------------------------奧地利
〈巴黎-北京中國當代藝術展---------------------------------皮爾·卡丹藝術中心 巴黎
2003------新址藝術展----------------------------------------------------------------------東廊畫廊 上海
距離 當代藝術展---------------------------------------------------------廣東美術館 廣州
幻影天堂 中國當代攝影展-------------------------------------------魯道夫美術館 布拉格
木馬記 中國當代藝術展---------------------------------------------聖劃藝術中心 南京
歡樂頌 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聖劃藝術中心 南京
打開天空 中國當代藝術展-----------------------------------------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
2004-----《輕而易舉》上海拼圖----------------------------------------------挪威國立美術館 奧斯陸
《過去 將來》中國新攝影和錄像展-----------------------------國際攝影中心 紐約
《來自中國和美國的中國當代藝術》----------------------------波克奈爾大學 美國
《快遞展》--------------------------------------------------------------比翼藝術中心 上海
《望》中國當代藝術展---------------------------------------------------------------- 布魯塞爾
《影像生存》第五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 上海
《不眠夜》---------------------------------------------------------------------------------------巴黎
上海摩登》----------------------------------------------------維拉-斯托克博物館 慕尼黑
上海驚奇》---------------------------------------------------------洛特林13畫廊 慕尼黑
2005-----《都市遊牧》---------------------------------------------------------證大現代藝術館 上海
《亞洲大銀幕》-------------------------------------------------------------------------------義大利
《飛越之線》北京國際多媒體藝術展--------------------------------世紀壇博物館 北京
《在他們40歲時》8位上海藝術家聯展-----------------------------香格納畫廊 上海
2005貝里克電影和錄像藝術節-----------------------------------------------貝里克郡 英國
《東經116度與北緯40度的聚落》國際當代藝術展-----------------798“大窯爐”展場
“歐洲-當代中國”藝術中心
《聚焦》中國當代攝影和錄像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
《別樣》(如何將廣州變成上海)第二屆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 廣州
2006-----《13:中國當代錄像》---------------------------------------------P.S.1當代藝術中心 紐約
《Move on Asia》----------------------------------------------------LOOP 當代藝術空間 漢城
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
《China Contemporary》----------------------------Boijmans Van Beuningen 博物館 鹿特丹
代碼:藍色 第三屆北京國際新媒體藝術展暨論壇----------- --中華世紀壇博物館 北京
2006ISEA和01聖·何塞:全球邊緣藝術節------------------------------聖·何塞 美國
2007---- DEAF07荷蘭電子藝術展---------------------------------------鹿特丹 荷蘭
遙/控 多媒體與互動展----------------------------------------上海當代藝術
第38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巴塞爾 瑞士
能量 首屆今日文獻展-------------------------------------------------------今日美術館 北京
個人的態度2 錄像、照片和裝置展--------------------------------------香格納畫廊 上海
被槍斃的方案 40多位中國藝術家及50多個被槍斃的方案--“可”當代藝術中心 上海
2008----他人的世界 -----------------------------------------------------------------上海當代藝術上海
我們的未來----------------------------------------------------------尤倫斯基金會收藏展 北京
失眠-------------------------------------------------------------------比翼當代藝術中心 上海
虛城計----------------------------------------------------------------------------原弓美術館 上海
中國新視像 上海美術館藏中國當代藝術展-------拉斯佩奇亞現當代藝術中心 義大利
多倫五年----------------------------------------------------------------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
2009---- 另一個現場---------------------------------------------------------香格納畫廊 H空間 上海
Beam me up ------------------------------------------------新媒體藝術機構 瑞士
上海灘:1979-2009》--------------證大現代藝術館、上海可當代藝術中心上海
當代藝術展在松江(資產階級化了的無產階級),---------------------------- 創邑工坊 松江 上海
重生 ---------------------------------------------------------------------- 800秀 上海
“現場”一個與時空對話的藝術展---------------------------------南岸藝術中心 上海
完美幻覺 ----------------------------------------------------------------上海當代藝術館 上海
“無法居住·極端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藝術”--------------MEP 歐洲攝影博物館 巴黎
中德當代藝術展-------------------------------------------------------大上海時代廣場 上海
時間消逝 timelapse---------------------------------------------------------中國美術館 北京

相關文章

胡介鳴---與時間賽跑的人
採訪記者:李牧馬巍
採訪對象:胡介鳴
採訪時間:2009年10月14日 16:00
採訪地點:胡介鳴工作室
數位化了的時代
真:新媒體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新發展的領域,我們究竟如何認識了解新媒體藝術?
