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織嘆

耕織嘆

《耕織嘆》是南宋詩人趙汝鐩的作品,全詩兩章,一寫耕,一寫織,詩作在寫法上直陳其事,詩句多用鋪排,語言簡煉,感情深摯,充分地反映了古代農民終年辛苦而又不得溫飽的悲慘生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耕織嘆》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出處:野谷詩稿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趙汝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耕織嘆
(一)
春催農工動阡陌,耕犁紛紜牛背血。
種蒔已遍復耘耔,久晴渴雨車聲發。
往來邏視曉夕忙,香穗垂頭秋登場。
一年苦辛今幸熟,壯兒健婦爭掃倉。
官輸私負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飽飽他人,終日茅檐愁餓死!
(二)
春氣薰陶蠶動紙,採桑女兒哄如市。
晝飼夜餧時分盤,扃門謝客謹俗忌。
雪團落架抽繭絲,小姑繰車婦織機。
全家勤勞各有望,翁媼處分將裁衣。
官輸私負索交至,尺寸不留但箱笥。
我身不暖暖他人,終日茅檐愁凍死!

作品注釋

蒔:移栽,指插秧。
耔:用土壅禾苗的根。
合(葛gě):容量單位,升的十分之一。
餧:同“餵”。
扃門:閉門。
雪團:指雪白的蠶繭。
箱笥:藏放物件的器具。

作品賞析

眾所周知,農桑生產是有季節性的。故詩的第一章作者就從春耕寫起:“春催農工動阡陌,耕犁紛紜牛背血。”首句用“催”字,表示季節不等人,給人一種緊迫感。阡陌,是田間小路;動阡陌,寫沉寂了一冬的田間小路上,又開始人群往來,人影晃動,農民一年的勞動開始了。破土耕田,是很勞累的,但下句對此則用“牛背血”來表示。為了翻開僵硬的土地而奮力不停,以至拉犁的耕牛,竟背穿滴血,其勞動的強度和艱辛可想而知。“種蒔已遍復耘耔,久晴渴雨車聲發”。耕田犁地還只是第一步,接著是下種、移秧、除草、培土,適逢天旱不雨,還要水車灌田。上句在種、蒔之後,用“已遍”一頓,表示田耕了,種下了,秧也移栽了,看來是可以稍息一下了;但接著有用“復”字一轉,說明要從事的勞動還很多,使人感到田間農事一樁接著一樁,根本無休息之時。下句“久晴渴雨”,表達了農民在發生旱情時的那種焦慮不安的心情。“往來邏視曉夕忙”,農夫不斷地往來巡視,總是放心不下,惟恐有什麼差錯。終於豐收在望了,“香穗垂頭秋登場”,多么喜人。這二句寫農民心理,體貼入微。“一年苦辛今幸熟,壯兒健婦爭掃倉”。一年的辛苦,終於迎來了豐收。一個“幸”字,可見農民的慶幸心理,言外之意是:農夫終年勞動,但不得溫飽的時候居多。而“爭掃倉”的“爭”字,則透露了農民幸獲豐收的喜悅之情。
以上八句,對全詩來說,還只是鋪墊,後四句才是詩人所要表達的主題。
豐收的年景,給全家帶來了希望和歡樂,但轉眼卻又成為泡影,“官輸私負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官課私債交相而至,結果剛入倉的糧食,又顆粒不留的給了他人,所餘下的只是一點點稻糠谷秕而已。“我身不暖暖他人,終日茅檐愁凍死”,這就是在“耕者無其田”制度下農民的悲慘命運。
詩的第二章寫織。耕桑是古代衣食的來源,只是養蠶織布多由婦女承擔。勞動的內容不同,從事勞動的人不同,因此這一章對人物活動和心理描寫,也與前一章有所不同。如寫春氣薰陶,春蠶孵化出來後,姑娘們紛紛到桑林去採桑,用“哄如市”來形容,把一群採桑女邊勞動邊說笑的熱鬧情景逼真地寫了出來。詩在寫了飼蠶、抽繭、紡織的辛苦勞動後,說“全家勤勞各有望,翁媼處分將裁衣”。眼前的成果,是全家老小經過晝夜辛勤勞動取得的,在豐收的喜悅中,理所當然地每個人都懷著自己的一份希望,即使不敢奢望,總還是每個人可以添件新衣了。特別是年輕的姑娘們,誰不愛美?她們的心情也許更加殷切,早在繅車、織機的扎扎聲中,就有了自己的打算。當一匹匹織物從織機上取下來的時候,做為主持家務的老人也滿心歡喜,開始籌劃著名如何剪裁和分配。但也就正在這時,“官輸私負索交至”,官府的虎狼之吏接踵而至,其結果就是“尺寸不留但箱笥”。“我身不暖暖他人,終日茅檐愁凍死”,農民的這種遭遇,怎不令人同情呢?
這首詩全用直書其事的賦體,語言樸素無華,但卻又感人至深。從詩的內容看,詩人對農民的勞動、生活是非常熟悉的。對他們的細微心理、樸素的願望是深有體會的,特別是對他們的遭遇懷有深厚的同情。因此,全詩生活氣息濃厚,令人有真實、深切的感覺。另外在構思上,詩人在先鋪寫農民的勞動,刻畫豐收的景象和農民的喜悅,然後由此出發,寫出他們的可悲遭遇,這樣就更加有力地揭露了當時不合理的社會現實,豐年尚且如此,但如果遇到災荒年景,那農民豈不是要轉死溝壑了嗎?
詩用古體,樸實厚重,而且通篇用仄聲韻,給人一種鬱結難伸的感覺,這都增加了它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

趙汝鐩(1172--1246),宋詩人,太宗八世孫。字明翁,袁州(治今江西宜春)人。1202年(寧宗嘉泰二年)進士,授館職。主東陽簿。1207年(開禧三年)被劾去官。後為鎮江管榷,曾知臨州。後改知安、吉州,廣東提刑,皆未上。以刑部郎官召對,又知溫州,後為永嘉太守。今存《野谷詩稿》六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