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街道

聖城街道

聖城街道隸屬山東濰坊壽光市,位於迎賓遊園附近。總面積65.16平方公里,轄70個行政村(農村社區)、13個城市社區,常住人口22萬,是壽光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街道黨工委下設基層黨組織126個,黨員2977名。2006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7.5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2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0元。連續兩屆進入全國千強鄉鎮行列,目前列第509位,四年提升了304個位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聖城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濰坊壽光市
  • 地理位置:位於迎賓遊園
  • 面積:65.16平方公里
  • 人口:22萬人
歷史沿革,建制沿革,所轄村代碼,遺址,名人,所獲榮譽,預期目標,一個重點,兩大工程,三張名片,

歷史沿革

聖城街道地處壽光市區,原名壽光鎮,建制於2001年3月,2003年9月,原張建橋街道整體併入聖城街道。東鄰洛城街道,南鄰孫家集街道,西鄰文家街道,北鄰古城街道。 工業經濟,近年來,新引進投資過千萬元的工業項目49個,總投資31.5億元,其中過億元的項目9個, 過5000萬元的11個;招商引資9.08億元,完成工業投入24.8億元。民營企業累計達到616家,其中工業企業331家,限額以上企業達到76家,初步形成了機械製造、新型製藥、食品加工、精細化工、新型建材、紡織窗飾6大產業群。 城鎮建設, 街村兩級先後投資5000多萬元,深入開展了“五城”創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對38個城中村的街巷全部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並全部實行了衛生託管,32個城郊村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新建固定垃圾池近百個,街道成立垃圾清運隊,免費為城郊村運送垃圾。全街道新硬化街巷60多萬平方米,新安路燈869盞;新鋪開22個城中村改造工程,新建別墅樓710棟、公寓樓35棟,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 商貿流通,新建、改建專業市場和大型超市20處,規模市場和超市超過50處,營業面積達18萬平方米,其中濰坊(壽光)中百大廈、西關農貿市場、南魏機車超市、時代廣場等一批市場和超市已投入使用,新增工商業戶1500多戶,累計達到6251戶,年商品交易額超過2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59億元。 特色農業, 新上農業龍頭企業12家, 總數達到20家。 新建、改建蔬菜大棚5698個, 總數達到1.5萬個,無公害蔬菜生產面積達到9000畝;新認定無公害農產品5個,註冊農產品商標1個;新建標準化畜牧園區131個,新發展飼養大戶700多戶,初步形成了畜牧、蔬菜、果品、花卉四大特色主導產業。 黨的建設, 以創建“平安聖城”、“文明聖城”、“和諧聖城”為目標,在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了以評選“十佳單位”和“百優個人”為主要內容的“雙十雙百”競賽活動,對機關幹部提出了“三講一守” (講團結、講正氣、講奉獻、守紀律)的要求,對農村幹部提出了“六要”(一要解放思想、二要團結協作、三要幹事創業、四要公道正派、五要清正廉潔、六要講究方式方法) 建設。為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全街道70個村(社區)全部普及安裝了遠程教育設備。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明顯增強, 黨員隊伍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另外,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事業均得到長足發展。

建制沿革

1953年建城關鎮,1958年改公社,1981年建鎮,1984年改設壽光鎮;1948年建張建橋區……1985年設張建橋鄉。1997年,壽光鎮面積38.3平方千米,人口9.2萬,轄范家莊、沙河、仁和、十里舖、郝家莊、曹家莊、東玉兔埠、益城、南湖家莊、東石、徐家、西石、北郭家莊、高家、梨園、楊家、北前三里、劉旺、大倉、北關、北坦、北魏家莊、東復家莊、小東關、南關、西關、九巷、南前三里、南後三里、城裡、東關、李二、西公孫、東公孫、田家莊、燕家莊、後張家莊、南魏家莊子、夏家莊、岳家莊、北後三里、於家莊子、前張家莊、小關村45個行政村;張建橋鄉面積29.6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後朴里、前朴里、韓家仕莊、張家仕莊、楊家仕莊、李家仕莊、肖家樓、南馬范、趙家仕莊、桑家仕莊、東付家莊、延慶寺、南辛莊、父子侯、崔家、西三官廟、東郭家莊、東營、王家口子、金馬寨、東七村、椒園、趙旺鋪、張建橋、小李家莊25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壽光鎮,設立聖城街道;撤銷張建橋鄉,設立張建橋街道。2003年10月,撤銷張建橋街道,併入聖城街道。

