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特納

考特納(1908~1980)Kutner,Helmut德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1908年3月25日生於杜塞道夫,1980年卒於義大利卡斯特利納-因基安蒂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考特納
  • 外文名:Kutner
  • 職業德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
  • 出生地點:杜塞道夫
簡介,職業生涯,更多影片,電影介紹,內容介紹,

簡介

早年曾在戲劇界工作 ,1932年進入電影界當演員 。獨立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基特和環球會議》是一部政治諷刺片,曾遭納粹當局禁演 。此後一度改拍娛樂片 。
1947年 ,他導演了描寫1933~1945年德國人民在法西斯統治下痛苦生活的影片《在以往的日子裡》。
1953年,他導演的《最後的橋》在第七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1955年,他又執導了刻畫納粹德國中職業軍人內心矛盾衝突的影片《魔鬼的將軍》。這兩部影片使他蜚聲國際影壇。
1956年他導演的《 科佩尼克上尉》,再一次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普魯士軍國主義。
1964年後返回戲劇舞台。

職業生涯

考特納,H.
Helmut Kutner (1908~1980)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電影導演、編劇和演員。1908年3 月25日生於杜賽爾多夫,1980年卒於義大利卡斯特利納-因基安蒂。早年學習藝術史、戲劇和哲學,曾在戲劇界任導演和演員,1932年進入電影界當演員。他獨立導演的第一部影片《基特和環球會議》(1939)是政治喜劇片,遭到納粹德國的禁映。此後他只得拍攝一些娛樂片。戰後他在聯邦德國工作,1947年導演了影片《在以往的日子裡》,描寫1933~1945年德國人民在法西斯主義統治下的悲慘生活。1953年他與南斯拉夫合拍了《最後的橋》,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南斯拉夫的抵抗運動(影片在第 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他執導的另一部重要影片是《魔鬼的將軍》(1955),敘述一個德國將軍在認清法西斯主義之後自殺的故事。1956年他攝製的《科佩尼克上尉》則是一部諷刺普魯士軍國主義的影片。以後他在聯邦德國和美國只攝製了一些娛樂性影片,也曾在銀幕上演出,1964年後又回到戲劇界工作。

更多影片

考特納  (HelmutKautner,德國)
1908年2月25日生於杜塞道夫。影片導演。
1939年:《基特和環球會議》。1940年:《人要衣裝》。1941年:《再見,弗蘭西斯卡》。1943年:《夜間燈光》。1947年:《在以往地日子裡》。1949年:《蘋果熟了》。1950年:《結局》。1951年:《最後地橋》(首要演員:瑪麗亞·謝爾)。1955年:《巴伐利亞地路易二世》。1956年:《魔鬼將軍》,《沒有星星地天空》,《一個佛蘭德族地姑娘》。1958年:《莪地寶寶》。1959年:《剩下地是一片寂靜》。

電影介紹

【原名】:Der Hauptmann von Köpenick
【中文】:科佩尼克上尉
【導演】:考特納【編劇】:Carl Zuckmayer/考特納·赫爾穆特
【演員】:Hannelore Schroth/Martin Held/Heinz Rühmann
【地區】:西德
【上映】:1956年

