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莢木

翅莢木

翅莢木:蘇木科,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無托葉;小葉9-13對,互生,全緣,無小托葉;花兩性,近輻射對稱,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萼片5,覆瓦狀排列;花瓣5,紫色覆瓦狀排列;發育雄蕊4,稀5枚;花盤小,深波狀分裂;子房具短柄,有胚珠數顆,莢果膜質,壓扁,不開裂,橢圓狀長圓形,有網狀脈紋,腹縫有闊翅。主要分布在湖北、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省(區),現已瀕臨滅絕,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木材很堅實,紋理密緻,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優良木材。種子可以榨油,用於油漆、肥皂工業。木材經水泡陰乾後,能避蟲蛀,不翹不裂,可作桁頭、門窗、板材、農具、家具等。樹葉含蛋白質,嫩枝葉可作飼料餵養牛羊,葉片還含有一定數量的氮素,可作稻田的綠肥和漚制堆肥。花黃棕色,適於觀賞,又能分泌蜜汁,為良好的觀賞和蜜源樹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翅莢木
  • 拉丁學名:Zenia insignis Chu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豆科
  • 亞科:雲實亞科
  • :翅莢木屬
  • :翅莢木
  • 分布區域:分布在湖北、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立地因子表,栽培技術,1選地,2整地,3載植,4整形修剪,5鬆土施肥,6中耕除草,7病蟲害防治,8加工或採伐,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無托葉;小葉9-13對,互生,全緣,無小托葉;花兩性,近輻射對稱,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萼片5,覆瓦狀排列;花瓣5,紫色覆瓦狀排列;發育雄蕊4,稀5枚;花盤小,深波狀分裂;子房具短柄,有胚珠數顆,莢果膜質,壓扁,不開裂,橢圓狀長圓形,有網狀脈紋,腹縫有闊翅。

生長環境

翅莢木屬陽性樹種,不耐蔭蔽和水淹,但耐高溫和耐寒能力較強。淺根性,根系特別發達。斷頭鋸蔸後仍能萌發,主伐後經多代萌芽更新,其萌芽力經久不衰。具根瘤,能改良土壤,適應性強,在亂石叢中以及山地黃壤、黃棕壤、紅壤、石質土、多腐殖質的溝壑均能生長。在土質深厚、肥沃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特別迅速,苗期年生長量高達3米~6.7米,根徑3厘米~6厘米,一般5年~6年就可採伐利用。苗期分枝性不強,苗乾高4米~5米也甚少分枝,宜於培植高幹無節良材。
因其適應能力較強,無論山區、丘崗、平原及四旁均可種植。造林地的海拔不要超過500米,當風口和當風的北坡,不宜種植。造林時,最好選擇較理想的樹種如濕地松、馬尾松、蘭果樹、樟樹、景烈白蘭、檫木、楊樹等,進行多行式帶狀混交。產地主要分布在湖北、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省(區),現已瀕臨滅絕,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翅莢木翅莢木

主要價值

木材很堅實,紋理密緻,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優良木材。種子可以榨油,用於油漆、肥皂工業。它的作用除了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還有吸收有毒氣體,還可以作為行道樹,可塑性好,可作為觀光樹種。木材經水泡陰乾後,能避蟲蛀,不翹不裂,可作桁頭、門窗、板材、農具、家具等。樹葉含蛋白質,嫩枝葉可作飼料餵養牛羊,葉片還含有一定數量的氮素,可作稻田的綠肥和漚制堆肥。花黃棕色,適於觀賞,又能分泌蜜汁,為良好的觀賞和蜜源樹種。

立地因子表

翅莢木主要適生立地因子表
樹種:翅莢木 科:蘇木科 屬:蘇木屬 拉丁文:Zenia insignis Chun
編號
立地因子
適生條件
1
地貌
低山、丘陵、平原
2
母岩母質
花崗岩、片麻岩、正長岩、板岩、頁岩、千枚岩、雲母片岩石灰岩、白雲岩、大理岩、鈣質岩類
3
土壤類型
紅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
4
海拔高度
800m以下
5
坡度
緩坡
6
坡向
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及無坡向
7
坡位
中坡、下坡
8
腐殖質層厚度
厚腐、中腐
9
土壤厚度
厚土、中土、薄土
10
立地類型
11、12、21、22、41、42
11
土壤質地
沙壤土、輕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12
土壤酸鹼度
6.0-7.5
13
有機質(g.kg)
25
14
效氮(mg.kg)
--
15
有效磷(mg.kg)
--
16
有效鉀(mg.kg)
--
17
極端最低溫度
-10℃