所轄村代碼

370783001(70村):~200城裡村 ~201南關村 ~202西關村 ~203九巷村 ~204東關村 ~205北關村 ~206梨園村 ~207東公孫村 ~208後張村 ~209岳家莊村 ~210大倉村 ~211劉旺村 ~212北魏村 ~213北坦村 ~214東夏村 ~215南後三里村 ~216小東關村 ~217南胡村 ~218南魏村 ~219徐家村 ~220小李家村 ~221沙阿村 ~222東石村 ~223西石村 ~224益城村 ~225南前三里村 ~226前張莊村 ~227仁和村 ~228西玉兔埠村 ~229東玉兔埠村 ~230曹家莊村 ~231燕家村 ~232李二村 ~233西公孫村 ~234郝家莊村 ~235范家村 ~236十里村 ~237田家莊村 ~238北夏莊村 ~239北郭村 ~240於家莊子村 ~241楊家村莊子村 ~242高家莊村 ~243北前三里村 ~244北後三里村 ~245張建橋村 ~246王家口子村 ~247東付村 ~248椒園村 ~249崔莊村 ~250東七村 ~251三官廟村 ~252金馬寨村 ~253父子侯村 ~254東營村 ~255東郭村 ~256延慶寺村 ~257南辛莊村 ~258前朴里村 ~259後朴里村 ~260趙旺鋪村 ~261金家村 ~262楊家仕莊村 ~263張家仕莊村 ~264韓家仕莊村 ~265李家仕莊村 ~266趙家仕莊村 ~267桑家仕莊村 ~268肖樓莊村 ~269南馬范村

遺址

倉頡墓位於市區倉聖公園,為壽光舊“八景”之一。漢《說文解字?敘》云:“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元張鉉《金陵新志》載,周初在北海壽光發現倉頡墓。元鄭杓《衍極》云:“北海亦有倉頡藏書台”。倉頡為黃帝史官,東夷族人,是華夏民族造字的鼻祖。清嘉慶五年《壽光縣誌》載有歷代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前來倉頡棲居之地頂禮膜拜留下的諸多詩文。
倉頡墓原位於舊壽光縣城西門外北側,大道西旁。原墓封土長寬各4.47米,高2.26米,上生蓍草。墓地面積10餘畝,正門為月形圓門,四面護以短牆。墓前有祠,環以迴廊,修於明洪武年間。清康熙年間,壽光縣令劉有成復修。倉頡墓園中有松柏、槐、柳,古木參天,綠樹成蔭。有東西兩溪,溪上各有拱形小橋,亭榭玉立,小橋流水,宛如江南水鄉圖。墓前一亭曰“啟秘亭”,亭內設石几、石凳。亭為石基木構,計12楹,飛檐翹角,別具一格。墓前石碑高92厘米、寬58厘米,碑正面陰雕“倉頡墓”三個大字,取體行楷,蒼勁有力。右上款刻“嘉靖甲寅秋七月吉旦”,左下款為“壽光知縣王文翰立”。墓前南北通路兩側各有1井。東井水質清冽透明,甘甜如醇;西井水略呈渾濁,苦澀如黃連。二井相隔5米許,迥然各異,頗具傳奇色彩。若向一井擲一石子,兩井則同時澎然有聲,水花泛起,原因亦為千古之謎。1950年,墓前建烈士陵園,墓園並存,為壽城一絕。1965年,陵園遷徙,倉頡墓亦廢。

