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江鎮

翠江鎮

翠江鎮地處寧化城區,古名竹筱窩,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1984年行政區劃為鎮建制,因翠江穿過鎮中而稱為翠江鎮。現轄4個行政村和9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41818人。全鎮面積約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76畝,山地面積18775.5畝,森林覆蓋率23%;果園面積8000畝,是全縣重要的菜籃子基地。翠江鎮地處城區,基礎設施齊全,有永寧高速和省道205線環鎮而過,通訊發達,經濟以二、三產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翠江鎮
  • 外文名稱:CuìJiāng Village
  • 別名翠城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福建寧化
  • 下轄地區:紅衛、中山、雙虹、小溪
  • 政府駐地:寧化縣中山路19號
  • 電話區號:0598
  • 郵政區碼:365400
  • 地理位置:福建西部
  • 面積:約27平方公里
  • 人口:約8萬
  • 方言客家語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山地氣候
  • 著名景點:巫氏祠堂、豫章書院、黃慎紀念館、伊秉綬故居
  • 車牌代碼G
概況,沿革,氣候環境,交通,經濟發展,農業,工商業,科教文衛,城鎮建設,城市化建設,城市公交,河堤治理,文物景區,

概況

寧化縣轄鎮,縣政府駐地。位於縣境中部。常住人口62891人(2010年六普)。轄8個社區、4個行政村。205、307省道公路在此相交。

沿革

1952年設城關鎮,1958年建城關公社,1984年置翠江鎮。1996年,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紅衛、中山、小溪、雙虹4個行政村和北山、紅衛、中山、小溪、雙虹5個居委會。2000年常住人口46701人(五普)。
【郵編】365400【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424100:~001 121中山居委會 ~002 121紅衛居委會 ~004 121朝陽居委會 ~006 121小溪居委會 ~007 121雙虹居委會 ~008 121南街居委會 ~009 121城西居委會 ~010 121北山居委會 ~201 122中山村 ~202 121紅衛村 ~203 122雙虹村 ~204 122小溪村

氣候環境

屬中亞熱帶山地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8℃,年降雨量1700-1870毫米,無霜期214-248天,日照時數1757小時,發展農、林牧各業條件優越。
鎮轄區地勢較為平坦開闊,耕地7318畝,山林1877.5畝,果園8000畝,年產稻穀4148噸,蔬菜、水果、生薑、食用菌、茶葉等農副土特產品產量高、質量優,菜地2000畝,複種面積10000畝,形成了3000畝的蔬菜生產基地,是全縣蔬菜生產和供應的主要鄉鎮,城區上市的蔬菜絕大多數由翠江鎮提供,每年上市蔬菜1800萬斤,占城區上市總量的98%。

交通

翠江鎮交通便利,永寧高速公路、省道204線、205線,307線環鎮而過。往東距三明(接205國道和鷹廈線)152公里,往南距319國道90公里,距廈門航空公司的連城機場96公里,往西直達江西石城53公里,北接建寧

經濟發展

農業

1988年以來,翠江鎮不斷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完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農業總產值由1988年的404萬元增至2005年4911萬元,年均增長14.5%。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88年的602元增至2005年的3964元,年均增長11.7%。
以增加農民收入和增強農業發展後勁為抓手,1996年在建立2000畝蔬菜基地的同時,加快大棚蔬菜的新技術、新品種的示範推廣,主要品種有辣椒、西葫蘆、夏陽白、花菜、黃瓜、胡蘿蔔、甜碗豆、白板南瓜、玉米筍等,18年來為市場提供新鮮蔬菜15.49萬噸,3000畝菜地已向集約化、高檔化發展。
堅持集體個人一起上,實行開發與管理並舉,做到開發一片、管好一片,成效一片,同時新辟新果園,管好老果園,改造低產果園,狠抓果園的套種套養,提高果園收入在農民收入的比重。18年來共發展果園8478畝,水果銷售量達2601萬斤。

