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扭挫傷

肘關節扭挫傷是常見的肘關節閉合性損傷,多在勞動、運動、玩耍時致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肘關節扭挫傷
  • 類別:常見的肘關節閉合性損傷
  • 臨床表現:患者以手托肘,關節活動受限等
  • 病因病機:跌仆滑倒,手掌撐地等
  • 藥物治療:早期外敷消腫止痛膏或狗皮膏
  • 功能鍛鍊:早期功能鍛鍊可做握拳活動
概念,病因病機,診斷,臨床表現,X線檢查,鑑別診斷,中醫辨證論治,手法治療,藥物治療,固定治療,功能鍛鍊,外科療法,

概念

凡使肘關節發生超過正常活動範圍的運動,均可引起關節內、外軟組織損傷。常見的有肘關節尺、橈側副韌帶撕裂,關節囊肱二頭肌腱部分撕裂及其他肘部肌肉、韌帶、筋膜撕裂。其撕裂程度差異性較大,有的在骨折、脫位糾正後,肘關節扭挫傷就成為突出的病症;也有某些運動造成肘關節扭挫傷,損傷後並未引起注意,至出現併發症引起肘關節活動受限時,才引起重視。
肘關節扭挫傷

病因病機

直接暴力可造成肘關節軟組織挫傷,如跌仆滑倒,手掌撐地,傳導暴力可使肘關節過度外展、伸直或扭轉,造成肘關節扭傷。由於關節的穩定性主要依靠關節囊和韌帶約束,故臨床以橈側韌帶損傷最為常見,尺側次之,後側較少。
嚴重的肘關節扭傷、挫傷,傷後不固定或固定不恰當,或因進行不適當的反覆按摩,都可使血腫擴大。這種血腫有軟組織內血腫和骨膜下血腫,常互相溝通。在血腫機化時,通過膜下骨化,以及骨質內鈣質進入結締組織腫塊內,造成關節周圍組織的鈣化、骨化,即造成所謂骨化性肌炎。

診斷

臨床表現

有明顯的外傷史,肘關節呈半屈伸位,患者以手托肘,關節活動受限。重者關節傷側腫痛明顯,皮下有瘀斑,甚至有波動感。
初起時肘部疼痛,活動無力。腫脹常因關節內積液和鷹嘴窩脂肪墊炎,或肱橈關節後滑膜囊腫脹而逐漸加重,以致伸肘時鷹嘴外觀消失。
部分嚴重的肘部扭傷有可能是肘關節脫位後已自動復位,只有關節明顯腫脹,已無脫位症,易誤認為單純扭傷。其中關節囊和韌帶、筋膜若有撕裂性損傷,做關節被動活動時有“關節鬆動”的不穩定感,並引起肘部劇烈性疼痛。

X線檢查

常規拍攝肘關節正、側位X線片,排除是否合併有骨折等。對可疑病例在進行局部麻醉後,伸直肘關節,做被動肘外翻30°攝片,若內側關節間隙明顯增寬,則說明肘關節尺側副韌帶撕裂。同樣,亦可做橈側副韌帶損傷檢查。在兒童骨骺損傷時較難區別,可與健側同時拍片以檢查對比,可以減少漏診。

鑑別診斷

與肘部骨折和(或)脫位相鑑別,後者X線片有明顯異常。
肘關節扭挫傷

中醫辨證論治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論述肘部損傷時指出:“其斜彎之筋,以手推摩,令其平復,雖即時能垂能舉,仍當以養息為妙。”說明肘部損傷後功能恢復不可操之過急,應根據損傷程度的不同,採用相應的方法加以調治。

手法治療

肘關節急性扭挫傷腫脹明顯時,一般忌用手法治療,特別是粗暴的重手法理傷。如懷疑有關節的微小錯落,可在伸肘牽引下將肘關節做一次被動屈伸活動,能起到整復作用,但不宜反覆操作,尤其在恢復期,粗暴的屈伸活動後,會增加新的損傷,甚至誘發骨化性肌炎。
在觸摸到壓痛點後,醫者以兩手掌環握患者患側肘部,輕揉按壓數次,有減輕疼痛的功效。以患側為中心,醫者用大拇指順側副韌帶行走方向理順剝離的肌纖維,一般2周左右逐漸修復。
此外,為防止撕裂的關節囊反折於關節間隙,宜將關節在牽引下被動屈伸活動一次,以糾正微細的關節錯縫,同時能拽出嵌入關節內的軟組織,並將滲入關節內的血腫壓出關節間隙外。但不宜反覆操作,尤其在恢復期,粗暴的屈伸活動後,會增加新的損傷,甚至誘發骨化肌炎。

藥物治療

1.內服藥 早期宜套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藥,如桃紅四物湯加減。西藥套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
2.外用藥 早期外敷消腫止痛膏或狗皮膏,後期用中藥熏洗。

固定治療

早期可在肘關節屈曲90°位以三角巾懸吊,或採用屈肘石膏托外固定2周,以限制肘關節 的屈伸活動。

功能鍛鍊

早期功能鍛鍊可做握拳活動,中、後期做肘關節屈伸等活動。如做被動屈伸活動,動作必須輕柔,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準,禁止做粗暴的各種主、被動活動。

外科療法

肘關節尺側副韌帶完全斷裂,宜行外科治療。外科治療切口取肘關節內側切口,患者取仰臥位,切口以肱骨內上髁為中心,沿肱骨內上髁嵴向上延伸5cm,沿前臂內側縱軸向下延伸5cm。術中注意避開和保護尺神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