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根

肖培根

肖培根,男,1932年2月出生於上海市,籍貫湖北黃陂,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2002年獲香港浸會大學名譽博士。肖培根院士是國際著名的藥用植物學家、傳統藥物學家,是中國藥用植物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曾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合作中心主任、國際傳統藥物學會主席,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1994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 年至今,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中藥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肖培根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2 年2月2日
  • 職業:藥用植物學家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生物系
個人簡歷,生平介紹,巨大貢獻,榮譽成果,

個人簡歷

1932 年2月2日於上海出生。原籍湖北黃陂
肖培根肖培根
1953 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生物系。
1953-1983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及副研究員,任室主任。
1983-1996 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1994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 年至今,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中藥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
肖培根,男,1932年2月出生於上海市,籍貫湖北黃陂,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2002年獲香港浸會大學名譽博士。肖培根院士是國際著名的藥用植物學家、傳統藥物學家,是中國藥用植物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被譽為“中草藥的活字典”、“當代李時珍”,曾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合作中心主任、國際傳統藥物學會主席,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
60多年來,肖培根院士致力於中藥資源的調查、整理、開發和利用,關注中藥的國際化與現代化研究。經過長期野外實地調查和研究,肖培根院士創立了“藥用植物親緣學”學科,該學科融合了植物系統、化學成分、傳統療效、藥理作用及計算機技術等多門學科,用於指導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尋找新藥源的研究,成為擁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在研究中,肖培根院士發現了1個新的植物種屬--人字果屬,另發現藥用植物32個新種和11個新變種,成為目前發現藥用植物新種最多的研究者。80年代初,肖培根院士負責組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並任首屆所長。在建所初期,肖培根結合生產實踐提出了發展以原料、藥品製劑及新藥為主的三級開發戰略理論,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我國藥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自90年代起,肖培根院士逐步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國家藥用植物園體系的建設上,倡導藥用植物資源與“三農”、“西部大開發”及“一帶一路”的協同發展,並親自指導廣西、寧夏等地的藥用植物資源保護和開發工作。近年來,根據人類疾病譜的變化,結合中國悠久的茶文化提出“別樣茶”概念,會同“適應原”及中藥補益藥,為慢性代謝性疾病防治與抗衰老開闢新路徑。
肖培根院士已發表學術論文900餘篇,主編或主要參與編寫專著30餘部(卷),代表性著作有《中藥志》(4卷)、《新編中藥志》(4卷)、《中國本草圖錄》(12卷)、《當代藥用植物典》(4冊)、《原色中藥原植物圖鑑》、《新華本草綱要》等,獲國家級成果獎3項、省部級等其它成果獎10餘項,培養博士及碩士生98名,1988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4年9月當選為國際傳統藥物學會主席,1994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首批院士,2002年獲“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生平介紹

