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

肝臟是葡萄糖代謝的重要器官,當其功能因各種肝病而受損時,往往影響正常糖代謝,甚至出現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這種繼發於慢性肝實質損害的糖尿病統稱為肝源性糖尿病。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減退,其中20%~30%最終發展為糖尿病。我國各型肝炎、肝硬化的發病率較高,因此由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引起的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並不少見,及時診斷和正確治療異常的糖代謝對於有效地治療各種慢性肝病和改善患者預後均十分重要。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內分泌科
  • 常見病因:肝臟損傷引起
  • 常見症狀:食欲不振、厭油、腹脹、乏力、肝區不適或疼痛,多飲、多尿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繼發於慢性肝實質損害的糖尿病。

臨床表現

多數患者先有肝病症狀而後出現糖尿病症狀,少數亦可同時出現,有1/3可出現類似成年人糖尿病,有三多症、消瘦,但很輕微。
1.肝病症狀及體徵
多有食欲不振、厭油、腹脹、乏力、肝區不適或疼痛症狀。查體可見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肝縮小或腫大、脾大,甚至有黃疸、腹水征陽性。
2.糖尿病症狀及體
可無臨床症狀和體徵,僅實驗室檢查有糖尿病改變。少數患者可有多尿、多飲,多食常不明顯,這與肝病者常有食慾減退有關。本病極少有酮症酸中毒。

檢查

1.血常規
有脾功能亢進者可有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甚至全血細胞減少。
2.尿常規
尿糖陽性也可為陰性,黃疸者可有膽紅素尿、尿膽原增加。
3.肝功能
白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以及膽紅素增加等。
4.糖代謝實臉
空腹血糖正常或輕度升高,以餐後血糖升高為著。糖耐量曲線呈高反應,血漿胰島素增高。胰高血糖素增高,葡萄精刺激下的胰島素釋放試驗。外周胰島素反應增強、延遲。

診斷

1.在糖尿病發生之前有明確的肝病史,有時與肝病同時發生。
2.無糖尿病既往史和家族史,糖尿病症狀輕或無。
3.有明確肝功能損害的臨床表現。
4.胰島素釋放試驗顯示,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偏高,餐後胰島素反應不良或反應延遲。
5.血糖和糖耐量的好轉或惡化與肝功能的改變相關。

治療

肝源性糖尿病治療目的是控制耗能和分解代謝的連鎖反應,促進肝臟對胰島素和糖自身穩定調節作用的恢復,改善肝代謝功能、延長患者生命。治療包括治療原有肝病,及時糾正低鉀、感染及停用損害糖耐量的有關藥物,戒酒並注意發現及治療潛在的血色病、慢性胰腺炎以及其他引起營養不良的原因。鼓勵進食含高植物纖維的天然食品,減少單糖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利於降低餐後血糖增高反應。適當活動可刺激葡萄糖利用並使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補充鋅、B族維生素等對肝病糖耐量損害者有幫助。
慢性肝病患者需合理套用胺基酸製劑。血糖明顯增高者可套用磺脲類口服降糖藥,但應慎用氯磺丙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