工商業

翠江鎮地處城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鎮內集體、個私與民營在這個年代比較活躍與繁榮,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呈現出各種經濟成份互為補充,共同發展的良好勢頭。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鎮辦企業發展速度與收入居全縣之首,主要企業產品有兒童玩具、氧化稀土、木碗、雞毛掃、紙箱、油氈、針織品等,其中兒童玩具、氧化稀土、木碗、雞毛掃均有出口。
九十年代初期堅持"鎮辦、村辦、組辦、戶辦、聯辦"五輪並驅,實行"種植、養殖、加工、商業、運輸、建築、服務、房地產"八業並舉。主要的集體企業有油氈廠、紙箱廠、塑膠廠、繡衣廠、製衣廠、蜜餞廠、墨水廠、藤器廠、供銷公司、勞服公司、蔬菜公司、客家新世紀保齡公司、農星農牧公司、宏興鞋服公司。
九十年代中後其注重企業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大力發展股份合作制企業,將鎮屬3個建築企業進行合併,成立翠江建築公司,營業收入達100萬元。同時積極走出去、引進來,派員到北京、上海、廈門等地考察洽談,引進投資達150萬元以上的企業19家。加大外引內聯力度,新引進融興、源興、福興養殖場,使特種養殖企業達到3家,養殖面積達58畝,其中融興養殖場已創造5個月成鰻出場的養殖紀錄。以二產帶動三產,成立"三產辦",規劃、協調和指導第三產業的發展,把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和發展經濟的重要措施,引導鼓勵民眾進入運輸商販、飲食等第三產業,全鎮發展個體私營企業3780家,註冊資金1.9億元。
二十一世紀初,堅持圍繞農民辦企業,做強做大龍頭企業的方針,重點扶持糧食加工和食品加工行業,扶持佳穗糧食加工廠,帶動城區糧食加工行業大小几十家企業走聯合之路,年產值達1000萬元,目前該廠日生產能力達120噸/天,已打響"客家優質米"品牌,產品遠銷沿海地區。2002-2005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6470萬元,完成新增項目19個,完成項目儲備17個,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工作任務。

科教文衛

為加強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劃分了四個共建片區,並各自成立"理事會",由鎮領導分別擔任理事長,開展軍警民的共建活動。同時堅持城區120多個單位的"門前三包"和"門內達標",實行"一月一檢"制度,城區環境衛生面貌與街道秩序均有新的改觀。整治翠江河、小溪河,消除衛生死角。開展"創十星、評十戶"活動,表彰"雙文明戶"1111戶,農戶參與率達99.7%,有力地促進了村風、民風、社會風氣的好轉。高標準創建了18個文明安全小區,"打防"結合,以治安促文明。著重抓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宣傳貫徹,廣泛開展公民教育活動,提高公民的綜合素質。依託社區,在城區比較有影響力的開縣縣令羅令紀的羅氏祠堂和開發黃連峒的先驅巫羅俊懷念堂,建立起"社會主義新型祠堂文化基地",把公民道德教育、普法活動、計畫生育等先進的文化思想與祭祀、議事活動有機融合,設立宣教室、圖書室、閱覽室、書畫室、文藝排練室、公民道德學習室,由祠堂內夕陽紅藝術團自編自演山歌、小品、計生民瑤、民眾快板,結合"三下鄉"巡迴演出。
此外,還舉辦各類知識講座,書畫比賽和為晚婚夫婦舉行新婚典禮等活動,用健康有益的活動引導人,讓廣大民眾在自娛自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連續多年得到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緊緊圍繞民眾參與這一環節,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入當地民俗及各種文化活動之中,利用各社區居民民眾自發組織的5個文藝團體,每逢周末和"五一"、"七一"、"國慶"、"重陽節"、"元宵節"等重要節假日,在翠園廣場組織開展周末大家樂和各種法制宣傳、公民道德宣傳、計畫生育宣傳等大型文藝晚會,用身邊的事啟發、引導和教育身邊人,為城區村風、民風的好轉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為褒揚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湧現出的新人新事,我鎮樹起了多才多藝的退休幹部黃瑞海宣傳骨幹典型,他用寧化方言自編自導30多個文藝節目,組建金秋藝術團巡迴演出80餘場次,為該鎮創建活動注入新的活力。翠江鎮於1992年獲省"衛生縣城"、省"綠化紅旗單位"稱號;1988-1999年獲"市文明縣城"稱號;2000年至今榮獲第七、八屆"省級文明鄉鎮"榮譽稱號。
高度重視學校辦學條件,投資19.04萬元,興建紅旗國小教師宿舍樓和圍牆、操場。投資24萬元改建銅鑼丘國小教學樓。投資30萬元裝修寧化六中實驗大樓,投資130萬元完成六中、紅旗國小兩幢教學大樓及8000㎡校園整改建設,六中升格為省三級達標學校。舉辦掃盲班、提高班,掃盲473人,1990年獲省"掃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同時籌資500萬元,確保"兩基"軟硬體建設齊頭並進,通過省級驗收。同時,利用鎮村兩級文化技術學校,先後舉辦種、養、加業培訓班等300餘期,開展科技興農,科技興企,參與人數達5000餘次,1989至1991年連續三年獲省政府"科技示範鄉鎮"稱號。
鎮村社區不斷完善文化設施,規範並投資建設宣教站,配齊配全宣教設備,購置圖書和農業科普照書籍,配齊各種圖文並茂的科普讀物,常年向民眾開放,借閱,豐富民眾業餘文化生活,讓民眾在茶餘飯後、娛樂消遣中增長知識,倍受教育,同時在全鎮四村根據居民居住相對集中,選擇熱心民眾工作的居民,設立了平安建設、婚育新風、文化宣傳三戶合一示範戶26戶,更大程度地方便民眾接受新文化、新知識,提供一個茶餘飯後的好去處。民眾體育成效顯著,1989年被市評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城鎮建設