胡:這個問題是現在問的最多的,也是很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因為它涵蓋的面太廣,到底什麼是“新”,就有很多個說法,也是很有爭論的。記憶中這個名詞應該是英國人先提出來“new media”,像荷蘭它是叫“unstable media”,非穩定媒體,我們中國還有“digital media”,翻譯過來是數字媒體,你說這些有什麼區別?其實我感覺沒什麼區別,都是指的這類東西,涵蓋領域也大致相同。我們現 在叫的“新媒體”是英國這種叫法翻譯過來的。從總體上特指當代藝術和高新技術結合的這種形式、表現樣式和形態,所謂高新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主,電子媒介為一個平台,在電子時代具明顯特徵的藝術表現。我想可能這么說比較確切些,否則就很難表述。
真:早期的作品《美多撒之筏》是用計算機後期處理過的?
胡:實際上這是件攝影作品,當社會開始數位化以後,每樣東西都開始數位化,藝術也是如此。藝術的數位化,數位化了的藝術,都是用計算機平台去處理,加入藝術家觀念完成,這件作品也是如此。
真:您是當今中國數字媒體和錄像裝置的先驅藝術家之一。依照您的經驗,新媒體藝術與當代文化、社會有什麼關係,對相對來說的傳統藝術又有哪些影響?
胡:影響是挺顯著的,它是時代的需求。從歷史進程上看,任何事物的進化都與時代具備同步性,像當年的印象派,它發現了光和色彩的一種關係,實際上是和當時光學研究的成果有關係。所以社會文化,科學技術與藝術都是互相影響的。話說回來,像現 在整個世界進入到一種數位化的進程中,計算機越來越起到主宰的作用,與生活息息相關,在這樣的前提與背景下,藝術的表現樣式甚至於美學標準,都會發生一些變化,這個是避免不了的。
真:那么我的理解是新媒體藝術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當計算機新科技套用於社會當中並日益普及時,新媒體就會應運而生。
胡:對,是這樣的。
在交錯的時間上前行
真:您的許多作品都關注於現代城市的變遷、城市文化新舊更替所產生的矛盾,您個人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胡:我近幾年來的作品,關注“時間”這個主題比較多----因時間的變化而帶來的各種事物、生活形態等多方面的變化和對社會的影響。為什麼會關注它,其實很難講清楚,大概和我個人的性格有關。我出生在上海,在這個城市讀書、成長、工作、生活,我不喜歡旅遊,不喜歡出門,在我的生存經驗當中,城市幾乎占據了全部。
時間對城市所發生的改變,在我的感受中更為敏感、更為深刻。上海這個城市也是很典型的、它近幾年來的變化非常快,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比較罕見的,很多歷史的東西、在我們記憶當中的事物都在消失。從我個人來講,我出生時的房子,我讀過的幼稚園,我讀過的國小,我讀過的中學,現 在全部沒有了,變成購物中心、大廈、社區,整個街道都變了。我經常路過我出生的那個地方,完全是大變樣,兒時的那些連痕跡都沒了。這是種很奇特的經驗和感受,有時就感覺像隔世一樣。打個比喻,我們都有開車的經驗,當你前面開著車,從反光鏡看你剛路過的一切全都倒退、直到消失,這感覺很陌生,就不禁感概:時間到底怎么回事,那么恐怖?當年那些對自己來說很珍貴的東西,都伴隨著時間慢慢消失。
我是把這些變化歸結到時間的一個進程上,所以,近幾年來我的作品都是關注於這個主題,比如作品《幾十天到幾十年》是讓一個家具在幾十天的時間裡迅速變舊變老化,這些都是基於自己生活經驗的思考,又是很難讓人言說的東西。但這就是現實,以前有價值的東西現 在毫無價值了,當你的記憶中一件非常有價值的東西突然變成垃圾了,這時你的感情依託在哪裡?
真:那么您的這些概念為什麼會選擇用新媒體這樣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去表現呢?
胡:我感覺本身對藝術手法的套用,也是時間變化的結果。我從前畫油畫,用畫布,顏料去表達,後來又到裝置、材料,再到影像,現 在迅速又變成新媒體、計算機,這種跨度也是非常快的,我仿佛是在與這種即將消失的經驗中被同步推進著。
有時候我聞到畫室里油畫特有的味道,那是很熟悉的味道,熟悉到就像工作午餐一樣,這時就有種交錯感,交錯會帶來一定思考。時間是這么無情,而我要做些什麼?
真:您近幾年作品都強調了與觀眾的互動性,這種互動性有什麼意義?
胡:從表面上看好像比一些單項的作品好玩,其實最終還是與時間有關,與藝術的存在有關。比如說一個錄像的播放,你來了它在播放,你走了它還在繼續放;而互動藝術是,當你在的時候它才發生,當你走了它就結束了,非常短暫,而且沒有長度,這種關係是更有意思,這種趣味性也很有吸引力。
真:在新媒體藝術中,技術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您是怎樣處理藝術與技術之間的關係?
