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三七(五加科人參屬植物)

羽葉三七(五加科人參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羽葉三七(學名: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bipinnatifidus (Seem.) Li)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達70厘米;根莖細長橫臥;莖網柱狀,疏生刺毛;掌狀複葉3-5枚,輪生莖端;小葉5-7片,小葉柄亦有刺毛;小葉片呈羽狀分裂,兩端裂片較中部者為小,頂端裂片先端漸尖,裂片邊緣有鋸齒,葉片薄,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傘形花序單一,頂生;花柄絲狀;花兩性;花萼鐘狀,先端5裂;花瓣5枚,卵狀三角形;核果漿果狀;花期5-6月,果期8-9月。

羽葉三七分布於中國西藏、雲南、四川、湖北、陝西及甘肅;尼泊爾、印度和緬甸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900-3200米的森林下。

羽葉三七根狀莖在中國民間也作三七代用品,有強壯、療傷、止血之效。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根莖繁殖,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田間管理,採收加工,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

植物學史

羽葉三七小葉片羽狀分裂,和其他變種差別較大,但有一回羽狀深裂與其他變種小葉片邊緣有缺刻者過渡,所以不能獨立為一種。又因偶有托葉存在,小葉片上面有時有長剛毛,故作為假人參的變種為宜。屏邊三七的竹鞭狀根莖、小葉片一回羽狀分裂以及花序梗的長度等特徵都和該變種相似,僅有殘存的托葉不同而已,是該變種的一個變型,沒有達到獨立為種的標準。

形態特徵

羽葉三七為多年生草本,高達70厘米;根莖細長橫臥,多為串珠狀,稀為典型竹鞭狀,也有竹鞭狀及串珠狀的混合型;莖網柱狀,表面有較深的縱條紋,疏生刺毛,下部近於光滑;掌狀複葉3-5枚,輪生莖端;葉柄扁壓狀,上面呈縱淺槽,兩側及背面疏生刺毛;小葉5-7片,小葉柄亦有刺毛;小葉片呈羽狀分裂,兩端裂片較中部者為小,頂端裂片先端漸尖,裂片邊緣有鋸齒,葉片薄,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上面葉脈上及齒尖均有刺毛。
傘形花序單生,其下稀有數個側生小傘形花序;總花柄遠較葉柄為長,表面近於光滑無毛,有縱條紋;花梗長6-8厘米,花小,淡綠色;花柄絲狀;花兩性;花萼鐘狀,先端5裂;花瓣5枚,卵狀三角形,覆瓦狀排列;雄蕊5枚;子房下位,2室,稀3-4室,花柱2個,稀3-4個,分離或基部合生;核果狀漿果,扁球形,成熟時紅色,先端有黑色點,種子2-3粒;花期5-6月,果期8-9月。

近種區別

羽葉三七根狀莖多為串珠狀,稀為典型竹鞭狀,也有竹鞭狀及串珠狀的混合型,葉偶有托葉殘存,小葉片長圓形,二回羽狀深裂,稀一回羽狀深裂,裂片又有不整齊的小裂片和鋸齒,與其他變種容易區別。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西藏(聶拉木、亞東、錯那、米林)、雲南、四川、湖北(巴東)、陝西(太白山)及甘肅(西和)。尼泊爾、印度和緬甸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900-3200米的森林下,常與竹節人參伴生。

生長習性

羽葉三七地下根莖在9月份左右形成越冬芽,12月至次年1月左右分化形成1-2個白色類圓珠根莖,4月底出苗至8月份是根莖快速膨大增長時期,9月份又從類圓珠形根莖上分生出越冬芽。

繁殖方法

羽葉三七可以用種子和根莖繁育。

種子繁殖

洗種、貯藏催芽:將採收回來的果實要及時處理,清洗去果皮和果漿用水進行漂洗除去未成熟和癟粒或小粒,然後晾乾表面水分後集中貯存。將上述種子分類保存,如果要等到來年立春後才能播種,要及時取出拌入粗砂石混合(粗砂石5份:種子1份),裝入塑膠編織袋或麻袋中,紮緊袋口。選擇濕潤而不積水的地方挖坑埋入土中,蓋30厘米以上土層。上面加蓋覆蓋物,防止人畜踐踏,一般1個月左右檢查一次,檢查濕砂種子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此法可將種子保存到來年2-3月份的播種期。
直接播種:一般在7-8月選擇3年以上健壯植株的成熟果實,洗去果皮,選用飽滿壯實顆粒,晾乾表面水份後,直接播種於整理好的墒壠苗床上。播種時均勻撒一層火燒土(敲碎、過篩)或撒複合肥15-20千克,再均勻播散種子,密度在每平方米500粒以內;然後蓋上備好的山基腐殖土一層,約3厘米厚,再蓋一層3厘米厚細土,其上再覆蓋一層乾松毛或乾闊葉,保持土壤濕潤,也可在畦面加蓋塑膠薄膜保濕,還要防止人畜踐踏與冬季大風吹翻覆蓋物或雪霜溶化引起的侵害。秋播要在11月上旬前種植,種子在土中越冬,到翌年4月份搭建遮蔭網,一般5月中下旬即可出苗展葉。

