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巴佛

肋巴佛

肋巴佛(1916~1947),乳名康三哥,經名金巴嘉木措,男,藏族,原籍甘肅夏河,後全家流落臨夏,經藏傳佛教宗教儀規確認為松鳴岩寺十八世懷來倉活佛,在臨夏找到後,由鎮守使裴建準作院主,民國十二年(1923年)4月在和政縣松鳴岩寺坐床,供養地卓尼水磨川寺。中共黨員。甘南農民暴動領導人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金巴嘉木措
  • 別稱:肋巴佛,松鳴岩寺十八世懷來倉活佛
  • 民族族群:藏族
  • 出生時間:1916
  • 去世時間:1947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肋巴佛自幼飽經磨難,對地方劣紳及官府欺壓窮苦百姓,橫徵暴斂的社會現狀深惡痛絕,所以當活佛後非常同情貧苦農牧民,後與王仲甲、肖煥章、馬福善等接觸密商,決心以武力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救民於水火。民國十九年(1930),肋巴佛準備配合王仲甲、馬福善等組織領導的農民起義,在卓尼、臨潭秘密發動民眾,抗糧抗捐,準備暴動起義。1940年,肋巴佛在卓尼組織當地七部落濟民性質的組織“草登草哇”,帶領民眾抗糧抗捐,開展抗暴鬥爭。
肋巴佛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3月27日,召集事前串連好的藏漢民眾,回響臨洮、康樂、岷縣等地農民暴動,在臨潭縣冶力關舉旗起事,提出“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口號,藏漢民眾紛紛回響。肋巴佛任總司令,率眾圍攻臨潭縣城,29日拂曉攻破縣城,擊斃縣長徐文英、國民黨縣黨部書記趙廷棟,釋放囚犯,開倉濟貧,嚴禁擾民,百姓歡呼迎接義軍。肋巴佛乘勝向岷縣進軍,以便和王仲甲、馬福善、毛克讓部互相呼應,聯成一片,進軍途中在冷地口和保全隊遭遇,肋巴佛組織敢死隊,殺退敵軍。因岷縣國民黨駐軍較多,裝備良好,難以取勝,又轉往臨潭、卓尼一帶。民國三十二年(1943)農曆四月,各路義軍衝破封鎖,匯集武山縣武馬鎮,會師後各部首領聚集一堂,召開緊急會議(叫武馬會議)、王仲甲、馬福善、肋巴佛、水振東、肖煥章、吳建威、年永泰等15人參加了會議。會後,肋巴佛率左翼藏兵退往臨洮,在武都策應國民黨武都騎兵營長張英傑起義,在岷縣遭國民黨專員胡守謙率保全隊攔截阻擊,肋巴佛親率義軍衝進敵陣,殺開一條血路。各路義軍分散活動,沒有統一指揮,在國民黨重兵圍追堵截中顯得力量分散,故五月各路義軍又會師武都草川崖,計有漢、回、藏、東鄉各民族義軍8萬餘人,成立“西北各民族抗日義勇軍”,公推張英傑為總司令,王仲甲為副總司令,劉鳴為總參謀長,下編十路軍,肋巴佛任洮岷路藏兵司令。
甘南農民起義遍及臨洮、康樂、廣河、臨潭、卓尼 等二十餘縣,蔣介石多次電令,調集大軍圍剿。國民黨五十九師、七師、十二師、暫編十五師,馬步芳派騎兵一團,步兵二團。國民黨蘭州空軍派飛機掃射助戰,地方保全部隊配合圍追堵截,義軍處境十分困難,義軍領導內部不和,起義終於失敗。國民黨五十師在卓尼、臨潭瘋狂圍剿、搜捕肋巴佛,燒毀寺院,殺害起義骨幹。肋巴佛在民眾掩護下在太子山躲避,後形勢日趨惡化,在卓尼、臨潭無法立足,便輾轉於和政、永靖等地,後又到寧夏友人范新民處避難。
肋巴佛
1946年肋巴佛返回和政,聽說岷縣、渭源等地有地下黨活動,便於年底去渭源,經夏尚忠、李永發介經與中共隴右工委負責人會面。肋巴佛嚮往共產黨,認識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救國救民的願望,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遂由高健君、牙含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6月,隴右工委派肋巴佛赴延安學習,途經平涼安國鎮時,不幸遇車禍犧牲,年僅31歲。

人物評價

中共甘肅省委於1982年在《關於一九四三年甘肅省南部農民起義問題座談會紀要》中指出:“肋巴佛以宗教領袖活佛的身份,高舉義旗,率領藏漢僧俗民眾反抗國民黨暴政,後又加人中國共產黨,這在我國現代史上是很少見的。”對肋巴佛的歷史功績做了客觀的評價。
懷來倉肋巴佛·金巴嘉木措貢卻單增,是一位藏族的年輕活佛,民族領袖,民族團結的楷模,是愛國的典範。他勇敢地追求革命真理,率領藏漢民眾反抗暴政,為求民族解放、促成民族共同團結和繁榮譜寫了一曲悲壯而光輝的人生讚歌。肋巴佛以宗教領袖的身份,率領藏、漢、土族僧侶民眾,舉義旗,反暴政,毅然脫離佛座,走上革命道路,為甘肅現代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他又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中英勇獻身的兩名活佛之一。因此,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不愧是窮人的"阿拉合",藏族人民的好兒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