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姓

羽姓

”是漢語辭彙,拼音yǔ,出自《書·舜典》。羽姓是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羽姓
  • 外文名:yu
  • 分類姓氏
  • 拼音:yǔ
  • 出處:《書·舜典》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歷史名人,羽 頡,羽 公,羽素蘭,羽智雲,

姓氏淵源

羽(yǔ)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上古時期羽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羽山,原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大禹的父親鯀就在羽山被堯帝所殺。在典籍《書·舜典》中記載:“殛鯀於羽山。”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邊,在史籍《史記·五帝紀注》中記載:“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在史籍《漢志》中也記載:“東海郡祝其縣,莽改曰猶亭;東海郡厚丘縣,莽改曰祝其亭;兩亭屬縣當互調。”即王莽改祝其縣為祝其亭,改南郡郢縣為郢亭,改遼東文縣為文亭,改蒼梧廣信縣為廣信亭,改六安安風為安風亭。祝其縣羽山,就是漢朝時期東海郡沂州的臨沂羽山,也就是位於今天江蘇省東海市與山東省臨沭縣交界處的羽山,海拔269.5米,是東海縣的最高峰。羽山背倚齊魯、襟懷吳楚,是一座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山。
羽姓
史書記載,上古時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堯帝命鯀去治水,鯀採取不斷加高堤防的辦法,使河床越淤越高,最終堤倒水決,淹死無數黎民,鯀因此被堯帝殺死在羽山。鯀的兒子禹接替了父親的治水任務,採用疏導的辦法,一心撲在治水上,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順利地將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後來禹接替堯為帝。羽山頂上原有一口殛鯀泉,口徑有面盆大,常年不涸。按古書所說,鯀死後變成三條腿的鱉,住在這個泉中,所以殛鯀泉每遇陰雨天氣便腥不可聞。遺憾的是,1958年的大躍進時期,羽山下李堰公社一名姓李的生產助理異想天開地要引羽山的水灌溉農田,用炸藥炸塌了殛鯀泉,千古名泉毀於一旦。由於地質構造被破壞,殛鯀泉再也沒有泉水流出來了。羽山上還有三縫石,高約十米,石上有三道整齊的劈縫,傳說是堯殺鯀時試劍的痕跡。
居於羽山的原住民中,自古就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羽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羽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羽師,是西周初期設立的教授羽舞的舞師。在典籍《周禮·地官·舞師》中記載:“羽師,敎羽舞。羽,析白羽為之,形如帗也,因稱帗舞。註:帗析五采繒。”也就是教人用彩繒跳舞,如今天的彩綢舞。
在羽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羽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穆公之孫羽頡,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鄭穆公之子揮,字子羽,其孫頡,以王父字為氏。”
羽頡的後裔子孫,有的以“羽”為姓氏,稱羽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漢朝時期漢武帝設定的羽林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期門、羽林,為漢朝時期的武職官稱。在史籍《前漢·百官志》中記載:“期門、羽林。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為王者羽翼也。”據史籍《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記載:“期門,掌執兵送從。羽林,掌送從,次期門。”其職掌主要負責宮廷宿衛及皇帝出行時的武裝護衛。期門,就是虎賁軍,先秦時期諸侯國就設有,而羽林,則史漢武帝始創。
羽姓
在史籍《補漢兵志》中記載:“漢用六郡良家補羽林、期門,蓋三輔園陵賴藩蔽,故取其子弟以備宿衛。”在史籍《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北宮玄武,虛危……其南有眾星,曰羽林天軍。”在史籍《正義》中記載:“羽林四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南,天軍也。”而在史籍《晉書·天文志》中記載:“虎賁一星,在大微西蕃北下台南靜室旄頭之騎官也。”漢武帝當時取虎賁、羽林這種星名來象徵天子的親軍,既反映了漢武帝求助於眾星、天威保佑,以增加安全感的心理狀態,也反映了期門、羽林軍的精銳與可靠。所謂“如羽之疾”,“為王者羽翼。”
在史籍《續漢書·禮儀志·漢儀》中記載:“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公卿、將、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賀……御史四人執法殿下,虎賁、羽林張弓挾矢,陛戟左右,戎頭?脛陪前向右,左右中郎將位東南,羽林、虎賁將位東北,五官將位中央,悉坐就賜,作九賓散樂。”在史籍《續漢書·禮儀志》中也記載:“帝崩,百官皆白單衣,白幘不冠。閉城門、宮門。近臣中黃門持兵,虎賁、羽林、郎中署皆嚴宿衛。各府各警……晝夜行陣。”此外,東漢順帝即位時,曾“召公卿百僚,使虎賁、羽林屯南、北宮諸門。”再於建寧元年(公元168年),曹節“持節將中黃門、虎賁、羽林千人,北迎靈帝,陪乘入宮。”諸多史實表明,在當時,凡朝會、大喪、大儺及皇帝即位等,一般皆有期門(虎賁)、羽林警衛,護衛的次序是期門在前,羽林在後。
在羽林軍的將官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羽林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羽氏、林氏、軍氏等。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拓跋部羽弗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在典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記載:“羽,虜姓,後魏羽弗氏改為羽氏。”
羽弗氏,出自鮮卑羽弗部,有漢譯為已弗氏者。但按史籍《魏書》所述,仍應為羽弗氏。羽弗部族人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在漢化改革過程中皆改為漢字單姓羽氏,後融合於漢族之中。
註:
另外,在鮮卑拓跋部中還有一個羽真氏族,為《魏書》脫載姓氏,亦隨羽弗部同改為漢字單姓羽氏。