根莖繁殖

在10-11月初,還沒有下雪霜時,對種植三年以上羽葉三七進行採挖,對正在生長健壯,珠芽完好,無破損病害的地下根莖進行選擇,作為種源進行再種植,但要摘除較大球形根。作為種源要及時採取保濕保溫措施,防止凍傷或腐爛。在種植地整理好後進行及時移植,在畦面上橫向深8-10厘米左右淺溝,按行距20-30厘米,株距15-20厘米開溝條播,然後上蓋備好的山基腐殖土一層(約3厘米厚)。其上再蓋一層乾松毛,保持濕潤,到翌年4-5月有90%左右植株出苗展葉。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地:根據羽葉三七的生長習性,選擇排水良好、地勢平緩或有一定坡度的山基腐殖壤土或砂壤土作為羽葉三七種植地塊。如果要進行羽葉三七種源繁育基地建設,要選擇有一定面積規模與坡度,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腐殖質深厚肥沃疏鬆的草甸或山坡土地。還要附近擁有優質水源,便於搭建遮蔭網棚架,交通方便的地塊;在達到上述生產環境規定的範圍內,選擇中偏酸性砂壤土,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坡度不得大於40度),5年內未種過人參屬植物的地塊。
整地:一般在9月前深翻一次,耕深35-60厘米左右,連續耕翻1-2次;並結合耕翻,每公頃施山基腐殖土75000-105000千克,接著耙細、整平,作成寬1.2-1.5m的高畦,長隨地塊地形而定。11月左右便可將儲存於沙壤中的羽葉三七根莖取出進行栽種。

田間管理

間苗補苗:對於用種子直接播種的羽葉三七,一般可用第二年苗進行間苗補苗。間苗補苗要求一般要在雨季的陰天,每穴留苗2-3株。缺苗時補苗1-2株,間苗時不要損傷移動的植株和其它植株的根系,要求種苗高度在7厘米以上進行補苗容易成活,保證全苗生長才能豐產。
中耕除草:直播法及移栽法育苗階段,羽葉三七生長緩慢,雜草生長旺盛,可以適當覆蓋乾松毛等或腐熟的有機肥,以減緩雜草生長速度。有雜草要及時清除,用人工15-20天除草一次,羽葉三七苗小根淺,注意撥草時不能傷及其根系,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第2-3年的羽葉三七植株生長迅速,可減少除草次數。
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農家肥包括家畜糞便、灶灰、油枯、骨粉,不包括人糞尿。農家肥在施用前拌磷肥堆漚100天以上,以充分腐熟。在苗高50-60厘米時進行追肥1次;或用複合肥(三元複合肥)225-300千克/公頃每年結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農家肥2200-3000千克/公頃、油枯750-1500千克/公頃一般在植株封壟後趁雨天施入行間,適當蓋土;在開花期用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噴施,每公頃用9千克分3次施用,每次兌水50-60千克每隔10天一次,可以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
排水、灌水:雨季來臨應隨時檢查排水管道,出現積水現象應及時排除;還要注意檢查遮蔭網棚架安全情況。旱時,特別是春天氣候乾燥,土壤的水份容易蒸發,依據土壤墒情適當澆水或噴淋以保持土壤濕潤,使羽葉三七正常出苗與生長。
培土:每年秋季要培土,防寒防凍。於秋末冬初,地上部分枯萎後,根部需要各培土一次,培土厚度約5-8厘米,或者進入冬季苗枯後或春季出苗前。

