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奧會

習奧會

2013年6月7日至8日,習近平主席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這將是兩國政府換屆後,中美元首之間首次面對面接觸,所以此次會晤備受世界矚目,因此稱為‘習奧會’。

簡單介紹,出訪目的,重要意義,議題內容,安排細節,陪同名單,出訪細節,外交新氣象,

簡單介紹

2013年6月7日至8日,習近平主席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這將是兩國政府換屆後,中美元首之間首次面對面接觸,所以此次會晤備受世界矚目,因此稱為‘習奧會’。
習奧會

出訪目的

習近平此訪將充實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運用務實靈巧的中國外交政策與手段,著眼長遠規劃,旨在謀取共贏。

重要意義

美駐華大使:“習奧會”具里程碑意義
在當日舉行的《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十年》研究報告發布會上,駱家輝指出,在美國致力於擴大兩國關係、中國亦尋求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背景下,此次“習奧會”對於加強兩國領導人的個人和工作關係非常重要。“很明顯,幾天之後的元首會晤將是非常坦誠的”,駱家輝透露,雙方將就一系列安全、外交、經濟問題交換意見。
中美關係正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彼此需要通過全方位交流,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做紮實的基礎性準備,這也是促成此次會晤的因素之一。
此外,“習奧會”舉行地點也頗受外界關注。對此,中國外交部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委員馬振崗指出,“一般只有當兩國關係成熟時,兩國元首才會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會晤。”李海東則認為,此舉有助於中美兩國領導人形成穩定、合作的積極關係,這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一目標的實現,將起到實質性推動作用。
“經過數站國事訪問的習近平,日程已經很緊湊,但還是抽出時間與歐巴馬會晤,揭示中美在各自外交規劃中對彼此的高度重視。”談及習近平此次是從拉美到訪美國,李海東認為,旨在展示中國同拉美的溝通交流並不是“挖美國牆角”,此舉有利於中美雙方增信釋疑,避免美國猜疑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莊園會晤”旨在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勾勒路線圖。分析稱,儘管現在中美關係尚存一些問題,但即將到來的“習奧會”將是兩國增強互信的一個機會。

議題內容

2013年5月29日,中國外交部舉行吹風會,通報“習奧會”相關情況。據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鄭澤光介紹,“習奧會”舉行期間,兩國元首將就雙方共同關心的重大戰略性問題進行廣泛深入溝通,加深相互了解,增進戰略互信,推進務實合作,為共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出指導性意見。
白宮2013年5月29日表示,中國領導層完成換屆後,歐巴馬希望早日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指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時,兩位元首“肯定”會討論朝鮮、兩軍關係、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等議題。
白宮發言人傑伊·卡尼當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領導層完成換屆後,“歐巴馬總統希望早日與習主席舉行會晤,在他就任主席後討論中美外交、經濟、國防等一系列問題”。
卡尼又指,歐巴馬和習近平計畫下榻的安納伯格莊園是一處私人會所,接待過多位美國總統,在此舉行會晤,可以讓“兩位元首和一小群顧問展開歐巴馬總統希望的深入討論”。
他介紹說,在2013年6月7日至8日為期兩天的會晤中,中美討論的議題將十分廣泛,涵蓋中美關係、經濟和軍事合作、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等,其中“肯定”會討論朝鮮、亞洲的穩定、深化兩軍關係、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等議題。

安排細節

據美國媒體報導,白宮在2013年6月4日公布了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會面的細節,並表示美方認為這次的會面將有四大目標。這次對話的主題除了經濟、朝鮮與網路安全外,還將包括亞太領土爭端議題,以及兩軍在亞太區域行動的問題。
報導說,這次的習奧會將在美西時間2013年6月7日下午4點召開,在兩位領導人會談前後都會發表講話,之後並將展開較大規模的會談,稍後兩人將共進晚宴,而在8日上午,雙邊將繼續對話,中午結束會談。白宮官員表示,這次非正式的會面將有助雙方進行更坦誠、不照本宣科的對話,而對話的內容將更廣泛,且不一定要有結論。而在經濟、朝鮮與網路議題外,亞太領土爭端也將是這次會談焦點。
報導援引白宮官員的話說:“這同時也是一個機會,讓兩位領導人可以討論像是兩軍要現在以及未來要如何在亞太區域行動的問題。”
白宮官員稱,這次的會談將有四個目標,分別是加深兩人彼此了解,說明彼此的關切、擴大合作領域,以及發現未來雙邊的互動模式,因為兩國的關係,將會塑造21世紀。