遷徙分布

羽氏是現存姓氏。今陝西洛川,廣東新會,四川合江,山西太原、陽泉、朔州,山東平邑等地均有分布。今羽姓主要分布於山西、廣東、四川和山東等地,以山西為多,僅一省羽姓人口就約占全國羽姓總人口的50%。歷史名人宋代有羽儀,嘉佑進士;明代有羽關福,成化進士。

郡望堂號

郡望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堂號

(缺)。

家譜文獻

廣東番禺羽氏族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註:記事至民國三十三年。

歷史名人

羽 頡

(生卒年待考),鄭穆公之曾孫;鄭國人。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羽氏鼻祖之一。鄭簡公二十三年(前543),羽頡看到自己的國家弱小,隨時都有被大國楚、晉、秦等吞併的危險,認為只有與強國結盟,才會有生存的可能,便向鄭國的當權上卿大夫良霄提出與晉、楚兩個鄰國結盟的建議。良霄採納了他的建議,派他和另一位卿大夫公孫黑分別出使晉、楚兩國。《左傳》沒有關於羽頡上述建議的記載,但記載了良霄欲派公孫黑出使楚國。這時,公孫黑髮動乒變,良霄被迫逃亡,隨後良霄反撲鄭國,羽頡作為馬師協助良霄,失敗,良霄被殺。羽頡怕受到株連,逃亡到晉國。子皮讓公孫鉏代替羽頡做了馬師。晉平公封羽頡為上大夫,並將任地封給他作為食邑。此後,羽頡曾與同樣來自鄭國的樂成一起奉事趙文子(趙武),並建議討伐鄭國,為趙文子拒絕。
羽頡的封地在今日的任縣境內,那時就稱“任地”。任地的由來據《水經注》記載:此地為“諸流匯集”之地,素有“南泊”之稱。因古代的“任”字與“壬”字相通,“壬”在五行中屬“水”,為此這裡就稱“任地”。在歷史上曾有人將羽頡稱為“任大夫”,這是有地名而得此稱呼。任地原來是河流匯集的地方,經常發生洪澇災害。那時的“任地”十年九澇,百姓苦不堪言。羽頡到達後,決心治理河道。他先選擇了據舊城區東南十幾里外的高地,作為臨時行政區,然後親臨工地,率眾疏通河道。歷經二年之久才把澇災治服。後來羽頡將百姓安頓好後,又把行政處所搬回了舊城,雖然行政處搬走,臨時行政區的人仍稱它“任城”,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羽頡的後裔子孫,或以“羽”為姓氏,或以“頡”為姓氏。

羽 公

(生卒年待考),傳說為漢朝時期著名東道趙佗羽的兒子,漢時的俠士。

羽素蘭

(生卒年待考),吳人。著名明朝時期書畫家。

羽智雲

(生卒年待考),香港柴灣翠灣村人。著名基礎教育家。羽智云為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香港伊斯蘭脫維善紀?中學校長,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正在積極纂修羽氏族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