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濟艟

聶濟艟

聶濟艟(1924-1986),河北晉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八路軍班長、排長、連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團參謀長;中原第3縱隊副團長、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11軍32師團長,60軍179師副參謀長。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60軍179師副參謀長、64軍192師參謀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鞏固陣地作戰、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回國後,任解放軍64軍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軍參謀長、副軍長,40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軍長,39軍軍長,瀋陽軍區參謀長。1955年授銜為解放軍上校,1964年晉升為大校。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6年11月25日在瀋陽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聶濟艟
  • 出生日期:1924
  • 逝世日期:1986
  • 主要成就:參加了百團大戰和上黨
  • 出生地:河北
  • 參軍時間:1938年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聶濟艟,河北省晉州市永豐村人,生於1924年,1938年入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排長、連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團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第3縱隊副團長、團長,解放軍11軍32師團長。60軍179師副參謀長,64軍192師參謀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了第5次戰役,1952年鞏固陣地作戰,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志願軍凱旋迴國後,任64軍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軍參謀長、副軍長,40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軍長,39軍軍長,瀋陽軍區參謀長。1955年授上校銜,1964年晉升為大校。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聶濟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86年11月25日在瀋陽逝世。

人物事跡

領導幹部的風範——記瀋陽軍區原參謀長聶濟艟(《人民日報》1986年7月5日第4版 )
瀋陽軍區原參謀長聶濟艟離職退出第一線整整一年了,許多人一談起他,欽佩和崇敬的感情油然而生。
司令部的同志評價說: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老戰友們讚揚道:他,保持和發揚了我黨我軍的優良作風。
瀋陽軍區負責人在全區師以上幹部會上表揚聶濟艟,號召各級領導幹部向他學習,為實現軍隊黨風根本好轉作表率。
這位1938年參加八路軍的老戰士,雖然離開了領導崗位,但留下了一個老共產黨員自覺維護黨的原則的凜然正氣,留下了廣大黨員身體力行端正黨風的學習榜樣。
對自己,嚴格要求不特殊
寒冬,遼西公路上,一輛軍用吉普車駛進某團營區,車上走下一位六十歲上下的軍人,隨行的只有秘書、司機二人。
已是十二點多了,早過了午飯時間。秘書向值班的副團長介紹:“這是軍區聶參謀長,參加完演習回瀋陽,路過這裡。”
聽說參謀長還沒有吃午飯,副團長連忙要人準備。
“不需要,不需要。”聶濟艟一把拉住他。
“那怎么行?飯總得吃,簡單一點兒,很快。”
