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塵圓橋陳那五比丘

釋迦佛在楞嚴會上問橋陳那五丘如何悟道時,橋那那等說:我等因聽到佛陀親口講述,悟明四諦,我等於音聲而成為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因而這五位成為“聲塵圓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聲塵圓橋陳那五比丘
  • 外文名:暫無
  • 人物:釋迦佛
  • 五位比丘:橋陳那,跋波
聲塵圓通憍陳那,原文註解,

聲塵圓通憍陳那

聲塵圓橋陳那五比丘
五位比丘(即僧人,中國俗稱“和尚”)是釋迦牟尼最早的五個弟子,分別是橋陳那(又叫“阿若橋陳那”)、跋波、摩訶男拘利、阿說示。釋迦牟尼拋棄王子生活,出家修行,父親淨飯王千方百計勸他回家無效,只好在親族中逃選了橋陳那等五從陪著悉達多一起修苦行。悉達多帶著他們苦行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麥”,這位原王子餓得皮包骨頭,但沒有得到解脫。於是他便拋棄了苦行之道。
橋陳那等五人以為他“破戒墮落”,便離而去。悉達多悟道成佛後,聽說橋陳那五人在小羅奈國的鹿野苑,便找到他們,為他們布道。
橋陳那等開始時惟不信任的態度聽釋迦牟尼說法。釋迦牟尼以深刻的哲理,生動的譬喻,深入淺出地向他們講說禪定修行,到達涅盤,彼岸的道理。橋陳那五人為奇妙的佛理所折服,敬佩得五體投地,誠心皈依佛門,成為佛祖的最初弟子。

原文註解

【時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注釋】
“雞園”:《大智度論》云:昔因野火燒林,林中有雉(zhì)雞(鳥名,形似雞)飛入水中,濕其身以救火,經七日夜,感得淨居天人下雨滅火,因而名彼林為雞園。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初”,最先。“稱”,說,宣稱。佛於開示四諦法後,問諸比丘解否,我最先表示我已解了。
“阿若多”:義為“最初解”。諸佛菩薩,乃至二乘聖人之名,常是依其所證之功德或法門而得名,彼名亦即如來印可其所修證之境界,然後賜與之令其名符其德。故其名字亦即是其所修、以及所成就的功德之表徵。
“妙音密圓”:“密圓”。秘密周圓。這是指憍陳那所悟之對象(內容),為佛說法時之微妙音聲,其體秘密(以音聲之本體乃如來藏,故極深密),其用周圓,遍十方界。
“我於音聲得阿羅漢”:我即以音聲(聲塵)為本修因,而得開解,悟明真諦,因此得證阿羅漢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