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套用(第二版)

基本介紹

  • 書名: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套用(第二版
  • 作者:曹同玉、劉慶普、胡金生 編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套用(第二版)
作者:曹同玉、劉慶普、胡金生 編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書號:978-7-5025-9291-2
開本:32
裝幀:平
版次:2版1次
頁數:784頁

內容簡介

乳液聚合是生產高聚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與其他聚合方法相比,它具有很多獨特的優點,因此乳液聚合技術和理論均發展很快。本書介紹了乳液聚合的定性和定量理論,構成乳液聚合體系的各個組分,即乳化劑、引發劑、單體、調節劑以及介質、電解質、終止劑及螯合劑等;乳液聚合物的工業生產及乳液聚合技術的新進展及新方法;聚合物乳液的穩定性、性能測定以及關於聚合物乳液的套用等內容。
本書為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全面的修改和重新審定,並增補了大量新內容,尤其是對國內外聚合物乳液的最新進展情況、乳液聚合物與聚合物乳液的工業化生產技術以及聚合物乳液的最新套用等內容進行了大幅度充實與更新。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高分子合成和套用工作的科技人員、教師及研究生學習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乳液聚合的定義
1.2 乳液聚合技術發展簡史和現狀
1.3 乳液聚合的特點
1.4 本書各章內容簡介
參考文獻
第2章 乳液聚合原理
2.1 膠束的本質及其增溶作用
2.2 乳液聚合體系的物理模型
2.2.1 分散階段
2.2.2 階段工
2.2.3 階段Ⅱ
2.2.4 階段Ⅲ
2.3 階段I動力學理論
2.3.1 Smith-Ewart關於階段I的動力學理論
2.3.2 Gardon關於階段I的動力學理論
2.3.3 球形粒子對自由基吸收機理
2.4 階段Ⅱ動力學理論
2.4.1 Smith-Ewart關於階段Ⅱ的動力學理論
2.4.2 關於Smith-Ewart遞推公式的通解
2.4.3 Ugelstad曲線
2.4.4 Gardon關於階段Ⅱ的動力學理論
2.5 階段Ⅲ動力學理論
2.5‘1 基本理論
2.5.2 本體聚合數據擬合法求Kt
2.5.3 自由體積法求Kt
2.6 乳膠粒尺寸分布
2.6.1 總體平衡模型
2.6.2 間歇乳液聚合總體平衡模型的求解
2.7 在連續反應器中的乳液聚合
2.7.1 簡介
2.7.2 在釜式連續反應器中進行的乳液聚合理論模型
2.7.3 釜式連續反應體系的非穩特性
2.8 乳液聚合綜合數學模型
2.8.1 定性理論
2.8.2 乳膠粒的總體平衡
2.8.3 乳膠粒中其他組分的平衡
2.8.4 環境平衡
2.8.5 模型的套用
參考文獻
第3章 乳化劑
3.1 概述
3.2 乳化劑的分類
3.2.1 陰離子型乳化劑
3.2.2 陽離子型乳化劑
3.2.3 非離子型乳化劑
3.2.4 兩性乳化劑
3.2.5 離子—非離子複合型乳化劑
3.2.6 高分子乳化劑
3.2.7 聚合型乳化劑
3.2.8 含氟乳化劑
3.2.9 保護膠體
3.2.10 空間位阻型乳化劑
3.3 在乳液聚合中乳化劑的作用
3.3.1 降低表面張力
3.3.2 降低界面張力
3.3.3 乳化作用
3.3.4 分散作用
3.3.5 增溶作用
3.3.6 導致按膠束機理成核
3.3.7 發泡作用
3.4 乳化劑的基本特徵參數
3.4.1 臨界膠束濃度
3.4.2 膠束的形狀、大小及荷電分率
3.4.3 增溶度
3.4.4 HLB伯
3.4.5 濁點
3.4.6 三相點
3.4.7 轉相點
3.4.8 一個乳化劑分子在乳膠粒上的覆蓋面積
3.5 乳化劑的選擇
3.5.1 以HLB值為依據選擇乳化劑
3.5‘2 以其他特徵參數為依據選擇乳化劑
3.5.3 經驗法選擇乳化劑
3.6 乳化劑對乳液聚合反應的影響
3.6.1 乳化劑對聚合反應速率及聚合度的影響
3.6.2 乳化劑對乳膠粒數目及直徑的影響
3.6.3 乳化劑對聚合物乳液穩定性的影響
3.7 脂肪酸鹽乳化劑
3.7.1 烴鏈長度的影響
3.7.2 反號離子的影響
3.7.3 烴鏈上雙鍵的影響
3.8 松香酸皂乳化劑
3.9 硫酸鹽及磺酸鹽乳化劑
