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錦春

老錦春即武漢市漢陽區老錦春醬品廠,原名“錦春醬園”,創建於清乾隆年間,距今有300年的歷史。其創始人是鎮江富戶王錦江,獨資經營,曾子孫八代相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錦春
  • 別名:“錦春醬園”
  • 起源:清乾隆十九年
  • 類型:以生產醬菜為主
早期,中期,後期,末期,

早期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王錦江由鎮江販運一批綢緞至漢陽,很快脫手售出,獲得可觀利潤。當時,漢陽已是府縣所在地,地處長江之濱,航運便利,來往客商甚多。王見這一地理優勢,聯想到家鄉鎮江生產的醬醋很有名氣,若在此處開設醬園,必能生意興旺。時隔不久,他便重來漢陽,選定面臨江邊東門口的顯正街,購地建房,並從鎮江請來技工,由江蘇購買醬缸,創辦“錦春醬園”。隨後,又將家屬接來定居。
錦春醬園開業伊始,規模不大,前店後坊,以生產醬菜為主,兼制醬油、香醋等產品,實行自產自銷。由於選料認真,並以鎮江的傳統技藝操作,因之所制醬菜香甜脆鮮、美味可口,產品甚受民眾歡迎,十分很暢銷。

中期

王錦江去世後,第二代繼承父業。時逢清乾隆(1776年前後)盛世,市場繁榮,錦春醬園努力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利用航船客商頻繁來往之便,開展批發業務,生意日益興隆。清嘉慶年間(約1816年),王氏家族第三代已有兄弟6人,經過分家析產,該醬園歸二房繼承,元氣銳減。當第四代和第五代繼承人交替接手經營時,正值清政府扼殺太平天國革命之際,漢陽城內幾經戰亂,企業嚴重受損,幸而園址尚存,經修葺整理,又從鎮江籌集資金,才得以維持經營。

後期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第六代接手經營約十年後,由其子(第七代)王春卿繼承。他曾考取秀才,後又去日本留學,回國後在荊州書院教書。到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棄儒經商,承襲父業。為標榜百餘年老店,在原招牌中加上一個“老”字,改為“老錦春醬園”。民國17年(1928年)王春卿逝世後,第八代繼承人王遠志僅8歲,店務由其母親掌管,委託經理丁梁臣具體負責。此時,經營狀況逐漸好轉,在武漢的聲譽不斷提高。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王遠志已長大成人,懷有振興祖業之雄心壯志,採取一系列革新圖治的措施。如釀造醬油,改用綢袋裝醬胚上榨取油等方法,大大提高出油率。又如以醬品為專業,積極開發新品種,生產名特產品,其中冰油和耙油(即醬油)、蓑衣蘿蔔、紫蘇豆、醬瓜等。同時,他注重規範生產管理,要求極為嚴格每日做什麼、如何做法,均須服從“把作”(即管理生產的負責人)的調配;配方下料,不得隨意增減,亦不得浪費原材料,更不得發生缺鹵和霉變事故;。醃製大批鮮菜時,要不分晝夜搶鮮加工。,直至任務完成為止;一切產品必經產品檢查合格後方準上櫃銷售,以確保產品質量和信譽。

末期

1954年,王遠志以8000元將家產“老錦春醬園”售給武漢市合作總社,改為“漢陽醬園”。1959年,醬園歸屬武漢市蔬菜公司後,在漢陽腰路堤另建一座新廠房,面積達1.9萬平方米,設備全部更新換代,面貌煥然一新。改革開放初期,為弘揚老字號的優良傳統,以適應業務發展,更名為“漢陽老錦春醬品廠”。1981年,該廠由武漢市調料公司領導,生產規模又有所擴大,先後建造年產5000噸的醬油車間、1000噸的醬菜車間、100噸的小包裝車間,基本實現了半機械化和機械化生產。同時,還加強基礎、質量和標準化管理,使產量、質量、產值和衛生條件都有大幅度提高。如1990年的年總產值為335萬元,比1981年翻了一番多。1985年,“琴台”牌陳醋被評為武漢市優質產品。1988年,陳醋和糖蓑衣蘿蔔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銅牌獎。很多產品不僅武漢人民喜愛,還遠銷全國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