陪同名單

國家領導人出訪會帶哪些人?外交部前禮賓司代司長魯培新介紹,主席、總理出訪時,身邊有陪同人員和隨行工作人員,陪同人員都是副部級以上的官員,也是出訪名單上的人。
魯培新介紹,主席進行國事訪問的主要陪同人員一般有主席夫人、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和負責外交工作的國務委員。
其他陪同人員中,外交部一般正副部長都會出馬,還有中國駐往訪國的大使。經貿合作是當前重要議題,因此名單中往往有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的“一把手”,另外科技、文化、教育、環保等方面的正副部長都有可能隨訪。
“名單主要根據兩國關係,往訪國和中國在業務方面往來的情況,這次訪問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等而定”,魯培新介紹,出訪名單一般提前一個多月就需定好,並在禮賓司“打前站”時交給往訪國。
魯培新介紹,名單一般根據領導人的考慮和指示來制定,先由各部委上報名單,外交部確定正式隨訪人員的順序後,再正式報中央批准。“如果主席夫人隨訪,名字會排在陪同人員名單的最前面。”魯培新介紹說。
隨行人員一般指司局級以下的工作人員,外交部地區司、禮賓司、新聞司的工作人員是不可少的,還會帶上處長和做具體工作的處員。此外還有領導人的生活秘書、警衛人員,以及媒體記者等其他隨行人員。
名單基本定好後,外交部禮賓司就會“打前站”,到往訪國敲定訪問日程,如會見會談、宴會參觀、住房乘車等禮儀安排,以及安全保障等,回來時一般離領導人正式出訪還有四五天時間,以做最後的掃尾工作。

