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海上霸主的背影:英國皇家海軍艦隊

老牌海上霸主的背影:英國皇家海軍艦隊

基本介紹

  • 書名:老牌海上霸主的背影:英國皇家海軍艦隊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8415701
  • 作者:《大艦隊叢書》編寫組
  •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 頁數:219頁
  • 開本:16
  • 品牌:哈爾濱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老牌海上霸主的背影: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結合大量歷史資料,用生動的語言、精美的圖片介紹了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發展歷史、編制沿革和涉及的人物、事件、武器等,旨在為讀者揭開老牌海上霸主的神秘面紗。

圖書目錄

1 一路風雨,皇家海軍的興起
第一節 發家伊始,伊莉莎白的皇家海盜
第二節 初露崢嶸,挑落霸主西班牙
第三節 航海條例,“艦”指“海上馬車夫”
第四節 英法爭霸,英國成了世界海洋霸主
2 百年霸業,日不落帝國的海上長城
第一節 特拉法爾加海戰——英國霸主地位無可撼動
第二節 日不落帝國,米字旗插滿了全球
第三節 新生力量的挑戰——暗流洶湧的大西洋
第四節 封鎖大西洋,扼住德國人的咽喉
3 生死較量,大西洋硝煙瀰漫
第一節 達達尼爾海峽——皇家海軍遭遇滑鐵盧
第二節 決戰日德蘭,無畏級戰列艦的饕餮盛宴
第三節 暗影重重,來自水底的新威脅
第四節 福克蘭島群海戰——南大西洋上的追獵
4 風雨飄搖,海上霸權搖搖欲墜
第一節 雖勝尤敗,皇家海軍榮光漸退
第二節 “兩強標準”破產:海洋不再只屬於英國
第三節 大戰乍起,皇家海軍再次到了風口浪尖
第四節 斯卡帕灣的幽靈——潘多拉魔盒再次開啟
5 海上屏障,扶大英帝國之將傾
第一節 西歐淪陷,英國成了海上孤島
第二節 孤軍奮戰,鏖戰地中海
第三節 折戟馬來,遠東艦隊全軍覆沒
第四節 德國狼群:英國海上交通線的致命威脅
第五節 皇家海軍贏得了戰爭,但世界不再屬於他們
6 落日殘陽,不倒的米字旗
第一節 威望盡失一昔日霸主成為美國跟班
第二節 馬島戰爭,失落帝國的回擊
第三節 帝國雄風無處挽回,英倫雄獅只剩下了尾巴
第四節 不甘退出世界舞台,皇家海軍的現代化進程
後記擁有海洋就擁有世界—從英國300年世界霸主看海權的重要性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擁有海洋就擁有世界——從英國300年世界霸主看海權的重要性
海權學說創始人馬漢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多少個世紀以來,英國商業的發展,領土的安全,富裕帝國的存在和世界大國的地位,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英國海上力量的崛起。”
的確,英國之所以擁有世界,全賴他們擁有了海洋;之所以擁有海洋,全賴他們擁有了一支遍布全球的海上力量——皇家海軍艦隊。
17世紀中期,荷蘭人擁有的商船數遠超歐洲其他國家所有商船數的總和,荷蘭人在近100年的時間內堪稱世界霸主——但這霸主,更多是以商業和貿易霸主的形式存在,原因在於他們缺少一支足以傲視群雄的艦隊。結果,大航海時代的第一個海上馬車夫被英國人拉下了馬。但鮮有人意識到的是,海上馬車夫這詞用以形容英國更加貼切——幾乎在整個19世紀,英國海上商船噸位均遙遙領先世界上其他國家,數量同樣達到了世界50%左右。即使到了20世紀前期,英國依舊保有世界商船數第一的頭銜。
18世紀中期,歐洲大陸各國處於群雄爭鋒的年代,其中尤以法、俄、普、奧四強為主,各國為了取得歐洲大陸的霸權,紛爭不息。同一時期,游離於歐洲大陸以外的英國開始了偉大的工業革命。從1760年到1830年,英國在世界製造業中所占市場份額增加了整整4倍,從2%到10%。自此以後30年,達到近20%。及至1880年,已經接近25%。在1860年,英國鋼鐵產量占世界鋼鐵產量53%,煤礦產量占50%,棉紡織品同樣占50%以上。這時期,鼎盛的英國的工業能力和潛力占世界份額的40%以上。能源消費是美國的5倍,普魯士的5倍,法國的6倍以及沙皇俄國的155倍!全球商業中,英國獨占1/5的份額,製成品貿易占40%,英國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其對世界的影響遠非今日之美國可比,甚至是世界歷史上任何一個超級帝國可比。
工業革命最大的貢獻就是為英國發展海軍提供了大量資金,進而才讓英國擁有了那戰無不勝的皇家海軍艦隊。