內容介紹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無賴能像威廉·沃伊特那樣出名並得到人們的厚愛,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成功地奚落了傲慢與自負。這個失業的鞋匠,竟然實現了假扮軍官的騙局,成功地愚弄了當權者。這個故事發生在1906年的普魯士。
1906年初秋的一天,普魯士首都柏林。一個滿臉胡茬、衣著不整的瘦小老頭,手提一個破舊的小木箱,在威廉大街上漫無目的地閒逛。他時而在街旁的樹幹上踹上幾腳。這個漫遊者名叫威廉·沃伊特,時年57歲,他的一生將近一半時間是在監獄中度過的。此時,他剛從柏林一所監獄釋放出來,他因搶劫罪在這個監獄中被關押了15 年。當局沒收他的護照與身份證。沃伊特獨身一人,沒有固定住處,出獄後,他不知道到何處安身,只好在大街上閒逛。15年沒有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了,沃伊特感到很新鮮。
這時,街頭上走過來一支小部隊,這是駐防柏林的德軍。小分隊步伐整齊,雄赳赳氣昂昂地在鬧市區穿行。沃伊特看到後來了情緒,他立即轉過身,跟在部隊後面,聽著口令,踏著步子,像士兵一樣走了起來。他那副模樣引起行路人不住地回頭、嗤笑。沃伊特似乎很得意,根本沒有在意旁人的態度。小部隊很快回到了兵營,沃伊特只好在兵營外面溜達。然而,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沃伊特這時想起自己有一個姐姐曾經住在這個城市,如果沒有搬家,他還能找到她。看來,只好去麻煩自己的姐姐了。
沃伊特的姐姐是一個家庭婦女、老太太。沃伊特由於沒有護照和身份證,什麼工作也找不到。他多次到有關部門要求取得身份證,以便找到工作。然而,他的合理要求總是遭到官僚們的拒絕,有一次甚至還遭到了一位官僚的戲弄。由於找不到事乾,沃伊特感到很無聊。姐姐家裡只有姐夫和姐姐兩人,生活並不寬裕,沃伊特的到來給他們增添了不少麻煩。沃伊特並不甘心自己的處境。白天,他常常到街頭閒逛,希望能僥倖碰上一兩個獄友。有一天,他在一家服裝店裡看到一位軍官正在試穿新軍裝,甚是羨慕。在那個時代,普魯士尚武精神很濃。沃伊特的姐夫也是一個預備役軍官,雖然年事已高,也還經常參加訓練。沃伊特很嚮往穿上軍裝。他在監獄裡曾經較系統地學習過一些軍事知識,懂得不少常識。而且,那時的軍隊有無上的權威,許多軍人也自視清高,目空一切。
於是,沃伊特腦袋裡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不妨裝扮成一名軍官,威風幾天。由於普魯士人天生敬畏權威,這個離奇的想法偏偏還能行得通。他跑到舊貨市場,用自己的全部資產,買了一身舊軍裝、一把佩劍、一雙馬靴。他準備把構想變成行動。一天上午,在柏林維茨兵營外面的空地上,一位上了歲數的軍官正在徘徊,好像在等待什麼。這個“軍官”就是沃伊特。這時,一隻小隊伍正好從兵營外面趕回來,一行6人,一個下士帶著5個列兵。
“下士,你帶人上哪裡?”沃伊特嚴厲問道,那架勢還真像一個軍官。
“報告上尉,我們回兵營。”下士向他敬禮並作了回答。
“向後轉!跟我來。我奉皇帝本人命令,帶你們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
