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報

聊城日報

聊城日報1956年創刊,1961年停刊,1985年復刊。聊城日報社復刊時,在兩排破舊房子辦公,全社會固定資產不過10萬元。1988年,報社領導班子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認為改革開放是振興報業的根本出路。他們從破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體制、陳規章入手,大刀闊斧地進行經營體制、用工制度、分配製度等方面的改革,全面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崗位責任制,職工收入直接同工作數量、質量掛鈎,堅持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辦報和經營兩個輪子一齊轉,報社面貌迅速改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日報
  • 聊城日報:1956年創刊
  • 1961年停刊
  • 1985年復刊
  • 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語言:中文
期刊信息,日報發展,聊報經驗,

期刊信息

1989年至1993年,報社建設了辦公樓、印刷廠和三座宿舍樓,實現了第一次搬遷。1994年至1997年,他們又改建了2000平方米的辦公樓,新建了900平方米的印刷廠,購置了平板膠印機,衛星接收系統,實現了第二次搬遷。1998年,他們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征地26畝,新建了6000多平方米的辦公樓、1100平方米的印刷廠和一座宿舍樓,購置了2台8色高斯印刷機,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和彩色印刷。這是第三次搬遷。聊城日報由對開4版擴大到對開8版(周日對開16版)。2003年,他們兼併了《魯西科技報》,改辦《聊城晚報》,4開32版,彩色印刷。實行自辦發行,發行量穩定增長,聊城日報由復刊時的8000份逐年增加到6萬份。廣告經營發展迅猛,今年兩報廣告實收將達到1200萬元。固定資產由1986年的10萬元增長到一億元。
聊城日報標識聊城日報標識
聊城市系經濟欠發達地區,報業經營相對困難多一些。聊城日報社迎著困難、頂著壓力脫穎而出,成為欠發達地區的一個典範。提起聊城日報社的喜人變化,職工們身有體會地說:“俺社的巨變一是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二是得益於思想解放、真抓實幹的好班子、好當家人。”

日報發展

瞧準市場 開創三產
改革開放以來,聊城日報社的廣告、發行和印刷都有了長足發展,奠定了穩定的經濟基礎。在進入新的發展期後,發行、廣告、印刷由於受地域空間的制約,發展速度受到影響。社領導通過社會調查,客觀的分析了報業經營形勢和發展前景,及時調整了發展思路;在繼續抓緊抓好主業的同時,充分發揮報社的資本優勢,開發三產,把發展多元化經濟作為新的經濟成長點。近幾年,他們本著量力而行、積極穩妥、注重實效的原則,先後投資四個項目,其中三個已有成果,一個起步運營。
聊城日報
項目之一:溫泉大酒店 該酒店於1999年10月開工,建築面積7900平方米,地處市商業中心。原業主因缺少資金,酒樓建到4層就停工了,急需找合作夥伴。聊城日報社看好了酒店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地下熱水資源,除具有地利及經營成本低的優勢外,房地產有較大的升值空間。他們投資800萬元,占總股份的54%,實行控股經營。酒店開業後,報社在廣告宣傳上給予支持,提升了酒店的知名度,創下了的經營業績。
據評估,溫泉大酒店現已增值到5000萬元,比原投資增長了2倍多。
項目之二:金羊汽車城 經濟的快速增長,拉動了汽車消費,汽車行銷潛力巨大。
幾年前,聊城市的汽車行銷單位還處在分散的小規模階段,缺少大的行銷公司。聊城日報社抓住這一機遇,同一家汽車配件銷售公司合作,投資1200萬元,征地50餘畝,興建了聊城市規模最大的汽車行銷中心,經營各種轎車、麵包車、皮卡、小貨、大貨和重型汽車。汽車城前店後廠,既搞汽車行銷、又提供維修服務,深受客戶歡迎。汽車城開張後,業務興旺,行銷範圍擴大到周邊十多個地市,去年下半年行銷額達2億多元,今年有望突破8億元。
項目之三:聊城碧波花園 3年前,某基建公司征地50畝,計畫搞房地產開發,因缺資金遲遲不能動工,政府要將土地收回。這塊地依河傍城,辟臨公園,是開發房地產的風水寶地。在這個節骨眼上,社領導出面協調,做通了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與原投資公司聯手開發。原地價每畝3萬元,土地升值和投資利息兩項現價每畝13萬元。
接著,他們進行房地產市場調查,了解到部分高收入家庭有購置高檔住宅的需求,但市場上缺少房源,便當機立斷建造聊城碧波花園臥龍苑別墅,規劃49棟別墅樓,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他們從上百種設計造型中篩選出4種美觀實用、各具特色的圖案,整個工程年底竣工,目前已預售20棟,預計可創收1000多萬元。
項目之四:魯西骨科醫院 去年春天,總編輯高文舉去北京參加招商引資,有位老鄉建議他在聊城辦骨科醫院,並表示投資支持。因為骨科在醫療中發展前景看好。當時高文舉拿不準,便回聊城搞調查,既走訪了醫療管理部門和部分專家醫生,又到交通管理部門了解交通事故及醫療救助情況,得知全市每年因交通事故需要住院的就有幾千人,另外還有眾多的骨科病患者,有些地方存有住院難、住不起院和亂投醫的情況。
通過調查論證,社領導形成了共識,認為辦一家高水平、專業化的骨科醫院,是利國、利民又利於報業發展的好事。他們在抓緊辦理立項審批手續的同時,通過多渠道物色一名既有豐富的骨科醫療經驗又有一定管理才能的人才擔任院長。經眾人舉薦、個人自薦和考察,認定原聊城市中醫院院長助理、大骨科主任段玉民為最佳人選。段玉民對辦好骨科醫院滿懷信心,很快提交了辦院方案,還出資50萬元入股。該項目占地110畝,分三期建設,總規劃800張床位。第一期工程總投資3000餘萬元,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260張床位,去年8月動工,今年8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開工到竣工,僅用了一年時間。我們在現場看到:寬敞明亮的門診樓、病房樓別具一格,潔淨的衛生環境、高檔的醫療設備、現代化的辦公設施令人嚮往。全院現有醫護人員80人,管理人員5人。
醫院具有一流的設備,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環境,他們決心用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打造名牌醫院。醫院對住院有困難的下崗職工和低收入農民給予免收住院費照顧。為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院從廠家直接進貨,大幅度降低藥價:手術及各項檢查費用在物價部門規定的標準上下調30%;對單項治療闌尾炎、疝氣、鞘膜積液、腰間盤突出、腰椎骨狹窄等都實行單病種限價收費。開業以來,前往就診治療、住院的病人逐漸增多,大家稱讚這裡是老百姓的醫院。據測算,如床位利用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話,年利稅可達到1000萬元。