3.10 陽離子型乳化劑
3.11 非離子型乳化劑
參考文獻
第4章 引發劑
4.1 概述
4.2 熱分解引發劑
4.2.1 過硫酸鹽在水介質中分解機理和動力學
4.2.2 在乳液聚合體系中的其他物質對過硫酸鹽分解的影響
4.2.3 過硫酸根離子引發機理
4.2.4 過硫酸鹽濃度對聚合反應速率的影響
4.2.5 其他熱分解引發劑
4.3 氧化還原引發劑
4.3.1 過硫酸鹽—硫醇氧化還原引發體系
4.3.2 過硫酸鹽—亞硫酸氫鹽氧化還原引發體系
4.3.3 氯酸鹽—亞硫酸氫鹽氧化還原引發體系
4.3.4 過氧化氫—亞鐵鹽氧化還原引發體系
4.3.5 有機過氧化氫—亞鐵鹽氧化還原引發體系
4.3.6 有機過氧化氫—聚胺引發體系
4.3.7 其他氧化還原引發體系
參考文獻
第5章 單體
5.1 概述
5.1‘1 乳液聚合單體的主要類型
5.1.2 單體性質對乳液聚合反應的影響
5.1‘3 單體對乳液聚合物性能的影響…
5.2 乙烯基單體
5.2.1 苯乙烯
5.2.2 乙烯
5.2.3 醋酸乙烯酯
5.2.4 氯乙烯
5.2.5 偏二氯乙烯
5.2.6 丙烯醯胺
5.2.7 丙烯腈
5.2.8 丙烯醛
5.2.9 其他乙烯基單體
5.3 共軛二烯烴單體
5.3.1 丁二烯
5.3.2 異戊二烯
5.3.3 2,3—二甲基丁二烯與1,3—戊二烯
5.3.4 氯丁二烯
5.4 丙烯酸與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5.4.1 簡介
5.4.2 丙烯酸與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的物理性質
5.4.3 丙烯酸與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的共聚合反應
5.5 交聯單體
5.5.1 多雙鍵型交聯單體
5.5.2 羧酸型交聯單體
5.5.3 N取代丙烯醯胺衍生物型交聯單體
5.5.4 羥基型交聯單體
5.5.5 環氧型交聯單體
5.5.6 羰基型交聯單體
參考文獻
第6章 調節劑
6.1 調節劑的種類
6.2 衡量調節劑效率的技術指標
6.3 影響調節劑效率的因素
6.3.1 調節劑的分子量及分子結構的影響
6.3.2 反應條件的影響
6.4 調節劑對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
參考文獻
第7章 乳液聚合體系中的其他組分
7.1 電解質
7.1.1 電解質對聚合反應速率的影響
7.1.2 電解質對乳液穩定性的影響
7.1.3 電解質對乳液流動性的影響
7.2 分散介質
7.3 螯合劑
7.4 終止劑
參考文獻
第8章 聚合物乳液的工業合成
8.1 乳液聚合生產工藝評介
8.1.1 間歇乳液聚合
8.1.2 半連續乳液聚合
8.1.3 連續乳液聚合
8.1.4 預乳化工藝
8.1.5 種子乳液聚合
8.2 乳液聚合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的影響因素
8.2.1 乳化劑的影響
8.2.2 引發劑的影響
8.2.3 攪拌強度的影響
8. 2.4 反應溫度的影響
8. 2.5 相比的影響
8. 2.6 電解質的影響
8.3 在聚合物乳液生產過程中凝膠的生成及防止措施
8.3.1 凝膠現象及其危害
8.3.2 凝膠的成因及其防止措施
8.4 聚合物乳液及乳液聚合物工業生產實例
8.4.1 乳聚丁苯共聚物及丁苯類、共聚物乳液的生產
8. 2 丁腈橡膠及丁腈膠乳的生產
8.4.3 氯丁橡膠與氯丁膠乳的生產
8.4 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及乳液聚合物的生產
8.4.5 醋酸乙烯酯均聚物及共聚物乳液的生產
8.4.6 含鹵乳液聚合物及聚合物乳液的生產
8.4.7 ABS樹脂的生產
8.4.8 非乙烯類單體聚合物乳液的生產
參考文獻
第9章 乳液聚合技術進展
9.1 概述
9.2 非水介質中的乳液聚合
9.2.1 反相乳液聚合
9.2.2 非水介質中的正相乳液聚合
9.2.3 分散聚合
9.3 無皂乳液聚合
9.3.1 簡介
9.3.2 無皂乳液聚合理論
9.4 粒子設計新概念及核殼乳液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套用
9.4. 1 關於粒子設計新概念
9.4.2 乳膠粒結構形態的分類及不同結構形態的成因
9.4.3 乳膠粒結構形態熱力學和動力學
9.4.4 核殼聚合物乳膠的合成、性能及套用
9.5 反應性聚合物微凝膠
9.5.1 簡介
9.5.2 反應性微凝膠的合成
9.5.3 反應性微凝膠的性能
