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西芒水電站

聖西芒水電站

聖西芒水電站位於巴拉那河支流巴拉那伊巴(Paranaiba)河下游,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與戈亞斯州交界處,距河口140km。大壩為土壩、堆石壩及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27m。水庫正常蓄水位401m,總庫容125.4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268萬kW,工程以發電為主,1972年開工,1978年6月完成土建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西芒水電站
  • 外文名:San Simao Hydropower Station
  • 壩址:巴拉那沉陷盆地
  • 水庫面積:674平方公里
  • 總庫容:125.4億立方米
  • 多年平均流量:2224立方米/秒
地理水文,工程布置,工程施工,

地理水文

水壩充滿沉積泥砂及火山岩,其後受到區域構造作用逐步上升並傾斜,中心部位略拱起。壩址處基岩為玄武岩,有碎屑夾層。兩壩肩有厚達7m的運積土和階地礫石。洪泛區粘性細砂和泥砂層厚達5m,河床覆蓋層厚20m。
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7.1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224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洪水流量12000立方米/秒。水庫正常蓄水位401m,最低運行水位381m,有效庫容87.9億立方米。

工程布置

工程主要建築物包括大壩、溢洪道和廠房。
左岸和右岸均為土壩,河床部位是堆石壩段和混凝土重力壩段,開關站位於大壩下游左岸。
左岸為分區式土壩,長952m,最大壩高64m,中心部分是不透水心牆,心牆下游面坡度為1∶0.4,上游面1∶0.8,下游面接濾層,其餘上下游壩體均為礫土過渡區,表面有堆石護坡,上下游壩坡均為1∶1.9。右岸土壩也是分區式,結構大致與左岸土壩一樣,長1260m,最大壩高71m。
堆石壩是大壩的最高壩段,最大壩高127m,長665m,心牆略斜,下游面為1∶0.1,上游面為1∶0.5,過渡區材料為礫土,與左右岸土壩相同,上下游面為堆石區,壩坡分別為1∶1.8和1∶1.7。
混凝土重力壩段由廠房進水口、溢洪道和左右兩個與土壩連線的過渡段組成,長573m,最大高度95m,頂寬10m,底部最大寬度88m,壩頂高程404m。溢洪道分9孔,安裝9扇尺寸為9.15m×20.10m的弧形閘門,尾端設有挑流鼻坎,泄洪量24100立方米/秒。地麵廠房留有10台單機出力26.8萬kW的水輪發電機組的位置,初期裝機6台,裝機容量160.8萬kW,最終裝機268萬kW。混流式水輪機額定水頭71.3m,發電機額定功率28.3萬kVA,功率因數0.95。

工程施工

施工導流通過導流明渠和進水口下部的導流孔進行。另在溢洪道設8個導流孔,導流流量12000立方米/秒。
工程土石方開挖量764萬立方米,其中土方開挖量341萬立方米,石方開挖量423萬立方米,土石方填築量2569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量170.6萬立方米。
工區設有3個采土場和3個採石場,供給大壩各區的填築材料和混凝土骨料,采場距大壩0.5km~4km。
心牆材料為推移質泥砂,施工採用CAT835夯實壓路機碾壓8次,速度為8~12km/h,堆層厚25cm。過渡區採用粘土質砂礫土,用9t平滾振動碾碾壓6次,速度2.5~4km/h。堆石區採用50t或75t自卸車運料,由履帶推土機推平,然後用9t平滾振動碾碾壓2次。上游堆石護坡的材料最大粒徑為1m,50%的重量超過500k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