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茂康

聞茂康

聞茂康(1911~1996),又名方蘭,浙江鄞縣人。建國後首批上海市名中醫,“五門診”肛腸科主任。1925年(14歲)師從寧波名中醫嚴海葆醫師專習中醫外科,因勤奮好學,深得老師器重。三年學成後,即在老師診所襄理業務,並潛心研究中醫外科、痔科要旨。三年後,以精湛的醫技在浙江慈谿懸壺濟世。1934年移至滬上,開始了痔科行醫生涯。由於醫術嚴謹,精益求精,二十多歲,就以在醫術上的創新而頗有名聲。1934年懸壺滬上,以內痔及肛瘺治療著稱。1954年加入“五門診”主持肛腸科。根據臨床治療痔瘺經驗改進了傳統中醫的枯痔療法、掛線療法,並創立套扎術。曾任全國中醫學會肛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肛腸學會主任委員等職。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名中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聞茂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1
人物平生,人物經歷,人物簡介,

人物平生

建國初期,聞茂康聽從黨的號召,放棄收入頗豐的私人診所,積極參加上海市中醫進修班。1953年參加上海老閘區第一聯合診所工作,1954年在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門診部之前身)白手起家,創立了中醫痔科,1956年至1969年應邀為廣慈醫院創設中醫痔科,併兼任廣慈醫院痔科醫師,至1991年81歲才退休。行醫近七十載,治癒痔科患者數以萬計。

人物經歷

聞茂康先後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上海分會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肛腸分會副會長,《中國肛腸病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委員,上海肛腸學會主任委員、顧問,上海市高級科技專業幹部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中醫外科專業評審,上海市中醫藥人員學術鑑定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雜誌》編委會委員等職,被市政府評審委員會確認的首批主任醫師、上海市首批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獲上海市首批名中醫光榮稱號,連任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六屆政協委員。曾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上海市教育戰線先進工作者、上海中醫學院和岳陽醫院先進工作者。

人物簡介

聞茂康搏采眾長,善於總結,勇於創新,擅長痔瘺專科。他編著的《實用中醫痔科學》成為指導從事痔科醫護人員防治肛腸病的專業書籍,並為作教材使用。曾發表“肛門疾病312例療效分析”、“改進枯痔散用法的經驗”、“用插藥療法治療內痔的臨床觀察”、“肛瘺掛線療法採用紙製藥線的介紹”、“中西醫結合治療高位肛瘺”、“中西醫結合治療環狀混合痔為例臨床報告”等論文,為中醫肛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聞氏高超的醫術和敢於探索開創痔科學術的精神,得到黨和國家的肯定和表彰,而他高尚的醫德醫風更為眾多患者所傳誦。他為人正直謙虛、胸懷坦白、平易近人,待病人如親人。被他治癒的患者中,有國家高級領導人,各界社會名流,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他對病人從不分高低貴賤,均一視同仁。他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不求名,不重利的高尚醫德深得廣大患者的讚嘆,眾多海內外患者常遠道慕名而來。就是在他八十高齡時,還堅持工作,一絲不苟地為患者診斷、手術、上藥……。有位報社記者在報導他的事跡時說:“毫無大專家的架子,其神情,倒象一位細心鋤禾的老農”。
為了繼承和弘揚祖國醫學,使中醫事業後繼有人,聞茂康循循善誘,深入淺出,誨人不倦地將自己近七十年的寶貴經驗無私地傳授給學生,先後培養了兩名中醫肛腸科醫學碩士,培養了一批批新一代的肛腸科醫師,至於跟隨他進修學習過的中醫師、西醫師、三軍部隊醫師更是數不勝數,遍及海內外。
聞茂康在近七十年的臨床實踐中,不但繼承了中醫外科、痔科的學術經驗,而且有所發展創新,從不拘泥成規,因循守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他擅長於治療肛腸科疾病,治癒率達95%以上,尤其是改進了枯痔療法和中醫掛線療法,使痔、瘺疾病的療效顯著提高,縮短了療程,減少患者的痛苦。
一、改進枯痔療法
以往使用枯痔散是將散劑先調成糊狀,然後將藥塗敷於痔核上,很不方便。聞氏改用散劑直接撒在痔核上,既簡化了操作,又使藥粉更完全地與痔核接觸,療效更明顯。
由於枯痔散中的祛腐蝕肉的枯藥毒性大,所以大多不敢輕易使用,即使使用,用量也很小,所以療效不明顯。聞氏認為:在治療肛腸瘺痔疾病時,祛腐蝕肉藥運用只要掌握用量,用法和配伍,不僅療效顯著,而且藥物間毒性也得到制約。如枯痔散中砒石、硫黃、雄黃均有毒,尤其砒石為火性之大毒,但它的祛腐蝕瘡作用強,用甘鹹性寒的白礬、硼砂配伍,可緩和該三味藥的火毒之性,又能斂瘡,止血止痛,佐助其功。因此在套用時,把枯藥小心均勻地散在需枯蝕的痔核或瘺管上,不能散在好肉上。又如經驗方“四品散”,即在《外科正宗》三品一條槍基礎上改良,方中四味藥物不變,但藥物間的比例變化較大。方中將善於行氣止痛、消腫祛瘀的乳香劑量由4克增加為30克,這樣相對減少了砒石、雄黃兩味毒藥在方劑中的比例,從而降低了毒性,並促使血液循環,增強緩急止痛的作用,更有利祛腐生肌。
在煅制砒礬藥時,聞氏採用敞開封蓋的方法,儘量讓砒藥的毒性隨煙而散去,借砒石之性味於白礬之中,所謂“存其砒性,減其毒性”。
聞氏不拘泥古人之說,主張祛瘀藥與生肌藥同用,認為生肌用當,未必腐盡。提出對生肌藥物的運用,應持辨證的態度,不可一概而論。腐盛時固不可泛用生肌藥物,但腐將脫時,祛腐生肌藥同用或早用生肌藥可加快創口的癒合。因為這時,腐肉脫落與新肉生長是同時進行,前期以脫腐為主,後期以生肌為主,腐盡則唯有生肌。事實上許多瘡瘍,壞死組織雖仍依附,但瘡下肉芽已有生長;中心創面腐肉未脫,邊緣部分肉芽己在長出。單持蝕藥腐肉容易損傷正氣,也可將新生血肉蝕腐為膿血,延遲癒合,增加痛苦;若早期用上生肌藥,可促進創面癒合,減少病人痛苦。
二、改進掛線療法
肛瘺發病率較高,而貫穿肌深層的高位肛瘺占全部肛瘺的1~3%。當時國外視高位複雜性肛瘺為難治性肛瘺,並列為外科領域難治性疾病之一。在國內對高位複雜性肛瘺的治療也一直是一難題,長期從來均套用掛線法治療,雖具有不易引起肛門失禁的優點,但療程較長,病人痛苦較大。聞茂康首創運用切開掛線治療高位複雜性肛瘺,所取得的成功使高位複雜性肛瘺的治療邁進一步。
早在1934年,聞氏就運用中西醫結合的切開療法加掛線療法治療肛瘺,並結合肛瘺部位的深淺,複雜程度,採用分次手術,達到完全治癒的目的。經過幾千例的臨床實踐證明,這種治療方法從來未發生完全性肛門失禁的後遺症。切開掛線療法,是在繼承祖國醫學傳統的掛線療法基礎上,結合西醫手術療法總結出來的創試,也使中西醫治療肛腸病的特長得到充分結合的發揮。這種治療方法在國內得到同仁們的普遍推崇,在國際上亦頗有影響,不少外國代表團和專家觀看手術後,大加讚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