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白斑

職業性白斑是指某些職業性有害因素所致,以皮膚色素脫失為特點的疾病,是我國法定的職業性皮膚病之一,常在接觸致病物1~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發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在直接接觸致病物的部位出現大小不一、不規則的點狀或片狀色素脫失斑,周邊可有色素沉著,呈慢性過程。多見於穿戴或生產含有氫醌、二羥甲苯、對叔丁酸、酚醛等化合物的橡膠、防腐清潔劑、膠水、鞋等工人。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
  • 常見病因:化學因素
  • 常見症狀:直接接觸致病物的部位出現大小不一、不規則的點狀或片狀色素脫失斑,周邊可有色素沉著,呈慢性過程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護理,

病因

主要由化學因素造成,長期接觸氫醌、二羥甲苯、對叔丁酸、酚醛、烷基酚、兒茶酚、甲基兒茶酚、對叔丁基兒茶酚、巰基胺等化學物質可引起皮膚色素減退或消失,發生類似白癜風樣的改變。

臨床表現

發生白斑前可有早期炎症改變,也可直接發生色素脫失,表現為大小不一、不規則的點狀或片狀色素脫失斑,有的周邊有色素沉著,呈慢性過程。主要限於直接接觸致病物的部位,以雙手及前臂為主,有時也可見於皺褶及易摩擦部位,如腋窩、胭窩及外生殖器等。少數患者皮損可泛發全身。

檢查

體格檢查:皮膚視診可見雙手、前臂等部位不規則的點狀或片狀色素脫失斑,無觸痛。

診斷

有明確的職業性化學物質接觸史,在直接接觸致病物的部位出現大小不一、不規則的點狀或片狀色素脫失斑,呈慢性過程,徹底脫離接觸後可逐漸好轉,可診斷為職業性白斑。

鑑別診斷

主要與白癜風鑑別,白癜風無職業接觸史,無特定發病部位,職業性白斑經脫離致病物後好轉,而白癜風則無此現象。

治療

1.一般治療
脫離接觸物,必要時調離發病環境。
2.藥物治療
一般採用局部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補骨脂類及其衍生物、氮芥和糖皮質激素等。
(1)補骨脂素類藥物:如補骨脂、五指毛桃、無花果等,為光毒物,能使淺色還原型黑色素氧化為深色氧化型黑色素,還能通過光毒性反應,破壞皮膚中的巰基,減少對酪氨酸酶的抑制,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常作為首選藥物,但易導致接觸性皮炎,為其不足之處,製劑中加入適量糖皮質激素可減輕反應,提高療效。
(2)氮芥:在體內可形成乙烯亞胺基,通過光敏反應等消耗巰基,解除對酪氨酸酶的抑制,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刺激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氮芥具有很強的毒性作用,對局部組織有很強的刺激作用,也可引起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使用時應嚴格控制劑量並及時複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等各項指標。

預後

脫離接觸物後可逐漸好轉,預後較佳。

預防

職業性白斑發病率很低,預防措施主要是採取個人防護為主,改善勞動條件,避免直接接觸致病物,在生產勞動中一旦發現在致病物接觸部位有色素脫失應及時診治。

護理

減少緊張焦慮情緒,合理飲食,多食清淡、富含營養的食物,忌食各種辛辣刺激性食品,改善生活方式,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