名人

賈思勰,北魏農學家,山東壽光人,著有《齊民要術》。曾擔任北魏高陽(今山東桓台東)太守。他十分注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的總結。自高陽太守卸任後,致力於農學研究,足跡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在實地考察期間,收集民間生產實踐謠諺,取其精華,剔其糟粕。他親自參加農牧業生產,注重總結實踐經驗。他還大量閱讀農業典籍,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十餘年精心研究,完成《齊民要術》10卷和《自序》《雜說》各一篇。內容涉及農、林、牧、副、漁業各個方面,對後世農業和農學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所獲榮譽

2008年在民政部主辦的中國鄉鎮科學發展綜合評價活動中,山東省壽光市聖城街道入選“2008中國鄉鎮投資潛力500強”,列第274位。先後榮獲省級和諧示範街道、省級文明街道、省級社會文化先進街道、省級衛生街道、濰坊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

預期目標

全年完成GDP48億元,增長23%;服務業增加值30億元,增加8個百分點;實現財政總收入3.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億元,分別增收6000萬元和2000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億元,增長4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00元。具體工作中,突出“一個重點”,抓好“兩大工程”,叫響“三張名片”。

一個重點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中央商務區。
啟動“商務振興計畫”,加快構築“兩圈三城兩廊”區域功能布局,兩圈,就是做大做強渤海路和銀海路商業聚集圈;三城,就是開工建設東關銀座商貿城、北關汽車城、西關副食城;兩廊,就是聯動建設光明路和正陽路商貿長廊,規劃布局東夏華能商廈、西苑商貿中心、崔家商務中心、王口商務中心、南關社區服務中心、後朴商業區、南魏商業區等30個三產服務業大項目,力爭年內竣工投用15個以上,在城區形成東部生態宜居區、中部中心商業區、西部現代物流區“三大板塊”,將聖城打造成創業樂園、購物天堂、休閒之都、品質之城。確保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新開工商務樓宇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0萬平方米;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占GDP的比重達到60%。

兩大工程

一是抓好城中村改造工程,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按照政府主導、村民自願和市場化運作、梯次式推進的原則,做好“建、拆、保”三篇文章,融入城市“七大片區”,滾動式推進三官廟、北坦、梨園、趙仕四大組團建設,做到成熟一個、啟動一個、成功一個,讓城中村一步到位變成城市新社區。開工建設公寓樓100棟以上,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0萬平方米。五年之內,讓6萬農民全部進入新社區。
二是抓好新農村提升工程,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探索村級自籌、社會融資、盤活閒資和信貸支持、市場運作、以獎代補相結合的多元投融資機制,破解城郊村新農村建設資金瓶頸,爭取年內所有城郊村的出村道路和主要大街全部硬化。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形式,依託億嘉農化、東方譽源、天成食品等農業龍頭企業,領辦、興辦、合辦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年內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2家,創辦農業示範園區8處,發展基地3000畝。

三張名片

一是建設品牌城市社區,叫響宜居聖城。按照“格線化定位、組團式聯繫、多元化服務、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推行“1+7”管理服務模式,打造一批黨建型、服務型、文化型、自治型、平安型、人文型“六型”品牌社區。
二是打造特色文化產業,叫響文化聖城。加快構建“兩核四帶”的區域文化產業格局,擴大文化張力。“兩核”指楊家楹聯文化村和萬友農民工文化中心。“四帶”指幸福路教育文化產業帶、建橋路大學文化產業帶、中央華府創意文化產業帶、九巷休閒文化產業帶,精心打造“文化聖城”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力爭年內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
三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叫響和諧聖城。投入1.5億元資金啟動撤點、合班、並校三年規劃,力爭至2010年底,新建成一處占地300畝左右、集幼稚園、國小、國中為一體的省級規範化國中,撤併10所辦學規模小、辦學效益低的國小 ,改善城區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格局。年內建成新市立醫院,推進城鄉衛生服務一體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