憑藉強大的皇家海軍艦隊,英國一次次打退了外國對自己的入侵,保證了自己國家的安全和生產發展。如特拉法爾加海戰是皇家海軍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海戰,英國戰勝了,就能遏制住拿破崙登上英倫三島的野心;法國戰勝了,英國就極有可能面臨亡國的危險。最終皇家海軍艦隊沒有讓人失望,它將法、西聯軍徹底擊敗。在贏得這一場規模空前、意義非凡的海戰後,皇家海軍不僅確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權,還鞏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在二戰時,因為有英國皇家海軍的存在,英國成為歐洲唯一沒被德國占領過的國家,使得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也是因為強大的皇家海軍艦隊。英國才取得了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在工業革命之前,和西班牙的戰爭,英國取得了直布羅陀,自此將觸手伸入地中海,長時期占領了地中海地區;跟荷蘭人的戰爭,取得了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等。之後,英國的強大對手法國的海上擴張之速遠超別國,法國海外勢力遍布全球——東到印度,西到美洲。而在與法國的百年戰爭之後,英國又把法國勢力驅逐出加勒比海地區和印度地區。
皇家海軍艦隊取得的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為英國提供了大量的棉花、羊毛、咖啡、糧食、皮革、礦產品等,憑藉這些原材料,英國生產了棉布、呢絨、機器、軍火船舶等並傾銷回這些地方。英國從中獲取的巨額利潤,又反過來促進了現代產業的發展——這一切,都可以說是皇家海軍艦隊戰無不勝的功勞。
英國學者霍勒斯·沃波爾曾說:“羅馬人征服世界用了300年,我們征服世界只經過三次戰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羅馬時代大了一倍。”取得這些勝利並使英國人“征服世界”的,正是英國皇家海軍艦隊。
英國皇家海軍艦隊還有一大功績是保障英國海外貿易線。貿易立國的英國,貿易線就是其生命線。保障這些海外貿易線,才是對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最大考驗。當插著英國旗的商船遍布世界時,能否保障這些商船的安全,是英國能否繼續“擁有”世界的根本,沒經受住考驗的第一代海上馬車夫荷蘭正是因此才淪落。所幸,英國皇家海軍艦隊不曾讓英國人失望,在一戰、二戰中最能體現這一點。對貿易戰的保護。成為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在這兩場戰爭中的最主要任務。尤其是二戰期間,德國的U型潛艇不斷地對英國的商船進行襲擊。這讓英國損失了大量的物資,使得戰爭陷入不利地位。為了戰爭的勝利,英國開始進行反潛行動,效果最顯著的就是商船護航。而在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加大了反潛力量後,德國狼群戰術也逐漸失去了封鎖英國的能力,這為英國本土的物資輸送提供了保障,也讓英國贏得了二戰。
最後,皇家海軍艦隊對英國的重要貢獻就是能對敵人實行海上封鎖,讓自己的競爭對手不戰自敗。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新生的德國公海艦隊猶如一頭雄獅,皇家海軍艦隊的任務則是將這頭雄獅鎖在籠子裡。皇家海軍艦隊希望能扼住對手的喉嚨,德國公海艦隊則希望逃出牢籠,在經過數次試探性的交戰後,皇家海軍艦隊終於徹底將對手封鎖在港灣內。威廉二世耗費巨資打造的龐大艦隊成了一堆破銅爛鐵,最終導致了德國一戰的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實力被大大削弱。海軍實力的削弱導致這個極具重視海權的國家在世界上地位的下降。與此同時,在戰爭中強大的美國和經濟不斷繁榮的蘇聯開始登上了強國的舞台,它們也占據著世界海軍的頭兩位。儘管在大洋之上依舊有英國艦隊的身影,但憑藉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威勢建立起來的龐大大英帝國還是轟然倒塌。面對國力凋敝,英國皇家海軍剩的只有昔日的驕傲。 當新的世紀到來後,英國依然篤信著自己的信仰,控制了海洋就是控制了世界。英國皇家海軍艦隊也力圖重拾往日的榮光,新航母計畫的落實也體現了英國渴望在未來擁有更多對海洋的話語權。
故此,英國的霸主之路可以簡單地概括為艦隊一海權一世界霸主,即英國人的世界霸主地位,是建立在其強大的艦隊基礎上的。這一點,在過去300多年的發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即使在今天,美國擁有的全球霸權,同樣是建立在其強大海軍的基礎之上,強大的海軍加上遍布全球的基地,使其能牢牢掌控世界的格局,這和20世紀以前的英國幾乎如出一轍。很多人預言,21世紀依舊是海洋的世紀,其道理早已經由英國人實踐過。