聶濟艟還是沒有同意。“給我們找壺開水就行了,吃的我們帶了。”他們拿出隨身帶的麵包、蛋糕,喝著熱騰騰的開水,邊吃邊和副團長聊天。
副團長很過意不去,埋怨說:“首長路過我們團,軍里怎么連個招呼也不打?”
他哪裡知道,聶參謀長返回瀋陽前,軍里曾幾次詢問出發時間,說要通知途中必經的某團準備午飯。聶濟艟都沒有告訴,他說:“現在一些單位吃喝風很盛,上級機關一個電話,通知下面準備飯,接待的又是軍區領導,這頓飯人家能不弄得像樣些嗎?很難不出格”。他讓身邊的工作人員準備了些食品,就悄悄出發了。
聶濟艟對請客送禮、設宴招待一類事一向把關很嚴。他下部隊輕車簡從,不讓搞特殊招待。他剛到軍區當參謀長時,住在招待所,衛生間裡毛巾、肥皂、手紙一應俱全,他卻用自己的,搬出招待所時再把公家的一件件點交。一把鞋刷子找不到了,他派人買了把新的補上,還向招待所說明:新買的與原來的式樣不同,請原諒。有位老部下路過瀋陽,給他捎去兩盒人參蜂王漿。那天,聶濟艟正好不在家。警衛員說:“首長有交代,不收任何人的東西”。那位同志說:“我跟別人不同,你說是我送的,他準收”。聶濟艟回到家裡,警衛員報告了經過,他一聽,批評警衛員破壞了他的規矩,要他按價立即把錢給那位同志寄去。
聶濟艟常說:“在領導幹部周圍,有民眾無數雙眼睛。民眾是通過黨員的一舉一動來觀察黨的。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的作風如何,絕不是個人小事,它關係到黨在民眾中的形象和民眾對黨的信念”。
對子女,嚴加管教不溺愛
聶濟艟有兩個女兒、三個兒子,有的是大學教師,有的是工廠工人,有的是部隊基層幹部。“普普通通,朴樸實實”——這是人們對聶濟艟子女的評價。
大女兒聶英是長春一所大學的教師。1984年秋,這所大學在整頓中要將一些年輕教師改行乾別的。有人告訴她,要繼續當教師,只有想辦法調到別的學校去。聶英捨不得放棄自己熱愛的電子計算機專業,心裡十分著急。她硬著頭皮給父親寫了一封信,求他幫忙說個話。信寄出好長時間不見回音,眼看學校就要公布改行名單了,她只得要通長途電話,想請媽媽再給說說。
“爸爸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嗎?誰說也沒用,他從來不辦這樣的事。”媽媽回答。
“那我的事家裡還管不管?沒見過這樣的爸爸。”女兒衝口發起了牢騷。
媽媽疼愛女兒,更了解丈夫,她在電話里批評了女兒,又說了很多寬心話開導、安慰女兒。眼看原來的構想成了泡影,聶英急得哭出聲來了。
事也湊巧,好機會送上門來了。軍區成立不久的自動化指揮中心決定從地方調調一批電子計算機專業人才,政府部門已經同意,正在挑選合適的人。有人覺得聶英專業對口,提議將她調來。聶濟艟一聽,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我不在這裡工作,組織上確實需要,調她我管不著。現在我在這裡當參謀長,把子女從地方調到軍隊,安排在身邊,這不合適。”他沒有同意。
有人說聶濟艟辦事“太認真、太刻板”。聶濟艟說:“我們這些人,十幾歲投身革命,出生入死地戰鬥,不是為了在今天用手中的權力來謀私,應該對子女更嚴格些,教育他們心甘情願比別人多吃些虧。這樣,民眾才會信任我們,才能和黨貼心”。
聶濟艟擔任軍區參謀長以後,身邊沒有子女,按規定可以調一個孩子到身邊來。調誰來合適呢,聶濟艟反覆思考。按理說應該調二兒子,他原來在石家莊工作,為了照顧老人,放棄比較好的環境,從省城來到錦州,全家與父母相處很親熱。可是,二兒子和二兒媳都在地方當工人,調他們來,地方就要安排兩個人的工作。考慮再三,聶濟艟決定調大兒子聶勇。他是現役軍人,家屬又在瀋陽工作,這樣做既解決他們夫妻團聚的問題,又不致驚動地方。
事情確定後,聶濟艟特地關照有關部門:“聶勇調來不能進軍區機關”。有關部門將聶勇安排到一個倉庫。聶勇在原單位擔任修理所長,因為新單位領導班子早已配齊,他只好被免去行政職務,改任技師。
不久,全軍幹部調整職務,檔案已經下達。聶濟艟對聶勇說:“倉庫老同志多,調職名額有限,只要倉庫有一個同志跟你情況一樣,你這次就不要考慮給自己調了。”後來,倉庫新建的宿舍樓落成即將分配。兩居室一套的單元房設計新穎,聶勇興奮地向家裡描述著新樓,話沒說完,聶濟艟又開口了:“在你們倉庫,如果像你這樣的幹部這次都能分到房子,那你可以要;如果是對你的‘照顧’,堅決不能要。”
由於聶濟艟的“關照”,調職、分房兩件事,聶勇一件也沒有解決。
離職後,端正黨風標準不降低
1985年,人民解放軍開始改革體制、精簡整編。6月,中央軍委公布了新調整的大軍區領導班子的任職命令。聶濟艟被免去軍區參謀長職務,退出了第一線。
他愉快地向新任參謀長移交了工作。按說,司令部的事從此再不用他操心,可是,那些天聶濟艟反而比往常更忙了。精簡整編中,司令部不少老部長、老處長要退下來,他們有些什麼想法呢,他逐個找他們談心,做思想工作。他認為,這件事只有自己去做最合適,而且一定要認真做好,交一個利索的班。儘管他說的都是一些普通道理,但它出自一位服從大局、言行一致的領導之口,聽的人感到在理、順耳、暖心。