栽培技術

翅莢木Zenia insiqnis Chun 屬蘇木科翅莢木屬,該屬只有翅莢木一種,是我國特有珍稀樹種。落葉高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超過1.5米;樹皮灰白帶褐色;樹冠傘形,枝條開展。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托葉大,早落;小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下面密生白色平貼短柔毛;花排列成疏鬆的頂生聚傘狀圓錐花序;花梗和總花梗有黃棕色柔毛;花紅色,近輻射對稱,花瓣比萼片稍長,最上面的1枚花瓣略寬於其它花瓣;子房邊緣疏生柔毛,具子房柄。莢果褐色,不開裂,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果皮膜質;種子扁圓形,平滑而有光澤,棕黑色。
翅莢木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和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部和東部、廣東北部和南部、湖南南部。翅莢木具有適應性強、育苗造林容易、生長迅速、萌芽力極強的特點。翅莢木樹形高大,枝葉茂密,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一般分布於石灰岩山地,微鹼性至微酸性土壤。翅莢木是陽性樹種,不耐蔭蔽,但耐乾旱瘠薄。喜鈣質土,在石山上多生長於山腰、山腳土壤較疏鬆、肥沃的地方,年樹高生長量可達1~2m,年胸徑生長量達1cm以上。

1選地

主要根據翅莢木的適生立地因子表進行選地。翅莢木主要適生立地因子見下表:
編號
立地因子
適生條件
1
地貌
低山、丘陵、平原
2
母岩母質
花崗岩、片麻岩、正長岩、板岩、頁岩、千枚岩、雲母片岩石灰岩、白雲岩、大理岩、鈣質岩類
3
土壤類型
紅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
4
海拔高度
800m以下
5
坡度
緩坡
6
坡向
無坡向
7
坡位
中坡、下坡
8
腐殖質層厚度
厚腐、中腐
9
土壤厚度
厚土、中土、薄土
10
立地類型
11、12、21、22、41、42
11
土壤質地
沙壤土、輕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12
土壤酸鹼度
6.0-7.5
13
有機質(g.kg)
25
14
效氮(mg.kg)
--
15
有效磷(mg.kg)
--
16
有效鉀(mg.kg)
--
17
極端最低溫度
-10℃

2整地

2.1整地方式
整地方法要以保土蓄水,增加土層厚度,提高土壤肥力為目的,儘量少破壞當地原生植被。整地時將岩縫土翻鬆,清除雜灌、草根,穴下沿用石塊作埂,以利保持水土。適宜石灰岩地區荒山造林的整地方式主要有“V”字形、穴狀2 種類型。①“V”字形整地方式適宜於坡度26°~35°的荒山裸岩。操作方法是,在裸岩縫隙小塊土的附近壘土或小石塊,然後沿兩邊向外傾斜沿伸呈“V”字型,其造林地形狀多為不規則的棱形。②穴狀整地方式適合地坡度15°~25°以下的地勢平緩的溝底或裸岩稍少的地段套用,形狀可方可圓,穴徑30~50cm,深30cm。
2.2栽植密度
紙漿材造林密度1665~3000 株/hm,株行距 3m×2m~1.6m×2m,膠合板材造林密度1100~1335株/hm,株行距3m×3m~2.5m×3m,具體根據立地情況確定。種植穴規格為50cm×50cm×40cm。土壤回坑時,土塊要粉碎,表土歸心,填滿為止。石山地區造林株行距難以統一,可隨地形而定,見縫插針,種在土層較厚的石縫、石窩之中,保持1665~3000株/hm 左右。
2.3整地時間及基肥
整地時間要避開雨季,以減少水土流失,一般在秋末冬初造林前 3~4 個月進行,利於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挖坎時表土和心土分開,每坎可施入150g複合肥和50g過磷酸鈣作為基肥。