出訪細節

專訪人
魯培新外交學院建院後第一批本科學員,1960年畢業後進入外交部,在禮賓司工作20多年,曾任外交部禮賓司代司長、中國駐斯洛維尼亞首任大使,1997年退休。
魯培新曾參與安排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的外事活動,陪同江澤民、楊尚昆、李鵬等訪問20多個國家,參與或主持了眾多重要國賓訪華的禮賓接待工作。
專機出行 普通客機拆座椅加床鋪
魯培新提到,美國總統的座駕“空軍一號”以豪華著稱,但我國領導人比較勤儉節約,沒有專門的一架飛機作為專機,而是在訪問前將普通民航客機改裝為專機使用。
“這樣做有兩個考慮,一個是不浪費,不搞特殊化,增加飛機使用率,同時也保障了飛行安全,因為飛機有上百萬個零件,老不飛的話就不行”,魯培新介紹,我國領導人出訪任務通常由國航負責,使用波音747雙層的大飛機,平時可恢復為客機。
主席專機如何改裝而來?“飛機座椅下不是有專門的軌道嗎?改造時把椅子都拆掉了,搬進去沙發、床,如果主席帶夫人出訪,還得準備兩個床。”魯培新介紹說。從確定機組成員名單,到飛機安檢改裝,大約需要一個多月時間。
魯 培新介紹,改裝後的專機一般由四部分組成,最前面是首長席,由一個客廳、一個臥室、一個辦公室組成,大概占去整個機艙的三分之一;隨後是部長席,“有些像 特等艙”,供主要陪同人員乘坐,每個位置前有小桌子;再後面是司局級官員席位,“也比較寬敞,像一等艙”;最後是隨行的其他人員,座位與民航客機的普通艙 一樣。
專機的機組人員一般由20多人組成,“有時一飛十幾個小時,需要兩個班輪流”,魯培新介紹,機組由機長、機械師、領航員、話務員、報務員、乘務員等人組成。
專機上的食品比普通客機要講究一些,會根據主席平常的生活習慣來安排,其他人員的“空中餐”比一般的便當豐盛些。
改革開放以來,體積大、航程遠、技術安全的波音747一直被選作我國領導人出訪的專機。魯培新介紹,被用來改裝專機的飛機一般固定,因此習近平此訪乘坐的專機,正是兩個月前飛往俄羅斯和非洲三國的那一架飛機。
飛機過境 一路綠燈需要提前照會
“最早的時候要去機場送行,總理出訪的時候副總理去送。”魯培新回憶說,“完全是一種禮儀形式,到那兒沒幾分鐘專機就飛走了,機場又遠,占用領導人很多時間,看來似無必要,後來就改成在人民大會堂送行。”
那之後,主席出訪前,總理會率部長等人在人民大會堂與主席一一握手送行,回來時,由原來送行的人在人民大會堂迎接,“會站著聊幾句,也就5分鐘、10分鐘的事兒”,魯培新介紹,如今禮賓改革,這些形式都被略去,領導人出訪時直接離開北京。
今天習近平主席將訪問拉美國家,路途遙遠,中間飛機需要加油。“可能在某一個國家的島上加油,休息兩三個小時,繼續飛走”,魯培新介紹,這屬於過境,一般所在島國的州長會前來機場迎接,雙方坐一下,聊一下,有時也會多停留一些時間,根據訪問國家的需要而定。
魯培新介紹,以前國家領導人出訪的專機經過第三國上空時,會向其領導人發致敬電,“完全一種禮節性的,表示一種敬意”。他提到,此前領導人出訪,專機若往西邊飛,飛過喀喇崑崙山口時,會給地面發慰問電,告知正在去往哪裡的途中,並向駐守邊防的戰士表示慰問。
專機一路飛行,經過多國領空,這就需要提前照會這些國家,從而讓我國領導人出訪時一路綠燈。
魯培新介紹,在做出訪安排時,外交部禮賓司會把專機的機號、機組人員、飛行路線、飛行目的地、進入該國領空上空的詳細位置以及時間等信息發給我國駐該國使館,由其向該國外交部門、航空部門提出允許過境的照會。
“一般都會很快回復照會,都是我們的友好國家”,魯培新說,“在準備的時候,有的國家老不答覆,就會很著急,因為這個不能想當然,如果誤會可就麻煩了。”
抵達準備 “萬能字典”介紹往訪國風俗
飛行的漫漫旅途中,領導人都在做些什麼?魯培新介紹,專機在空中飛穩後,領導人一般會召集陪同人員開個會,各方面問題再談一談,比如與往訪國領導人會談的問題等。
“一般出訪前都有個準備會議,提前三五天,陪同出訪的部長們會匯報會談內容,禮賓司長還會給大家匯報禮賓安排”,魯培新介紹,這個會議會介紹訪問日程、參觀地點、往訪國的一些風俗習慣等,也會講幾條注意事項,一般領導人都會親自參加。
禮賓司還會提前給大家準備一個隨身帶的小冊子,在飛機起飛後發給隨訪團的每一個人,“包括主席本人,也包括記者”,魯培新介紹,小冊子包羅萬象,成員名單、訪問日程、往訪國簡況與風俗、乘車時間地點等,一冊在手,一目了然,就像一本“萬能字典”。
“接下來幾天的訪問,一切都按照這本小冊子執行。”魯培新說,“特殊情況另行通知,但一般不會變,因為變起來很麻煩,這些日程安排都是跟往訪國討論後商定的。”
魯培新介紹,在專機上,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還會單獨給主席介紹相關禮節禮儀。一般是上飛機後,或快要落地時,禮賓司司長會到主席客廳,拿出一張歡迎儀式的大圖,“怎么站、怎么走、怎么上台、怎么奏國歌,都畫在上面”。
各 國歡迎儀式不盡相同,有各自的民族習慣,“像俄羅斯喜歡用麵包和鹽招待客人,紐西蘭的毛利族少女要和主席碰鼻”,魯培新回憶,當年他陪同時任國家主席楊尚 昆出訪摩洛哥時,下飛機後少女託了一盤蜜棗上前,因當天沙塵大,紅色棗子變成了塵土的顏色,他小聲跟楊尚昆說別吃了,“我想讓主席做做樣子就行,但主席連 吃了兩個,非常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歡迎的人都熱烈鼓掌”。
魯培新提到,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抵達坦尚尼亞時,當地民眾跳起奔放的舞蹈,“這些歡迎儀式禮賓司都提前了解,一般在飛機上就會提醒主席,比如下面會有民眾跳舞,請主席在民眾面前站一站,停留一會兒”。魯培新說,禮賓工作正是通過這些細節,展現一國的外交禮儀和風度。