城市化建設

1988年以來,經過多方籌措,新鋪設水泥路108條,總長7460米,公共建築沿南大街、北大街、中山路、西大路、中環路等走向,統一布局,分期進行建設,主要建築物有風格多樣、設計新穎、質量較高的客家賓館,工業品貿易大樓、中心農貿市場、郵電大樓、菸草大廈、金葉大廈、邊貿大樓、翠景大廈、電力大廈、國土大廈等。高起點進行新村小區綜合開發,主要居民住宅小區有朝陽新村、松樹園新村、農業新村、江下新村、南門新村、龍門新村、東方段新村、林業新村、城北新村、雞山新村、小溪新村、新廟段新村等。落實停止城區零星私人建房審批政策,以新區開發帶動舊城改造,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
至2005年城區已完成城東廣場、翠江大廈、江濱花園、東方花園、朝陽商住樓、北街商住樓、運明園、盈盛園、意華園的房地產開發,天鵝大廈已奠基開工,翠江明珠住宅小區已進入開工準備階段,城區新建已初具規模。市政道路總長已達23.3公里,其中20-30米寬的主幹道有10.7公里,市建設施工漸趨配套,現有公園2處,革命紀念館、文化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科技活動中心、圖書館、工人俱樂部、體育館各1所,學校有普中、職中、衛校、國小、中心幼稚園等10所,醫院4家。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城區全部實現通訊交換程控化、傳輸數位化,有執行緒控電話遍布城區13000門程控電話直接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93年至2001年利用城區優勢,以開發房地產為重點,新開發朝陽小區、中環路建設、城東小區的開發任務,投入資金384萬餘元。1998年利用中環路通車的有利時機,盤活了中環路西側8000㎡地產,並對墩子前、埂背、小溪百貨倉庫4137㎡等地進行房地產開發,鎮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建設的"翠江大廈"於2002年完成商品房交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城市公交

2009年8月,寧化城區公交開通,寧化告別了“無公交”的歷史。
早上6點45分首發,末班車則在21點30分行駛完,每隔9分鐘一趟。1路及3路公交路線為雙向對發路線。公車總計13輛,其中1路、3路車每路4輛,2路車5輛。公車是無人售票。
公交1路:永利經老車站、中山街、西門、北山、中環路、龍門橋回永利。
公交2路:高塹經化肥廠、下東門、五家山、縣醫院、新廟段、城隍嶺,按原路返回高塹。
公交3路,永利經電力公司、中環路、北山、西門、中山街、老車站、新車站回永利。