下士立即服從命令。沃伊特喊著口令,帶著這隻小部隊回到了街上。沃伊特越走越神氣,突然感到自己的隊伍太小,不夠氣派。於是,他又命令在路上碰到的4個士兵加入了他的隊伍。有9名士兵跟在後面,沃伊特顯得威風凜凜。他邊走邊想,這下子可以運用在監獄裡學到的軍事知識了。由於步行太慢,沃伊特又徵用了一輛公共汽車。這件事辦得相當順利,司機一聲不哼就服從了調遣。他們的目的地是柏林的一個邊沿區的科佩尼克。沃伊特恨透了這裡的當權者,他們沒收了他的護照和身份證,而且把他當猴耍。抵達科佩尼克以後,沃伊特整理了一下隊伍,然後徑直開進市政廳。沃伊特把手下的士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解除市政廳警衛後衝擊到市長辦公廳,一部分在市政廳外面警戒。市長及其若干部下正在辦公室例行公事。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面搞得驚慌失措。
“市長先生,你被逮捕了!”沃伊特對莫名其妙的市長大聲咆哮。
“逮捕證呢?”市長嚅嚅地問。
“我帶的人就是逮捕證!”上尉氣勢洶洶地大聲吼道。
市長並不甘心,他試圖給上級打電話,但被上尉的士兵制止了。此時,市長夫人也被士兵抓來了,她嚇得大聲尖叫。市長沒有辦法,而且他本人也是預備役軍官,因此決定服從命令。雖然他注意到這位“上尉”的徽章戴反了,而且年紀似乎也大了點。
沃伊特命令士兵看守好市長及夫人,自己則來到市政廳財務官員的辦公室。他當場逮捕了出納員,並且宣布:“我奉命接管全部財產。”
司庫唯唯諾諾地打開保險柜,交給他4000馬克現金。沃伊特嫌少,親自看了一下保險柜裡面,把剩下的一個硬幣也拿到手裡。他大筆一揮,寫下了收條。當然,他沒有用真名。沃伊特回到了市長辦公室,要求士兵們加強警戒,把被抓的人帶到操場上集合。他自己則乘機翻箱倒櫃尋找他的護照和身份證。但什麼也沒找到。於是,氣沖沖地跑到廣場。他對著那些戰戰兢兢的官僚們大聲訓斥,不明真相的民眾圍在一旁看熱鬧,不知道這些官員出了啥事。沃伊特命令那位下士堅守崗位,他自己則找個藉口離開了操場,匆匆趕往火車站,留下那些不知真相的士兵和官僚。
沃伊特今天可真夠本。他白拿了4000馬克,而且大大耍弄了市長、財政官及一大群小官僚,還有那支小部隊。在車站的行李暫存處,他取出自己事先存放的便服。他到廁所換下了軍裝,穿上了自己的衣服。隨後,夾著那包軍裝,踏上一趟火車返回柏林市區。
第二天,柏林各報都以大量篇幅登載了一個神秘的人大鬧市政廳的新聞。警察當局也動員起來進行調查。尤其是那位受到了愚弄的市長更是怒不可遏。他向報界發表講話,要求嚴懲罪犯。他的上司們也對他的不幸深表同情。只有沃伊特本人暗地裡樂不可支。
幾天后,沒有人因此被捕,也沒有人懷疑他。沃伊特覺得這樣不了了之是辱沒了自己的名聲。於是,他又穿上軍裝,到照相館照了一張像給警察局寄去,那幾個上了當的士兵一眼就認出了這位“上尉”。十天后,沃伊特在吃早飯的時候,警察找上門來。他被逮捕了。
對沃伊特的審判充滿了戲劇色彩。他並不認為自己犯了什麼大罪,反而覺得自己有智慧、有能力。他給法官和看守們大談自己的惡作劇,驕傲之情溢於言表。法官和警察們都被他逗樂了。沃伊特也因此倍受厚待,只有那位被愚弄了的市長對此憤憤不平。最後,法官宣布判他四年監禁。可是,這一判決遭到了全國人民的普遍不滿,他們把嘲弄了軍隊和政府的沃伊特看成了民族英雄,認為對他的判決太過分了。沃伊特並沒有服滿刑期。據說,威廉皇帝聽說了他的故事之後,喃喃地說了一句:“這是一個可愛的惡棍。”由於大眾對沃伊特的同情和喜愛,在他服刑20個月後被皇帝赦免出獄了。
沃伊特獲釋後,提出要隱身盧森堡。當局答應了他的要求。更有趣的是,柏林一位富有的孀居貴婦人因此對他的冒險精神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他提供了一筆終生年金。沃伊特因他的惡作劇而成了“歷史名人”。報界和漫畫家稱他為“科佩尼克上尉”。
1928年,劇作家卡爾·楚克邁爾把他的故事改編為三幕劇本《科佩尼克上尉》。他還把自己的這一劇本比作“現代神話故事”。
1931年,德國又拍攝了同樣題目的電影。
後來,我國也將這部電影(1956年重拍版)譯製成中文,在全國上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