1932年2月2日出生於上海市。1948年,由上海南光中學考入廈門大學生物系植物生理專業。1953年春,肖培根以優異的成績從廈門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央衛生研究院(現中國醫學科學院),從事藥用植物研究工作。
1954年,肖培根和幾位同事到河北省張北沽源和東北去調查藥用植物,他從圖書館借來了僅有的幾本藥用植物圖譜和手冊,到實地對著圖譜一種一種地核對,並向當地藥農請教這些植物的土名、鑑別特徵和效用。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完成了調查任務,並與同伴合作寫出了他的第一篇學術論文《華北及東北地區野生麥角的調查》。在這次調查中,發現了一種含有效成分很高的國產麥角新資源——拂子茅上寄生的麥角
肖培根肖培根
1958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成立,肖培根擔任藥用植物研究室的負責人。研究室剛一組建,衛生部就要求他們把全國中藥的情況摸清楚,用現代科學方法把傳統的中藥作一次全面的總結和提高,並編寫出一部能反映新中國在這方面成就的著作——《中藥志》,以迎接建國10周年。當時經驗、資料缺乏,以肖培根為首的38名年輕人,走出實驗室,到山區和邊疆進行中藥資源普查,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全國主要藥用植物的普查,所採集的標本達到5萬份,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根據實物標本和實地考察資料,他們對全國近500種常用中藥,一種一種地進行研究,從原植物、生藥、成分、炮製和效用等方面進行系統的科學總結,至1961年底,終於寫成4本《中藥志》,總計200餘萬字。這部著作出版後,贏得了國內外的好評,國際藥學界把這部著作比喻為中國近代本草的代表作。
60年代初,肖培根剛結束了《中藥志》的工作,便主動要求到西藏去進行考察,迄今已先後6次進藏,足跡遍及西藏大部分地區。1961年,肖培根第二次進藏時,西藏剛剛平息叛亂,局勢仍然十分緊張,調查工作是在部隊的保護下完成的。為了工作,他經常露宿在耗牛帳棚中,和牧民同吃糌粑,同飲酥油茶。他和藏民一起,第一次對傳統的藏醫藏藥進行了科學的調查整理,並出版了《藏醫藏藥的初步整理》一書。他還對西藏產的莨菪類、大黃類、小檗類、雪蓮花類、烏頭類藥物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新發現了一種莨菪鹼含量很高的托品鹼原料植物——矮莨菪。他先後發表了10餘篇與藏藥有關的學術論文。
在60—80年代,肖培根積極投身生產實踐,把先進技術引進自己的研究領域,不斷地開展學科滲透。對一些重要的,藥用植物類群,如烏頭類、大黃類、黃連類、芍藥類、小檗類、蒲黃類等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其間他還多次受組織派遣或國外邀請出國進行藥用植物考察和學術交流。1963年,曾赴加納幾內亞馬里摩洛哥;1965年,曾赴保加利亞高棉;1973年,赴阿爾及利亞;1974年,赴埃及、坦尚尼亞等國訪問並考察藥用植物。1978年,開始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諮詢團顧問、同年出席世界衛生組織在瑞士召開的“藥用植物選擇與標準化”國際會議,並為大會編制了“世界常用藥用植物名錄”。
所著書籍所著書籍
1981—1982年,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WHO)擔任臨時顧問,負責編寫《世界常用藥用植物手冊》。1983年,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臨時顧問,參加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非洲藥用植物工業化”的諮詢學術會議,在會上作了報告。同年,任世界衛生組織臨時顧問,負責對《世界常用藥用植物手冊》的定稿。1985年,應澳大利亞藥學會邀請,在墨爾本進行“中國傳統藥物”的講學,同年,任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臨時顧問,考察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西薩摩亞的藥用植物,並寫出專門的考察報告。1989年,肖培根應加納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的邀請,赴加納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他到加納後深入基層,走訪民間醫生、醫院和科研部門,並向加納政府提交了一份題為“加納傳統藥物製劑商品化的戰略目標”的技術報告。這份報告受到了加納政府的重視,被稱為是第三世界國家之間進行“南南”合作的典範。
在近40年的工作中,為調查藥用植物,肖培根的足跡遍及國內的各個省、區和國外30多個國家,大量的實踐使他在藥用植物研究上的經驗和才幹不斷增長,也使他的研究領域不斷拓寬。他共發表了140多篇學術論文,主編或主要參與編寫了《中國本草圖錄》(10卷)、《新華本草綱要》(3冊)、《中藥志》、《中國植物志》(第二十七卷)、《人參的研究及栽培》等20部著作。以他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9項。其中,山西沙棘資源的調查及系列產品開發,1988年,獲國家科委頒發的國家星火科技獎,5項為部級成果獎。1988年,國家人事部授予他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年專家稱號。1991年,美國國際文獻研究所授予他“傑出領導者獎”。肖培根先後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植物室主任、副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諮詢團顧問,國際傳統藥物學會理事,中國中醫藥學會中藥學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成立,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
肖培根於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幾十年來,他在藥用植物研究領域中辛勤耕耘,為藥用植物研究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和開拓性的貢獻。

巨大貢獻

在40餘年的科研工作中,他一直致力於發展我國的藥用植物學事業,是中國藥用植物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早在50年代末,肖培根教授就領導並投身於全國中草藥資源普查,足跡滿及全國各地。在長期調查的基礎上,主持編寫了《中藥志》、《中國本草圖錄》等科學專著,對中國中草藥資源和傳統療效及現代研究結果進行了系統的、科學的整理,為合理開發利用我國中草藥資源奠定了基礎。多年來他還一直致力於發展一門包括植物系統、化學成分、傳統療效和藥理作用及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滲透的新學科—藥用植物親緣學,這門學科的建立將對我國藥用植物資源的利用及新藥源尋找起理論指導作用。1983年肖培根教授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後改名為藥用植物研究所)的首任所長。在他領導下,經過全所職工10多年艱苦奮鬥,使研究所成為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專業研究機構。
肖培根集體照肖培根集體照

榮譽成果

他已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主編或主要參與編寫專著21部(卷)。獲國家級成果獎1項,部、院級成果獎7項。培養博士及碩士生52名。1988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4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傳統藥物學大會上當選為國際傳統藥物學會主席,1994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首批院士,現任該學部常務委員。1996年6月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資源利用及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他正致力於中藥現代化的研究,促進中藥走向國際。
肖教授一直從事中藥、藥用植物及傳統藥物的研究,是國內《藥學學報》、《中國中藥雜誌》、《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等雜誌的主編、副主編或編委,是國際著名雜誌《 Phytomedicine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的編委。先後主編了《新編中藥志》、《中國本草圖錄》、《新華本草綱要》等著作 20 餘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 500 余篇,曾獲國家成果獎一項,部級成果獎八項,先後培養博士生 40 名,碩士生 25 名。由於肖教授在中藥研究方面的貢獻, 1998 年曾獲得第三屆立夫中醫藥學術獎獲獎人; 2001 年獲求實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2002 年獲得香港浸會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