聊報經驗

一把"雙刃劍"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報業經營,特別多元經濟,也是如此。對於失敗者或不敢涉足者,認為報業搞多元經營,成功者少,失敗者多。還有的認為這是"碗外找飯吃",不務正業。回顧過去,這方面的教訓是不少的,給報社造成了損失;也有成功的,為報社增添了利益。聊城日報社發展多元經濟的事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一、更新觀念是前提 在聊城日報社主業經濟迅猛發展的時候,社領導正在謀劃著名長遠發展的大計。他們清醒的意識到,在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經濟全面走向市場,報業競爭更加激烈,競爭的經局是強者勝,弱者敗。
我們同全國、全省的強勢單位相比,無論是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都有很大的差距,將面臨著興與衰、生與死的考驗。必須有超前意識,有危機感,抓住發展機遇,全面開拓報業經濟,全面提升經濟實力和競爭力。多元經濟市場巨大,發展潛力巨大。報社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人才、信息和社會影響力優勢,如能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正確決策、科學運營,就一定會有更大的作為。當領導就不能前怕狼後怕虎,要有豁出去的精神,勇於負責,敢於創業,推動發展。闖市場辦三產是有風險的,只要我們充分做好抵禦風險的各種準備,抓好各項應對措施的落實,就遇險不驚,穩操勝券。高文舉主管多元經濟,除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外,他親自搞調查,親自跑項目,親自選人才,親自抓落實,親自到現場解決問題,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影響和帶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二、選準項目是基礎 聊城日報社在選擇項目上掌握如下四條原則:一是選擇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二是選擇風險小、見效快、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三是選擇市場需求空間大、能快速搶占市場、形成規模經營的項目;四是選擇具有獨特優勢、發展前景看好的項目。報社還建立健全了選項考察制度、責任人制度及集體決策制度,並按選項程式辦理,保證了選項的質量。
三、選好人才是關鍵 市場就是戰場。在日趨激烈的商海大戰中,有興旺的,也有衰落的,還有倒閉的,究其原因,往往與企業的當權者有關。開發新項目,選好當家人、配好班子至關重要。報社搞多元經濟,缺少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只能從社會上挑選。他們不拘一格選人才,注重選擇品行好、有抱負、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創業型人才,委以重任,放手讓其施展才華。如搞房地產開發,他們選中了市水利局的一個年輕工程師,他為人厚道誠實,懂技術、會設計、有能力、有威信。起用經理後,他一心撲在事業上,領導有方,組織有力,管理到位,工程進程快,質量高,得到大家的好評。
四、股份制添活力 股份制企業,是市場經濟運行中新的運營機制,它革除了計畫經濟時期的國有資產單一結構向多元化的混合經濟過渡發展。通過藉助外源資本,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以後,真正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有利於促進經營體制的轉換,以進一步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發展。聊城日報社發展多元化經濟都實行股份制並控股,吸納社會與員工資金,形成利益聯合體,大家風險共擔,利益均沾。股份制激活了企業運營機制,有利於發揮各投資方和職工的積極性,有利於企業的民主決策和管理監督,有利於提交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社的實踐證明,股份制使企業活了,人氣旺了,事業興了,風險小了,股民樂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