3載植

栽植時,先把穴中的土挖出來,把苗木放在穴中間,然後分層填土。並用腳踩實,直填到穴面形成麵包型,這樣使穴中土壤發酵,提高土壤肥力,讓種植後的苗木根系能及時吸收到土壤中的營養。這種填土種植,在長期晴天太陽暴曬乾旱時苗木不會枯乾;或在長期下雨時,穴中不會積水,不會造成苗木爛根,能使苗木正常生長。
3.1載植季節
春季是造林的好季節,裸根苗造林在1~3月的陰雨天,種子直播造林為3~5月(雨季開始的月份) ,容器苗造林則於春夏之交的陰雨天造林。
3.2載植方式
翅莢木造林宜選在土壤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方。載植方式以裸根苗全苗、切乾苗和容器苗造林3種方式為主。
3.2.1全苗載植
可選在陰雨天氣定植,起苗前先將嫩枝葉修剪1/3~1/2,挖起的苗木及時用黃泥漿蘸根,苗木放入預先挖好的種植穴中扶正,使根系舒展伸直,覆土後將苗稍稍提起,防止窩根。然後分層回土踩實,再蓋一層鬆土。如果是苗高超過1m的大苗,則先將主幹截去,只留基部 25~30cm,大苗截乾埋兜造林可明顯提高造林成活率。
3.2.2切乾載植
造林時把一年生苗木主幹截去,保留苗長25~30cm即可。操作方法同全苗造林。
3.2.3容器苗載植
應選擇在雨季造林,湖南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完成造林。造林用容器苗高 20cm,以雨後初晴造林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可達98%。造林時先撕破容器底部,切不可將土團破碎。容器苗放在定植穴內,覆土比原苗根際深1~2cm,回土後將容器底部四周的泥土踩實後,再蓋上一層鬆土。

4整形修剪

在苗木載植後的前兩年年應進行整形修枝,修枝時發現死苗及時補植。用材林適當修枝整形,以改善材質和樹形,提高經濟效益,主要是抹芽,春季萌芽時進行,每年一次,抹掉枝幹上的新生芽,以營造通直樹幹,培育無節大莖良材。

5鬆土施肥

翅莢木是強陽性樹種,幼樹在蔭蔽條件下生長不良。造林初期,根系較淺,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差,必須加強撫育管理,促進生長,方能順利渡過炎熱的“三伏天”。根據苗木栽植時間的長短,幼苗木質化程度加強,根外施肥量可逐漸增加。
鬆土可切斷土壤的毛細管,減少水份蒸發,防止土壤板結。鬆土宜在 5~6月進行,造林當年1次,次年1次。追肥能促進根系和植株地上部分生長。追肥時間宜在栽植後第一次新梢老熟時,選擇陰雨天進行,次年再進行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每株20~30g為宜,在植株立地上方25cm左右,開小溝撒施,及時覆土。造林當年可少施、晚施,第二年可適當多施。肥料以腐熟有機餅肥加尿素混施為好,每株每次施入0.3~0.5kg,並與澆水結合進行,以保證肥效的發揮。在某些嚴重缺水地區可採取雨水集流措施,修建一定數量的水窖,以便雨季截留雨水及地面水。施肥時可同時進行中耕除草,範圍應只限於種植穴周圍,避免破壞當地原生植被。

6中耕除草

春夏是雜草快速繁殖的季節,苗木栽植後不久開始長出雜草,這時要及時拔草,以免影響苗木生長。除草一般在下雨後或陰天時進行。除草時,將剷除植株周圍的雜草,覆蓋於地面,雜草腐爛成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除草一般結合鬆土進行,時間宜在5~6月。除草也可用化學除草劑進行,用量為每公頃噴施41%草甘磷3.75~4.50L,施用時要注意對幼苗的保護,防止藥液濺到植株上。

7病蟲害防治

翅莢木苗期主要蟲害為小地老虎(別名叫地蠶、切根蟲),主要是其幼蟲為害苗木的嫩莖,咬斷莖基部,並把苗木拖入穴中齧食,從而造成苗木缺苗。防治方法:初齡幼蟲期噴90%敵百蟲500倍液。注意噴藥時,最好是在傍晚或陰天進行,也可在每天上午到圃地進行檢查,發現苗木被害時,在附近扒開表土進行捕捉。
翅莢木幼林病蟲害較少,肥料充分,光照充足,撫育及時,就能夠較快生長。但是,當樹幹胸徑達4cm,閉度0.6以上時,往往有蛀乾害蟲(鱗翅目蛾類)為害,造成木材穿孔,生勢減弱,是用材林,對材質的影響大。如發生病害,要及時清除病株,集中燒毀,每隔 7~10d,用500~1000倍敵克松或用400~800倍70%甲基托布津溶液噴灑苗木根頸部,以控制病害的蔓延。
當林分出現蛀乾害蟲為害時,往往見到樹幹有一個個蟲屎和絲網織成的長袋,防治上可用人工注射體積分數為10ml/L的敵敵畏+氯氰菊脂液5ml,注入蟲洞,再用黃泥封住蟲洞口,殺死蛀入樹幹的幼蟲和蛹,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環境污染少,殺蟲直接,控制蟲害效果明顯,此方法缺點是用工大成本高,因害蟲有趨光性,也可用夜光燈誘殺,還可以築招鳥樹巢,吸引啄木鳥以鳥治蟲。

8加工或採伐

採伐時期與方法
斷頭鋸蔸後仍能萌發,主伐後經多代萌芽更新,其萌芽力經久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