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笛(聞笛/戎昱)

本詩作者一作李益,據學者考證為唐代詩人戎昱。戎詩歌多邊塞戎旅和秋思送別。

全詩以聞笛為主題,描寫邊塞戍客聽到月夜笛聲後的種種感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聞笛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者:戎昱,一作李益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願聽,自到枕前來。
風起塞雲斷,夜深關月開。
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首聯寫詩人因笛聲而引起哀婉惆悵之情。古人聞笛而生愁思,這是因為笛聲能引起人們的豐富聯想,歸鄉之迫切、桑梓之遙遠、戰爭之愁苦,萬般思緒紛至沓來,遂以聞笛的感受、感慨入詩。居於異鄉,再加夜深人靜,思歸之心已是深切,卻不想此時聞笛,笛聲又是如此清幽、哀怨。自然不願聽,不忍聽,不堪聽。
頷聯寫聞笛生愁,令人空自悵惘。故而“不願”,只因怕引出更多的相思。然而笛聲偏偏不捨不休,飄到枕邊,使得詩人不得不承受笛聲所惹的萬般愁緒。這裡正是以笛聲之無情,自到枕前,來反襯詩人之多情。
頸聯宕開一筆,寫邊塞之境:風起塞雲斷,夜深關月開。大風起兮,邊塞愁云為之隔斷,夜闌人靜,唯有關塞月色開闊,伴隨著難眠的詩人。此聯上下兩句關聯緊密,正因風氣,方有撥開雲霧之勢,繼而月才顯現出來。即”風起“而”雲斷“,”雲斷“故而”月開“。境界壯闊,顯示了盛唐的豪邁氣象。
尾聯寫詩人聞笛一夜未眠,天亮之時獨自惆悵。“飛盡一庭梅”與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高適“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意思相近。該句寫清晨時看到的是落滿庭院的梅花,此為實景。同時,梅花一詞雙關,還可以理解做邊塞曲子《梅花落》,仿佛笛聲如梅花,四處飄散,一夜之間散漫庭院。如此虛實結合,構成了美妙的境界。同時,也包含通感,即化無形的笛聲為有形的四處飄散的花瓣。詩人由聽曲而想到故鄉梅花的凋零(胡地無梅花)。如此思鄉之情就體現出來。
該詩通篇寫笛聲。夜深已惆悵,卻不料聞笛。笛聲入房中,終無處可躲。又加風吹雲散,朗月當空,更是照見了愁人之形單影隻。夜裡、笛聲、月亮,最能引起相思的事物都集中在一起,加到詩人身上,其思鄉愁苦可想而知。故而惆悵難眠,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開窗看到的卻是散落滿庭院的梅花。或者那曲哀婉的梅花烙依舊不散去,在空中,也在詩人心理。如此,怎一個愁字了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