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效應

聚光燈效應

聚光燈效應(spot light effects)是心理學上的專業術語,指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聚光燈效應
  • 外文名:spot light effects
  • 學科:普通心理學
  • 特點: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
  • 提出者: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
  • 提出時間:1999年
定義,起源,出現原因,克服方法,

定義

聚光燈效應,又稱焦點效應(spotlight effect),是1999年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提出心理學名詞。有時候我們總是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當我們出醜時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可是事後馬上就忘了。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的。它的表現是,我們會普遍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換句話說,我們很在意自己給別人留下了什麼印象,以至於我們傾向於認為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比別人實際給予的關注,要多得多。

起源

1999年,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湯姆·季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和美國心理學家肯尼斯·薩維斯基(Kenneth Savitsky)在期刊上發表“聚光燈效應”的實驗,驗證了人們總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是所有情境的焦點:
他們要求受試者穿上印有過氣歌星頭像的T恤,走進已有5人的房間。研究人員先詢問穿T恤的受試者,覺得有多少人注意到身上這件有點糗的T恤?再去問另外5人是否注意到T恤上的頭像?結果顯示,“穿T恤的學生”覺得有5成以上的人都注意到他的衣服,但是針對其他5人的調查,卻只有1成看清楚T恤上是什麼圖案。
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由此推論:人們太在乎和自己有關的事物,以為別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這就是聚光燈效應。
英國心理專家艾瑪·庫克撰文稱,有兩種情況最容易遭遇“聚光燈效應”:
第一,在重大聚會之前,一個人會想像很多消極的、令自己尷尬的場景。
第二,把自己的思想蜷縮在內心,而不是真實地觀察外在的環境。就好像有一隻聚光燈照在你頭上,所有的眼睛都在盯著你。

出現原因

一、我們在評價自己的行為和在別人面前的形象時存在偏見。
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這就使得我們誇大了自己的重要性。對周圍的許多人來說,我們的行為究竟如何其實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因為他們也很有可能認為自己正站在聚光燈之下。人們太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因而也就很難準確判斷別人的觀點,同時把自己在別人眼中的行為放大成千上萬倍。
其次,還有心理學家所說的透明度錯覺的原因。通俗來說,我們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很多擔憂都因為我們表現出來的表情泄露出去了-因為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我們認為別人可以看到我們的反應,感覺到我們的感受。但除了臉漲得通紅、手緊張得發抖這種過於明顯的徵兆之外,沒人能分辨出我們其實處於社交失態後的焦慮中。

克服方法

首先要提醒自己,別人的注意力並不在你身上。根據一項研究,人們對你的注意力只有你想的一半多。“聚光燈效應”只存在於你的頭腦中,而非真實情況的反映。為了轉移注意力,多問問自己,周圍的牆紙是什麼顏色?別人都穿了什麼等等。
其次,參加聚會前,弄清楚自己的目的。嘗試心理暗示:“我緊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別人肯定也和我一樣緊張。”
再次,調節自己的呼吸。太“自覺”會讓你產生身體上的連鎖反應-心悸、出汗、視線狹窄。深呼吸幾次,配合心理上的暗示,症狀會大大緩解。
另外,如果你常把聚會看成一次“考驗”,那是因為你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你感覺自己在他們眼中是失敗的、消極的。勇敢拋掉這些不正確的“假設”,因為這些想法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