9.5.4 反應性聚合物微凝膠的套用
9.6 乳液互穿聚合物網路
9.6.1 簡介
9.6.2 LIPN的性能
9.6.3 LIPN的套用
9.6.4 LIPN與乳液半—IPN和IEN
9.6.5 典型的LIPN合成舉例
9.7 微乳液聚合及聚合物微乳液,
9.7.1 微乳液概念
9.7.2 研究聚合物微乳液的意義
9.7.3 O/W型微乳液聚合
9.7.4 W/O型微乳液聚合
9.8 單分散大粒徑聚合物微球的合成與套用
9.8.1 簡介
9.8.2 合成方法
9.8.3 單分散大粒徑聚合物微球的套用
9.9 中空結構聚合物乳膠粒的製備
9.9.1 簡介
9.9.2 中空聚合物乳膠粒的製備
9.9.3 中空聚合物乳膠粒的套用
9.10 乳液定向聚合
9.10.1 簡介
9.10.2 反應機理
9.10.3 聚合動力學
9.11 輻射乳液聚合
9.11.1 簡介
9.11.2 輻射乳液聚合的特點
9.11.3 輻射乳液聚合的實施方法
9.12 細乳液聚合
9.12.1 簡介
9.12.2 細乳液穩定機理
9.12.3 單體細乳液的製備及細乳液聚合
9.12.4 構成細乳液聚合體系的組分
9.12.5 細乳液聚合的動力學特點
9.12.6 細乳液聚合技術的套用
9.13 超濃乳液聚合
9.13.1 簡介
9.13.2 超濃聚合物乳液的內部結構
9.13.3 超濃乳液聚合的實施方法
9.13.4 超濃乳液聚合的特點
9.14 高固含量聚合物乳液的製備
9.14.1 簡介
9.14.2 高固含量聚合物乳液的製備方法
參考文獻
第10章 聚合物乳液的穩定性
10.1 乳膠粒的本質
10.2 憎液溶膠的穩定理論
10.3 影響聚合物乳液穩定性的因素
10.3.1 電解質的影響
10.3.2 表面活性劑及保護膠體的影響
10.3.3 機械作用的影響
10.3.4 凍結及熔化的影響
10.3.5 長期放置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u章 聚合物乳液性質及有關參數的測定
11.1 乳液類型的確定
11.1.1 O/W型及W/O型乳液的確定
11.1.2 乳膠粒電性的測定
11.2 乳液外觀檢驗
11‘3 乳液固含量的測定
11.4 乳液黏度的測定
11.5 乳液穩定性的測定
11.6 乳液最低成膜溫度的測定
11.7 乳膠粒尺寸及尺寸分布的測定
11.7.1 光散射法
l1. 7.2 消光法
11. 7. 3 肥皂滴定法
11.7.4 離心法
11.7.5 電子顯微鏡法
11.7.6 水動力色譜法
11.8 單體珠滴尺寸及尺寸分布測定
11.8.1 顯微鏡照相法
11.8.2 計數法
11.9 乳液表面張力的測定
11.10 乳液相對密度的測定
11.11 乳液殘餘單體含量的測定
1L12 乳液聚合物膜的檢驗,
參考文獻
第12章 合成聚合物乳液的套用
12.1 概述
12.2 聚合物乳液黏合劑
12.2.1 對黏合劑的基本要求
12.2.2 構成聚合物乳液黏合劑的組分
12.2.3 各種聚合物乳液黏合劑簡介
12.2.4 特種聚合物乳液黏合劑
12.3 聚合物乳液塗料
12.3.1 簡介
12.3.2 構成聚合物乳液塗料的組分
12.3.3 各種聚合物乳液塗料簡介
12.4 聚合物乳液在土木建築中的套用
12.4.1 乳液建築塗料
12.4.2 乳液建築材料
12.5 聚合物乳液在紡織工業及織物加工中的套用
12.5.1 經紗上漿劑
12.5.2 織物塗層劑
12.5.3 織物染色及印花黏料
12,5.4 靜電植絨黏合劑
12.5.5 織物層合黏合劑
12.5.6 無紡布黏合劑
12.5.7 地毯背襯膠
12.5.8 織物整理劑
12.5.9 用聚合物乳液直接紡絲
12.6 聚合物乳液在造紙工業及紙品加工中的套用
12.6.1 紙漿添加劑
12.6.2 紙張浸漬劑
12. 6. 3 紙張塗層劑
12. 6.4 紙晶黏合劑
12. 7 聚合物乳液在皮革工業中的套用
12. 7.1 簡介
12.7. 2 皮革塗飾劑的作用
12.7.3 水乳型皮革塗飾劑的組成
12.7.4 聚丙烯酸酯乳液皮革塗飾劑
12.7.5 聚氨酯乳液皮革塗飾劑
12.7.6 皮革塗飾劑配方實例
12.7.7 聚合物乳液皮革填充劑
12.7.8 聚合物乳液再生皮革黏合劑
12.8 聚合物乳液在其他技術領域中的套用
12.8.1 地板上光劑
12.8.2 在汽車工業中的套用
12.8.3 在生物醫學中的套用
12.8.4 輪胎帘子線膠乳浸漬液
12.8.5 在防止土壤侵蝕工程中的套用
12.8.6 油井堵水調剖劑
12.8.7 水性油墨
12.8.8 噴棉膠
12.8.9 拼板膠
12.8.10 其他套用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