採收加工

採收:羽葉三七藥材一般育苗2年,移栽後再生長3年採收。即移栽後第3年的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開始採收藥材。這個時間地上部份已採收或枯萎,地下部根莖開始準備分化生長,根莖色澤、水分、含量都較為理想。採收時選擇晴天採挖,除去泥沙後按商品用途進行加工乾燥。
加工:將清洗乾淨的羽葉三七根莖曬乾或趁鮮切片後曬乾,或直接烘乾。乾燥時溫度不宜超過50℃。乾燥時應大小分級,便於掌握乾燥溫度與時間;在乾燥或晾曬至半乾時,經過1-2次回軟(堆置發汗1-2天),然後再攤曬至全乾,能使羽葉三七藥材堅實美觀。

病蟲防治

病害

根腐病:由多種類線蟲及半知菌類的鐮刀菌引起,植株地下部根腐爛,地上部植株微黃萎蔫,後期植株變黃倒伏,嚴重的根部全部稀腐。病害在高濕條件下易發生。防治方法:種植地注意排水,移栽時每公頃施草木灰750 千克。
鏽病:由擔子菌類鏽菌引起,主要為害葉片,葉正面病斑色淡,背面有淡黃色皰狀隆起生成,皰狀斑點表皮破裂並向外翻,散出黃粉為病菌夏孢子。鏽病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夏季以夏孢子侵入並再侵染,高溫高濕易導致發病,借風雨、流水進行傳播。防治方法:①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消毀;②發病初可用25%三唑酮(粉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600倍、20%萎銹靈乳油600倍、50%退菌特(三福美)500倍、25%敵力脫(丙環唑)乳油200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10%世高(惡醚唑)水分散顆粒劑、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45%特克多(噻菌靈)懸浮劑1000倍、50%硫磺懸浮劑200倍噴霧;③育苗時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5‰的25%三唑酮、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種子重量1%的20%萎銹靈乳油拌種。
病毒病:為害葉片,被害葉片呈花葉狀或捲曲皺縮。防治方法:選擇無病株留種,也可對種子播前進行處理鈍化病毒;防治介體,拔除病枝、清除田間雜草等以減少田間侵染來源。使用腐熟有機肥及藥劑防止強調配合殺細菌劑使用。

蟲害

羽葉三七蟲害主要是蚜蟲,其若蟲吸食羽葉三七莖葉汁液。嫩莖的生長點、葉、花軸、果柄等幼嫩部位易受侵害。蟲害一般不對羽葉三七的產量構成大的危害,主要採取農業措施防治法和物理機械防治法,必要時應按農藥使用準則施用1-2次殺蟲劑。
地下害蟲有金龜子螻蛄地老虎金針蟲等,主要在羽葉三七出苗時為害,咬斷植株或吃光葉片。各地應根據不同害蟲種類的生活習性進行趨性誘殺,比如,金龜子有趨黑光性,用黑光燈誘殺;螻蛄有趨光性、趨糞及對香甜物的喜好性,可用黑光燈、帶毒鮮馬糞及炒香的麥麩毒餌進行誘殺;地老虎喜好酸甜味並有趨黑光性,用黑光燈、性誘劑、糖醋酒液毒餌誘殺成蟲,用於毒餌的藥劑有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50%辛硫磷乳油。每公頃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150千克混細土撒施於羽葉三七植株旁。

主要價值

羽葉三七根狀莖在中國民間也作三七代用品。
化學成分:塊莖中含羽葉三七苷F1、F2,竹節人參皂苷V、Ⅳ、Ⅳa,姜狀三七苷R1、人參皂苷F1、F2、F3、Rb1、Rb3、Rd、Re、Rg1、Rg2,24(S)-假人參苷F11、人參黃酮、珠子參苷F1
性味功能:味微苦、甘,性微溫。化淤止血,消腫定痱。
《甘肅中草藥手冊》:“甘、苦,平”。
《四川常用中草藥》:“性溫,味微苦、甘;肝、脾二經”。
《寧夏中草藥手冊》:“甘、苦,微溫”。
主治症狀: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漏、外傷出血、月經不調、經閉、產後淤血腹痛、跌打腫痛、勞腰痛、胸脅痛、胃脘痛、瘡瘍。
《中國藥用植物志》:“有療傷止血之效”。
《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祛痰,消腫。治咯血、尿血、管炎、支氣管炎、胸脅胃疼”。
《四川常用中草藥手冊》:“能去淤,活血;治跌打損傷、脹積聚、癰腫、勞傷吐血等症”。
《甘肅中草藥手冊》:“治外傷出血”。
《西藏常用中草藥》:“治血痢、便血、產後出血過多”。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散淤止血,益氣生津”。
《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病後虛弱、肺結核咯血、衄血、閉、產後血淤腹痛、寒濕痹痛、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