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老年體育工作十一五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老年體育事業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明和諧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習水縣老年體育工作十一五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 地點:習水縣
  • 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 屬性:管理條例
定義,指導思想,發展目標與任務,主要措施,

定義

做好老年體育工作,是在新形勢下經濟強縣、科技興縣、全面奔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習水縣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7.5萬,占全縣總人口的11%,老年體育人口約2萬,占全縣老年人口的25%,“十一五”期間,預計我縣老年人口將增加至8萬人。為提高廣大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發揮老年體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維護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的合法權益。根據貴州省老年人體育工作“十一五”規劃的要求,結合習水縣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廣大老年人共享體育生活,堅持“活動與建設並舉,重在建設”的原則,認真落實“兩法一綱”(體育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廣泛深入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適應老齡事業發展需要,營造良好的體育健身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發展目標與任務

認真貫徹“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和促進城市,發展農村,重在基層,面向全體的老年體育工作方針,全面開展老年人體育運動,努力構建老年體育健身服務體系,推動全縣老年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十一五”期間,全縣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老年人逐年增加,到2010年,參加體育活動 的老年人占全縣老年人的40%,即達到3萬人以上。

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級老體協組織,加強上下老體協之間的溝通和聯繫,使之形成網路。各鄉鎮所有社區要在2007年全部建起老體協,並從2007年起,逐步在條件較好的村(即:鄉鎮所在地周圍的村、四在農家重點村、小康示範村等)建立老體協,到2010年村級老體協建立50%以上。
(二)加快老年體育場地建設步伐,改變老年體育場地滯後的狀況。除良村鎮2006年已達標外,2007年,要求縣城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建成達標(室外三塊門球場、室內活動場地300平方米以上),已有室內活動場地的溫水、土城、同民、習酒、馬臨等(區)鎮要建設室內外活動場地,室內活動場地100平方米以上,室外活動場地500平方米以上(包括一塊門球場)。到2010年,各鄉鎮老體協都要有室內活動場地,50%以上的鄉鎮老體協要有室外活動場地,有條件的社區、村要有室內室外活動場地。資金來源以政府投入為主,積極爭取“雪炭工程”款和社會、企業贊助。
(三)加強各類人才培訓。充分發揮縣老年體育指導站的作用,加強調查研究,充分發掘各地傳統優秀項目,幫助完善、提高和推廣。“十一五”期間,縣老體協要舉辦兩期各級老體協骨幹培訓,每年組織一至二次老年體育專業人才培訓。縣老體協要定期和不定期派人到鄉鎮進行督促指導。
(四)健身活動。本著因人、因時、因地、就近舉辦的原則,實行休閒型與競賽型、室內和室外、傳統項目與現代項目並舉,以村、社區、鄉鎮為重點開展小型、多樣、文明健康的體育活動。在2007年舉辦全縣第二屆老年體育運動會。每年舉行一次健身展示活動和單項比賽。
(五)多渠道爭取經費。老年體育事業是社會性公益事業,所需經費以政府投入為主,各鄉鎮老體活動經費應列入當地政府財政預算。充分利用老年體協有形和無形資源開發老年體育事業,辦好老年活動室,力爭創收,爭取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贊助,發展老體事業,多渠道解決老年體育經費問題。
(六)依靠黨政領導和社會參與,廣大民眾支持,特別要靠老年人自身的努力,不斷改善老年人體育健身的環境和條件。老年體育協會要當好黨政的參謀和助手,加強與涉老部門合作,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服務,促進老年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