外交新氣象

自2013年3月至今,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出訪足跡幾乎遍布全球。中國外交活動可用“繁忙”二字形容,走出去的同時,也積極請進來。兩個多月以來,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可用“排隊”來形容。
“中國在外交規劃中越來越積極,越來越主動,越來越富有創意,也越來越富有效果。”李海東認為,在面臨挑戰增多的大環境下,中國外交規劃著名眼長遠。
在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看來,中國外交思路非常清晰。一方面,積極謀劃周邊外交,發揮亞太地區“穩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視開發中國家,努力在新興市場國家和區域中構建互利互惠經濟關係,建立合乎各自發展需要的經濟秩序。
“與此同時,中國還注重對不同文明和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溝通,加強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聯繫,展現和平發展的良好願望與堅定決心。”李海東說。
分析認為,中國新一屆高層集體推動外交“開局之旅”,大國、周邊、開發中國家全線開花,具有務實且靈巧的戰略建構思維。中國新領導層整體外交姿態體現“以我為主”、“合作共贏”的方略,而戰略上的相對透明清晰,也為中國對外交往形成共識、合作升級打下基礎。
格局:中國外交新布局是啥樣?
如果在地圖上,找出3個月內與中國進行了首腦外交的國家,然後把它們與中國相連的話,會發現線路眾多,像大型航空公司的宣傳圖冊一樣,覆蓋全世界。
3月22日,履新剛剛一星期的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首訪。接下來的8天裡,他訪問了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和剛果共和國。南非是金磚五國中唯一的非洲國家。習近平主席不僅在南非參加了金磚五國領導人會議,還會見了非洲多國領導人。
4月初,1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來到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的碧海藍天下,習近平為多位領導人舉行了歡迎儀式。當時有分析稱,中國春季外交迎來了新高潮。
4月25日,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5月5日,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訪華;5月6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華。中國在巴以問題上做出的努力,為世界所關注。
5月19日,李克強總理開始任內首訪。他訪問了南亞最重要的兩個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並赴歐洲與瑞士結束談判達成自貿協定,之後訪問了歐盟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德國。
李克強總理訪問還未結束,外交部21日發布訊息:5月31日到6月8日,習近平將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更引人矚目的是,習近平將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同歐巴馬總統會晤,這將開創中國領導人訪美的新形式。按照此前各方分析,習近平和歐巴馬將在2013年9月俄羅斯舉行的G20峰會時見面。如今,提前了幾個月的莊園會晤,令人們看到了中美領導人交流的迫切願望。
舉措:外交“組合拳”怎么打?
“可以看出,中國新領導層的開局外交,堅持全方位的外交格局,中國的外交局面要更好地鋪開。”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表示,不僅是領導人出訪,現在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都排隊。
“我們都安排不下,一個接一個。”馬振崗說,“近年來,中國已進入了國際舞台的中心部位,各國都看好中國的作用,更願意和中國加強合作。中國外交並非像某些人描述的那樣陷入了困難和孤立,我們的朋友很多。”
中國外交總體布局歷來的規矩是,“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開發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從上述的訪問國家來看,中國新領導層的外交“組合拳”並沒有跳出這個大框架。可以說,中國新領導層外交的大框架沒有變,變的是風格,變得更加進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表示,“近期的中國外交行動體現了非常強的自主性,過去基本上是人家刺激一下,我們再做出反應,現在則是非常主動地出牌。”
領導人的首訪,歷來被視為下一階段國家外交走勢的風向標。針對習近平、李克強出訪體現出的中國外交布局,香港《明報》近日刊文指出,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全面提高,外交逐漸向道義、利益與力量兼備的均衡性結構轉型,經營周邊、平衡東西是這一方略的具體表現。
風格:呈現出哪些外交“新風格”?
比中國外交大布局更明顯的,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出訪時體現出的個性。
習近平在莫斯科演講時說了一個有趣的“鞋子理論”,在坦尚尼亞演講時提到了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李克強在印度問記者自己的照片會不會上頭版;他剛到德國,就在電視前觀看了歐冠決賽。
習近平、李克強近期的外交活動中,這些個性化的瞬間令人印象深刻。多名外交問題專家談及這種新變化,都給予了充分肯定,紛紛評論“套話少了,故事多了”、“用人們聽得懂的語言闡述外交理念”、“演講風格柔中帶剛”。
習近平主席首訪結束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發表文章稱,“外表溫和與敦厚的習近平能夠在外交出訪的公開環境下,自如、從容而又能專注現場的活躍互動,已經開啟中國首腦外交的一個新時代”。
此外,習近平將與歐巴馬在美國加州的莊園中會晤,而不是正式的訪問。雖然外國領導人之間時有如此的外交形式,但是中國領導人這種非正式訪問美國,還是第一次。金燦榮表示,這體現出中國領導人出訪的形式更加靈活。“莊園會晤,領導人更為放鬆,談話可能更有效率。”
對於新領導人外交風格的積極主動和自信,有多年外交經驗的資深外交官馬振崗表示認同。他表示,習近平主席出訪時說話的風格和展露的思想,都體現出一些新的姿態和風格,帶有本人的一些魅力。“這非常重要,展現了中國外交全新的氣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