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燾

聶燾(1694~1773) 字閒有,號環溪,湖南省衡山縣人。雍正十三年(1735)中舉,乾隆二年(1737)成進士,乾隆十三年(1748)8月出任鎮安知縣。

基本介紹

  • 本名:聶燾
  • 字號:字閒有
  • 所處時代:康熙三十三年到乾隆三十八年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湖南衡山縣
  • 出生時間:1694
  • 去世時間:1773
  • 主要作品:《熟總》《鎮安縣誌》《存知錄》《環溪草堂文集》
  • 主要成就:捐資助學  興桑養蠶  紡紗織布
聶 燾到任後,目擊鎮安窮荒僻壤,虎狼之窟,四境荒涼,山民貧苦。他說:“志在利祿者,易生厭煩愁窮之心,若志在民生者,更當切休養生息之念。”遂致力於民生,安心山區小邑供職,以實心行實政,為民造福。他“茲土七載,羸馬麻鞋,疆域六百里,無遠不到”,充分體察民情,謀求治理方略,開僻小邑。
首先實行休養生息的農墾政策。明末,鎮安原上中下三等地共1278頃29畝,迨至乾隆初年,僅有熟地127頃38畝,無主荒地達1150頃91畝。他採取招撫流民,申報戶口,勸民墾荒,獎勵升科,給照為業,減免科賦,革除里下雜派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如規定:山坡嶺側畸零地畝,免升科賦,永為己業;有主荒地以三、四、五畝折一畝,給照為業,三年墾完,十年起科;無主荒地由官招輯流移開墾,地糧全免;丁徭所征不及往時七分之一。從而湖廣、江浙、巴蜀等地流民紛至沓來,開荒種地,發展生產。據《鎮安縣誌》載:乾隆十三年他上任時僅有784戶,4026人,乾隆十七年發展到2562戶,8971人,新墾荒地500多畝,儲倉糧3060多石。
鎮安萬山盤繞,鳥道崎嶇,山民出門翻山涉水,每年夏秋霪雨,洪水暴發,橋筏俱無,行人坐守,日則飢餓,夜則棲岩,有淹斃河中者,有為虎狼所食者,唯春冬可行,而秦嶺萬仞冰雪。他看到這種情況,遂於乾隆十四年至十六年(1749~1751),籌資開鑿鎮安至西安(縣治舊縣關至大峪口、黑虎廟至庫峪)之間懸崖碥路400華里;修復被洪水沖毀的鎮安通往西安的樓子石要道;並捐銀240兩,增修車家河至大山岔40多華里碥路。
鎮安舊置社倉兩處,一在東鄉岩屋河(今倉房村),一在西鄉雲蓋寺營兒寨,兩倉東西相距120里,南北相距四五百里,其間崇山峻岭,百姓借還倉糧跋涉艱難。乾隆十五年至十六年(1750~1751)他捐銀213兩,分建南(今東坪鄉)北(野豬坪)社倉兩處,各倉貯糧1200石,解決了百姓借還馱糧之苦。
鎮安山大林深,常有虎狼出沒,傷害山民。聶燾在省晉謁制台(清總督別稱)以求防範之法。於省城制短槍、火藥,復募獵戶,專散四鄉,時打虎數隻,擇其大者送省呈驗,尹總督喜賞打虎人銀兩,發還原虎。陝西省巡撫陳弘謀亦喜山民除獸患,曉諭全省仿效。
聶燾為開發鎮安,從江浙招募來繅絲匠人,引進栽桑養蠶技術,教民興桑養蠶,紡紗織布。還大力倡興山城文化教育事業。乾隆十九年(1754)建“啟秀山房義學”於東門,清查五郎江口學田學租、廢寺田產資助師生。鎮安之有義學自此始。
聶燾在任八年,牢記嚴父聶繼模教導:“節省正圖為民間興事,非以節省為身家計”。服官愛民,興利除弊,勤政守廉,治績推陝南第一。乾隆二十年(1755)薦升鳳翔,臨行時,父老攀轅涕哭,聶燾遲不忍離,吟出《調任鳳翔留別鎮安父老》詩。這首詩熱情洋溢,膾炙人口。
聶燾離開鎮安後,不忘《鎮安縣誌》撰修出版事業,他母親去世歸籍弔喪,旅居西安還修正志稿,直至付梓。他在縣誌後序中寫道“丁內艱矣,苫塊昏迷,何心筆墨!然念在鎮安者歷八載,精神所結,魂夢依依!”並贈銀30兩,資助鎮安義學竣工。
乾隆三十八年(1773)舉鄉飲大賓,卒年79歲。入鎮安名宦祠、鳳翔鄉賢祠。著有《熟總》《鎮安縣誌》《存知錄》《環溪草堂文集》四卷及其他詩文。其父繼模的《誡子書》入《政令全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