司令部黨委舉行了一個儉樸的小型會議,歡送聶濟艟。聶濟艟望著熟悉的戰友,很動感情地說:“我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了,依然是普通黨員、普通一兵,我保證繼續用兩個‘普通’要求自己,也希望大家用這兩個‘普通’對待我!”他表示,領導職務免了,端正黨風的標準不降低;只要共產黨員的稱號還在,就要時刻不忘端正黨風的責任。
聶濟艟患有心臟病,在職時忙於公務,沒有時間去療養。離職不久,他執行軍區黨委交給的一項臨時任務回來,醫務室送來了一張療養證,證上規定的一個月療養期已經過了十天,還剩二十天。十幾天的旅途奔波,聶濟艟確實很勞累了,便拿著療養證去大連療養。他住到十九天時就去辦了第二天出院的手續。醫生勸說道:“你因公晚來十天,療養期可以順延,再說你已經退下來了,就多住些日子吧!”聶濟艟回答:“制度規定的就要執行,啥時也不能含糊。”他堅持在第二天早上離開了療養院。
聶濟艟先後在瀋陽軍區三個軍擔任過領導。戰友們知道他離職了,紛紛打來電話,熱情邀請他回老部隊看看。他雖然很思念戰友,但想到自己一去會給部隊增添不少麻煩,還要花公家一筆旅差費,便對所有這類的邀請一概婉言謝絕了。
1985年秋,總部一位領導同志要到吉林、黑龍江一些地方檢查工作。這位領導在戰爭年代曾經是聶濟艟所在部隊的師長,軍區便委派他作陪。聶濟艟陪著這位領導風塵僕僕驅車千里。老師長到了哈爾濱乘火車返回北京了,隨行的秘書也準備給聶濟艟買軟臥車票回瀋陽,好讓他在火車上休息一下。聶濟艟堅持坐汽車來,坐汽車回。他說:“另外買火車票是浪費,讓司機腳踏車獨行回去也不放心。”當時正趕上拉林河漲水,車輛過不去。聶濟艟和秘書看著地圖,指揮司機在鄉間小路上繞行了五六個小時。餓了,大家停車在路旁樹蔭下吃點乾糧,喝瓶汽水,休息一下再趕路。就這樣,他們一路風塵,返回了瀋陽。
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聶濟艟養成了一個習慣:黨費親自交,定期向黨小組長匯報思想,卸任後習慣依舊。
1985年12月,聶濟艟因病住進醫院。
元旦前夕,他躺在病床上給自己所在的黨小組長、司令部辦公室的一位秘書寫了一封思想匯報信,談他住院期間學習黨的有關檔案的體會,匯報他對一些同志找他辦不符合原則的事的看法。信中特別提到:“過去,黨費我都是自己交,這個月的黨費只好讓秘書代交了,請諒。”黨小組的同志傳閱這封來自病床上的思想匯報信,人人感慨萬千。他們說,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這是一位老共產黨員堅強黨性和組織觀念的表現,是一位黨的高級幹部自覺把自己置於黨組織之中,認真接受黨組織教育、管理和監督的實際行動。

人物評價

在將近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聶濟艟忠於黨,忠於人民,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兢兢業業。他軍政雙全,有膽有識,英勇善戰,指揮果斷。抗日戰爭時期,他轉戰晉冀地區,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他跟隨部隊挺進大別山,參加了淮海、橫渡長江和解放大西南等戰役;新中國初期又參加了剿匪鬥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工作勤奮,銳意進取。他刻苦鑽研軍事理論,勇於探索現代戰爭規律,作風深入,嚴於治軍。他襟懷坦白,顧全大局,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團結同志,聯繫民眾。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堅定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他認真貫徹《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無論是在職還是退出一線後,總是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在保持和發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端正黨風方面做出了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