序言

島國崛起:從海盜到海上霸主
英國位於西歐,其全部國土僅由不列顛群島組成,周圍都是廣闊無邊的海洋——被大西洋、北海、愛爾蘭海、凱爾特海和英吉利海峽所環繞。其國土在今天也只有244820平方千米,還不到它的鄰居一和它隔英吉利海峽相望的法國的一半。
儘管孤懸海外,地狹人稀,但英國卻有著極為輝煌的歷史:英國相繼戰勝了西班牙、荷蘭和法國這三大歐洲強國,並就此坐上了世界海上霸主的位置。正是因為獨霸海洋,英國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霸主,他們的領土曾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們的匡I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遠超其他國家,並驕傲地稱自己為“日不落帝國”。
可以說,是英國開啟了海洋世紀。從17世紀到20世紀前半葉,幾乎都可以稱之為“英國世紀”——最強盛時,英國人控制了現在的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占全球25%的土地面積,統治著占世界25%的人口。支撐起這些令人咂舌的廣闊土地和數億民眾,僅僅是一支艦隊,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艦隊。
的確,從16世紀末開始的幾百年霸主爭奪的鬥爭中,很多海軍——比如西班牙無敵艦隊、德國公海艦隊、日本聯合艦隊都幾經興衰被淹沒在茫茫大洋中,唯有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艦隊經受無數的考驗,久盛不衰,並且不曾在一次失敗的戰爭中簽訂停戰協定,這已經是一個奇蹟。
這是為何呢?個人覺得,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英國的地理優勢。眾所周知,它四面環海,相鄰很多著名的出海口,海運便利,是英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此,英國相對於歐洲大陸國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此外,英國還有一道天然的屏障——英吉利海峽。在空軍還未發展的年代,無論規模多么宏大的大陸戰爭都無法影響到英國。因為無論哪個國家也不能輕易地穿越英吉利海峽,這就為英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
同時,英國也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自然而然地將發展本國的海軍作為重點,而陸軍則相對發展較小。這種軍隊發展的模式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而其他西方強國雖然也注重發展海軍,但是因為需要面對其他國家的陸地進攻,它們都不可避免地重視陸軍的發展,這就讓海軍的發展多了一個牽絆。例如法國路易十四在位時,法國的海軍建設速度遠超英國,但後來為了應付歐洲其餘國家的威脅而不得不將大筆費用投入陸軍的建設之中,導致之後的法國海軍再無力和皇家海軍抗爭;德國威廉二世時同樣如此,英德軍備競賽初期,德國對海軍的資金投入超過英國;但戰前幾年海軍建設的速度卻反而停滯,資金被大量劃分到陸軍的建設之中。兩相對比之下,這導致了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家獨大。 其次,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的工業成品出口成倍增長,經濟迅速發展,這為英國發展海軍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此外,經過工業革命後,英國進入了鋼鐵時代。因此,英國的軍艦比起其他國家裝甲更堅硬火炮更有威力。不僅如此,其他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相對較晚,海軍發展更無法同英國相較。
另外。英國的“制衡”戰略,意即在歐洲大陸扶持弱國對抗強國,以免出現一個實力遠超其他鄰居的國家。在這項長達幾百年的“國策”支撐下,無論西班牙腓力二世還是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無論德意志腓特烈大帝還是後來的拿破崙,英國人都在西歐大陸扶持別的國家以對抗這些頗具雄才大略的君主,遏制他們的發展,並讓歐洲諸強在很長時期內都火併不已,可以說,英國皇家海軍的壯大從這項政策中受惠不少。
最後,英國皇家海軍對於新戰術和新技術的運用比之其他國家尤為熱衷。這一點或許因為英國比歐洲大陸國家(除荷蘭之外)更早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如從舷側炮的發明到航空母艦的使用,英國無不走在世界前列。
一個面積狹小的島國,憑藉強大的海軍統治了海洋幾百年——最強盛的時候,世界上五分之一的陸地都處於英國的統治之下,這已然是一個奇蹟。控制了海洋就可以控制世界,英國曾經用堅不可摧的皇家海軍取得了世界多處海洋的海權進而擁有了日不落帝國的百年風姿。這也是英國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因素。一個沒有海權的國家是無法在世界上得到一席之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因為皇家海軍實力的削弱,以及大量海權的喪失,導致了國際地位日漸下降,最終將海上霸主的位子拱手讓人。
今日的皇家海軍的實力不再擁有支配世界的能力,但依舊位居世界前三甲。它精幹猶在,戰力不減,加以優良的海軍傳統和高素質人才,仍舊不容小覷。除了美國、俄羅斯以外,英國皇家海軍是世界唯一可以進行現代遠洋作戰的艦隊。21世紀初。幾經擱淺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計畫動工,也可見英國政府渴望重拾昔日榮光的決心和魄力。
儘管英國皇家海軍昔日的風采可能一去不返,但其創造的輝煌已經足以讓後世慨嘆。憑藉這支海軍打造的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也足以讓後人緬懷——何謂日不落?“一謂疆域廣闊,日出日落始終離不了這塊領地。二謂國壽綿長,國勢長盛不衰。”這句話用以解釋英國皇家海軍的長盛不衰同樣適合。因而,對於英國而言。皇家海軍的昌盛與沒落正是這個昔日海上霸主的一個縮影。
本書通過對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在5個世紀中的榮辱的簡單勾勒,為讀者全面了解這支擁有優良傳統的海上騎兵提供了一個平台。通過了解這支艦隊的起落,也能粗略了解大英帝國的盛與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