胡:藝術與技術是相輔相成的,你可能在某個階段會偏向於一些藝術觀念的表達,或一個技術的研究,但是總體是沒辦法去重視哪個。我打個比方,技術和藝術的關係就像鐵路上的兩根鐵軌,永遠是並行存在的,你沒辦法比較左邊的重要還是右邊的重要,拿掉哪根都失去它的價值。傳統藝術裡面也如此,油畫也有技術---繪畫的技巧,所以這是不矛盾的,只不過現 在的這個技術從藝術表現上看有些離譜,很多人認為它是理工科的,套用在藝術表達上,其實是種突破。從新媒體藝術上看,它是載體,在此刻它是作為一個藝術品存在的,而藝術觀念是靈魂。一件作品是否成功,要看這兩者如何結合,也不能說有理念就能成功,假如這樣,沒必要做作品,把它寫出來就好了,像理論家一樣可以把它寫的非常清晰完整,就沒必要做作品了。
這是一個辛酸的歷程
真:國內在新媒體藝術方面的相關配套設施還不太完善,您在這么多年的創作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胡:這個說起來是比較辛酸的歷程。在早期,我們國內的藝術體制與相關機構比較不完善,這種實驗性的、探索性的藝術都是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可能你有能力就去做,沒有就這樣結束,當然,現 在可能有所好轉,開始出現一些機構,但是總體上還是比較困難的。我當年在起步時就更艱難了。
真:那是什麼時間?
胡:如果追溯到做錄像那段時期應該是90年代初,那時候在各方面的條件都是比較差的,有些書上寫我是國內第一個建設了個人非線性編輯系統的藝術家,這我沒調查過我也不知道,但我第一台電腦是91年買的,那時的電腦還不能做圖,沒有window 系統。有人問我為什麼對這些東西有興趣,它與繪畫可能關係不大,我想這與我個性有關係,我好奇心比較重,從小就如此,念書時理工科也比較好,有這些基礎,冥冥中就去關注這些東西,在好奇心的促使下開始摸索,那時就慢慢做些材料的(作品)、裝置的,直到影像的一些東西。
真:也就是說您在90年代初,已經開始去思考把計算機與您的一些藝術觀念結合,錄像設備還未普及時,您就開始使用錄像去做些東西。那時期做的影像都是您自己一個人在做,包括剪輯?
胡:對,都是我自己在剪輯與後期。錄像設備買回來後很興奮,都是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去實驗、探索的。
真:那個時候去做的觀念性的作品,完全是作為藝術家本性上想去表達的,這些製作實驗的費用從哪來?
胡:這就是經濟上的一些事情了,那時都是自己出錢做東西,因為有一份職業,生活保障還是有的。另外是通過早年繪畫的一些積蓄,因為那時繪畫還是有市場的,多少有些收入,賣畫的收入就支持這方面研究的需求。
真:當時在國內特別是在上海有這樣共鳴的圈子與您一起做這些事情嗎?
胡:沒有特別做新媒體的圈子,但是有當代藝術圈子,主要是做裝置材料,觀念藝術方面的。當時上海這一批藝術家,和我接觸比較密切的包括宋海東、張健君、施勇、錢餵康、胡建平倪衛華王南溟等。像這次比利安娜做的上海當代藝術30年展上他們作品大多都有參加展出。但是後來有些人可能就轉了,像王南溟去搞理論了,宋海東做雕塑,轉向傳統文化的研究。總體上來說,變化也好,發展也好,堅持在某個點上也好,都是個人的選擇。
真: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媒體不是很發達,是通過什麼樣的媒介接觸到西方的藝術理念?
胡:現 在資訊傳播很大的一個途徑就是網路,但那是還沒有,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書刊,進口的書刊,動態的就是通過錄像帶,VCD在90年代初的時候還基本沒有,所以錄像帶就成了動態資訊的一個主要方式。因為我做繪畫時有些積蓄,早早的就買了電視機、錄像機這些設備,因此我家成為了據點,經常有朋友來看錄像帶、聊天、談藝術、談文化,那時很多信息都在大家的聚集時流傳起來,在討論中許多新的點子就誕生了。
真:那些錄像帶資料你們是如何得到的?
胡:大多是朋友從國外帶過來的,各種各樣的,包括奧斯卡頒獎典禮,歌星的MTV帶子等等,拿到後特別激動,這些資料特別珍貴,就把兩個錄像機對著進行拷貝,每個人有新的資料後就一起分享。其實現 在想想,在當時的環境下,我所得到的信息與資料應該是比較迅速和全面了。
新媒體藝術的市場還沒開始
真:任何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涉及到收藏時,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您認為收藏新媒體藝術作品需要怎樣的條件?這其中會遇到怎樣的問題?