河堤治理

翠江河地處城區,是贛江、閩江、韓江的源頭。由於歷史原因,植被遭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洪澇災害頻發,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幾乎每年都有洪災發生,城區人民飽受洪澇之苦。以1994年"5.2"洪災為例,全縣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災,死亡44人,失蹤8人,重傷31人,經濟損失8.6億元。1998年,鎮政府將防洪堤工程列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加強領導,深入宣傳,切實抓好征地工作。1988-2001年,共征地150餘畝,租地280餘畝。城區防洪堤自1998年建設以來,經受了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的洪水考驗,於2001年10月完工。防洪堤工程總投資3300萬元,堤長11.80公里,完成土方開挖30萬立方米,基礎砼1.94萬立方米,漿砌石6.81立方米。防洪標準也由過去的五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文物景區

該鎮於1984年行政區劃為鎮,因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穿過鎮中而稱為翠江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曾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戰鬥過的地方,紅色旅遊景點之一的北山革命紀念園是省級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巫羅俊公懷念堂
巫羅俊是寧化開縣始祖,巫氏南遷一世祖。其原籍山西平陽郡縣。公元616年隨父昭郎南遷黃連峒,率眾開墾,築煲自衛,安居樂業。公元629年唐太宗南巡,巫羅俊上疏,黃連峒地廣人多,可授田納稅,榮獲朝廷嘉許,升黃連峒為鎮,封巫羅俊為鎮將威武候。他的後裔繁衍世界各地。早期他為寧化建政、定域、發展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這裡廣泛地開展了海內外巫氏宗親遊客聯誼旅遊活動,1996—2008年,舉辦過五次文化交流與尋根謁祖的大型活動,接待海內外遊客12000多人次,為世界了解寧化,寧化走出世界及海峽兩岸宗親文化交流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豫章書院
又名“羅令紀公紀念堂”,是海內外客家羅氏宗親尋根謁祖之發祥地。原址在城內北山南麓,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後因宋、元時期之戰亂原宗祠傾廢。為紀念羅令紀有懇荒拓地,升鎮開縣之功,明代永樂年間,羅氏後裔重建了羅氏家廟(即現址)。清雍正十三年,邑人登標學識淵博,先後著有《易學闡微》等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他曾在羅氏家廟招收弟子,開館講學,並以先祖即被稱“閩學四賢之一”的羅從顏豫章先生之名,取名“豫章書院”。宗祠每年清明節均有舉行祭祀儀式,閩、贛、粵等羅氏各支族均有來人參加,豫章書院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慎(墓)紀念館
位於寧化縣翠江鎮紅色巷4號,紀念館為磚木結構,南方民居風格,是典型的清代建築。該屋清代建成,曾經多次修葺,仍保持其古樸風貌,現已列入寧化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慎,原名盛,字公懋、恭壽,號癭瓢、癭瓢山人,東海布衣,寧化人,清代著名畫家,康熙二十六年生,嘉慶三十五年逝世。黃慎自幼清貧,勤奮好學。初學畫時,為生計而專工工筆人物,但他始終勤奮好學,不斷追求文學藝術的真諦,幾十年如一日,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典範。他青年時期,離家遠遊,一面作畫賣畫,一面遊覽名勝、訪師結友、博採眾長,拓寬了視野,豐富了創作題材。中年後寓居揚州,躋身於“揚州八怪”之列。
黃慎墓位於距寧化城關1.5公里的北郊茶園背的果山之中,座北朝南,面積約32平方米,東面鄰黃河壠水庫,西面鄰寧化往建寧公路。黃慎,卒於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乾隆三十七年葬於此。1991年3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伊秉綬故居
位於寧化縣翠江鎮五星路18號,磚木結構,南方民居風格,是典型的明末清初建築。該屋明末清初建成,曾經多次修葺,仍保持其古樸風貌,現已列入寧化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為伊公所建,伊公一生勤奮好學,才能卓著,能詩、書、畫,是江南一飽學才子,其書法尤精,以隸書見長,為清代著名書法大家。伊公曾任揚州、惠州知府,在外為官多年,不忘家鄉父老養育之恩,關心家鄉建設和人民的疾苦,為救災曾捐義田兩百石;倡修廣濟橋、龍門橋,為首籌措銀錢萬兩,他個人生活卻非常節儉。
寧化革命紀念館
