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義忘恩

背義忘恩

背義忘恩,漢語辭彙。

拼音:bèi yì wàng ēn

釋義: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背:背叛。

元 王實甫 《四塊玉》套曲:“我則怕梁山伯不戀我這祝英台。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背義忘恩
  • 出處:《謝金吾》
  • 拼音:bèi yì wàng ēn
  • 釋義: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
詞目,拼音,近義詞,反義詞,用法,英文,出處與詳解,

詞目

背義忘恩

拼音

bèi yì wàng ēn

近義詞

背恩忘義、忘恩棄義

反義詞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不記恩德

英文

lack any sense of gratitude

出處與詳解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
1、元 尚仲賢 《單鞭奪槊》第二折:“據著他全忠盡孝真良將,怎肯做背義忘恩那死囚,乾費了百計千謀。”
2、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四折:“你道順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義忘恩,有始無終。”
3、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果然他到的南朝。直做到樞密之職。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好生權勢。不想他背義忘恩。更待乾罷。我累累的著細作去到南朝見那賀驢兒。至今不見回信。”
4、元末明初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一回:“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5、明 吳承恩 《西遊記》第五十七回:“行者垂淚再拜道:‘當年弟子為人,曾受那個氣來?自蒙菩薩解脫天災,秉教沙門,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我弟子捨身拚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裡奪脆骨,蛟龍背上揭生鱗。只指望歸真正果,洗業除邪,怎知那長老背義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緣,更不察皂白之苦!’”
6、明 梁辰魚 《浣紗記·死忠》:“我為汝父忠臣,西破強楚,南服勁越,名揚諸侯,有霸王之功。今日背義忘恩,反賜我死。”
7、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這個故事,是妻棄夫的。如今再說一個夫棄妻的,一般是欺貧重富,背義忘恩,後來徒落得個薄倖之名,被人講論。”
8、《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公子呂望見火光,即便殺來,城中之人,開門納之,不勞餘力,得了京城。即時出榜安民,榜中備說莊公孝友,太叔背義忘恩之事,滿城人都說太叔不是。”
9、清 洪升 《長生殿·罵賊》:“那滿朝文武,平日裡高官厚祿,蔭子封妻。享榮華,受富貴。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卻一個個貪生怕死,背義忘恩,爭去投降不迭。只圖安樂一時,那顧罵名千古。唉,豈不可羞,豈不可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