胡:我個人認為新媒體藝術的市場還沒開始,收藏的比較少。原因一是因為它比較新,判斷的標準還沒形成,許多人還在質疑它是否是藝術品,亦或只是個會動的機器,它採用的比較大眾話的語言,有娛樂的成分在裡面,對於藝術來講它就是一個質疑點;另外保存也是一個問題,對於藏家講怎么樣收和藏,怎么樣處置,保存,進入拍賣行,都有客觀因素在裡面。這個問題短時間內還得不到解決。比如說,一件作品是基於計算機平台製作的,計算機的更新特別迅速,今 年收了這個作品,不要說五年後,可能兩年後,計算機是否還能使用,出現故障的話還能不能維修,能維修的話這個配件還有沒有?這些都是問題,我本人就碰到了, 07年的時候有件互動作品被美國藏家收藏,今 年這個藏家要拿去參展,光碟放入電腦卻怎么都打不開,他非常著急,打電話來畫廊問,我記得當時給了他中英文說明書與操作圖例,假如按照這個步驟做應該是沒問題的,而且這個程式非常成熟,所以我想不出哪裡會出現問題。後來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了。
真:這件事情其實對新媒體藝術的藏家是種打擊。
胡:對,對藏家肯定有影響,對新媒體市場的發展也是不利的。我也是後來才想出問題可能出在哪,美國現 在電腦系統全部是vista了,而我的程式是基於window XP研發的,我也沒有具體研究過他們兩者之間的差別,這個結論是後來我測試得出的。我就想到以後應該怎么辦,可能還會出現什麼別的系統或者技術上有別的革新,那我們這些作品應該怎么辦。
所以接下去我想如果有人要收藏,我會堅持他把計算機一起帶走,像當年白南準的一件作品,它是木盒子的老的電視機,他的東西如果拿現 在新的電視機,肯定播放不出來。
真:所有的藝術品都涉及到著作權問題,像版畫裡面也有標示是幾分之幾,那在您的這些藝術作品裡應該怎么區分。
胡:程式光碟上有簽名,但更主要是一個收藏證書,這個收藏證書上會註明,以後進入到市場也主要看這個東西。
真:據您所知,現 在國內在從事新媒體,或者是代理藝術家的這些畫廊機構多嗎?
胡:應該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集中在上海北京和香港,在上海有比翼、東廊、香格納、東大名等。
真:您現 在有自己的創作團隊嗎?
胡:我的團隊現 在還非常不成熟,有兩個助手會配合我做一些前期的準備、製圖、實驗測試等工作。
期待更多的人關注新媒體藝術
真:在您看來,國內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有什麼困難?
胡:這個工作需要相對穩定的團隊和外界技術、經濟等各方面的支持。新媒體藝術發展已經不是個體工作,而是團隊工作。從某種層面看,有點像拍電影,是需要導演製片等團隊去完成。只不過我們可能即是導演又是劇本作者。像國外就有一些專門的基金會,機構,甚至大學會去支持藝術家完成作品。在國內卻很匱乏,我的一些大的計畫都因資金問題擱置了。有些是需要花費幾萬塊的還可以自己想辦法,但是幾十萬,幾百萬的項目對於藝術家自身來說就比較困難。投入比較大,沒有機構來贊助,成了現 在許多從事新媒體藝術家的一個困境。我本來與上海世博會有個合作,當時提交的方案也已經通過,作品定的是放在世博主廣場上,方案籌劃了半年有餘,一些技術問題也在陸續解決,項目的投入資金達數千萬,就因為經費問題項目就擱置了。我感到很可惜,這個現狀其實很不利於新媒體藝術的探索與發展。我期待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它的發展,尤其是大型項目,更需要國家和國家級的美術館等機構的扶持與幫助。
真:最 近有什麼新的藝術作品或展覽?
胡:九月份一系列展覽剛結束,十月份是電子藝術節的項目,移到比利時,我換了件作品,下月13號開幕,這件是原來的作品,但是換了一種展出方式,現 在溝通過程中。11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有個展覽,張尕策劃,作品也正在進行中;明 年的1月份,深圳美術館也有展覽;在紐約也有個展覽;明 年3月份瑞士也有,都正在做準備。這些展覽基本上都是新作品。
真:好的,謝謝胡老師接受我們真藝術網的採訪,我們也期待看到您更加精彩的新作!
胡:謝謝!

胡介鳴作品欣賞

胡介鳴作品:
《幾十天和幾十年》細節圖《幾十天和幾十年》細節圖
《幾十天和幾十年》細節圖《幾十天和幾十年》細節圖
胡介鳴作品(1)胡介鳴作品(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