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呈橫向長方形,為一進廊院式磚木結構,通面闊36.24米,通進深24.24米,總占地面積878平方米,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由大門、迎賓廳、迴廊、中天井以及迴廊四周的展廳、辦公室等,共9大間組成,四周外牆均為紅磚砌就,灰色布瓦蓋頂,兩面坡,懸山頂。始建於1977年,是人民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場所。1984年10日,寧化革命紀念館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作為反映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光輝史跡的陳列展覽館,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方面有著現實的意義。
寧化革命烈士紀念碑
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通面闊43.92米,通進深75.18米,總面積3302平方米。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由登碑台階、下碑台、上碑台、碑體等。碑身高18米,前有99級登碑台階。紀念碑上碑堂長20米,寬15米,下碑堂長40米,寬30米。碑體頂部為廡殿頂,正、背面分別鐫刻有毛體“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共15個鎏金大字,東、西兩次碑體上端有五星、交叉束綁的麥枝浮雕裝飾;下為須彌座,上隸書陰刻226字鎏金碑文。始建於1977年9月9日,是人們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場所。整體建築全部採用花崗岩砌成,顯得非常高大。  199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寧化縣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慈恩塔
位於城外塔下街,建於後唐同光至宋宣和間。磚構空心,八角型,七層,每層各開四門。明成化九年(1573年)秋塔災;萬曆十六年(1588年)修整;二十一年八月傾首一級,遠觀如觀音坐蓮,“有墜磚鐫同光某年建雲”。1970年拆毀後,遺留塔磚每塊長29厘米,寬13厘米,厚6厘米,屬青磚。個別磚上有“水南塔”和“宋宣和六年八月十五日”字樣。每層磚縫裡都墊有古銅錢,以唐“開元通寶”(713-741年)、宋“崇寧通寶”(1102-1106年)、“宣和通寶”(1119-1125年)居多。現新塔為1996年從建。
縣第一個黨團活動舊址
屬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機關舊址。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通面闊32.55米,通進深45.27米,總面積1474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大門、下廊、天井、正廳,正殿面闊3間,進深4柱帶迴廊,為抬梁穿斗混合磚木結構、硬山頂。建築特點:迴廊兩側中位各一小門,左門外通廚房、膳廳、庫房、宿舍等。1984年版的《寧化縣誌》記載,三官廟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道教祭祀場所,即天官、地官、水官。也供奉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有佛道共存的現象。同時含有客家建築特色。1929年8月,寧化縣第一個黨團混合小組在寧化縣第一個共產黨員徐赤生的組織下在寧化連崗中學秘密成立,並時常在三官廟內開展活動。
寧化城關紅軍醫院舊址
即謝氏家廟,屬近現代重大事件機構舊址。為一進合院式硬山頂磚木結構建築,坐西南向東北;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游坪、門樓、下堂、天井、上廊、上堂、後堂、化胎、後圍牆,天井兩側為邊廊;上堂面闊3間,進深6柱,為抬梁穿斗混合式結構減中柱造。門樓為重檐歇山頂,四跳如意斗拱上覆蓋屋架,八字開大門,門額上有精美人物、花卉等木雕,上堂設卷棚軒頂,為草架。建築特點:堂右側為“襄功堂”,“襄功堂”中軸線上依次為圍牆、游坪、大門、下廳、天井、前檐、上廳、天井左右為邊廊;上廳面闊3間,進深4柱,抬梁穿斗混合式結構。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933年9月至1934年9月蘇維埃臨時政府在此設立紅軍醫院,2007年維修。
溪背烏石下廊橋
橫跨石壁溪上,為二墩三孔,木伸臂梁廊屋橋,橋身為東西走向。由引橋、金剛牆、橋墩、廊屋、神龕、欄凳等組成。全橋面闊17間,進深4柱,總長38.4米,進深用4柱,深3.67米,抬梁減中柱。中間兩墩迎水面做分水尖。橋面用長木架墩,上鋪兩層橫木,其上方再鋪方木,架柱疊梁起廊屋。廊屋中部設神龕,供奉太保神位,橋兩邊有穿柱欄桿做座椅,外為靠欄,檐下兩面均有遮風板。橋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左側橋頭廊屋脊檁下墨書“宣統二年重修”字樣。是寧化通往江西的要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