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人競渡紋銅鉞

羽人競渡紋銅鉞

羽人競渡紋銅鉞,1976年,鄞縣雲龍鎮甲村石禿山出土。器身一面素麵無紋,另一面鑄有一框線,框內上方為龍紋,雙龍昂首相向,前肢彎曲,尾向內卷。下部以弧形框線線為舟,上坐四人成一排,四人皆頭戴高高的羽毛冠,雙手持槳作奮力划船狀,羽冠的羽毛似乎迎風飄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羽人競渡紋銅鉞
  • 顏色:金黃色
  • 尺寸:高9.8厘米,寬12.1厘米
  • 年代:戰國時期
  • 出土時間:1976年
  • 出土地點:鄞縣雲龍鎮甲村
概況,歷史,

概況

1976年,鄞縣雲龍鎮甲村石禿山出土了一件戰國時期的羽人競渡紋銅鉞,金黃色,高9.8厘米,刃寬12.1厘米,鋒利如新。器身一面素麵無紋,另一面鑄有一框線,框內上方為龍紋,雙龍昂首相向,前肢彎曲,尾向內卷。下部以弧形框線線為舟,上坐四人成一排,四人皆頭戴高高的羽毛冠,雙手持槳作奮力划船狀,羽冠的羽毛似乎迎風飄揚。這是有關寧波划龍舟的最早圖案,是寧波中秋划龍舟的雛形。

歷史

鉞由新石器時代作為複合生產工具的穿孔石斧演變而來。斧用於戰鬥後,人們便將它的刃部放大,名之為鉞,“鉞者,大刃之斧也”。鉞還有另一特殊用途,即作為王權的象徵物。早期甲骨文字中,“王”字的象形頗像鉞之形,王字下面一橫寫作月牙形,像鉞之刃口。另一方面,鉞又是執行刑罰的權柄。《禮記·王制》也記載:“諸侯賜弓矢而後征,賜鐵鉞而後殺。”正因為鉞是代表王權的信物和體現朝廷尊嚴的器物,所以在後世帝王出巡的車駕中,也載以鉞,以彰顯君王威嚴。
羽人競渡紋銅鉞,上首有兩條龍,有學者指出現今的龍舟演變自百越的獨木舟,因為此獨木舟是以蛟龍為圖騰的。寧波古屬百越民族之一的“于越”,越人地處水鄉澤國,出行多駕舟,以舟代車。《呂氏春秋·貴因篇》載:“如秦者,立而至,有車也。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述異記》中敘述:“吳王夫差作天池,池中有龍舟,日與西施戲水。”這件銅鉞說明,龍舟競渡之習俗早已盛行於吳越之地。
銅鉞上的“羽人”,反映了百越民族的“鳥神”崇拜。百越民族崇鳥,自稱“大越鳥語之人”。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鳥形”、“鳥形象牙匕”、“雙鳥朝鳳象牙器”、“鷹形陶豆”,均反映了越人對鳥的信仰。越人因崇鳥尊鳥而仿鳥,《吳越春秋》講述繼承越王事業者,作“鳥禽呼”;《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勾踐被稱為“長頸鳥喙”的模樣;許多越王刀劍,刻有“鳥篆文”。而那些頭插羽毛、身披羽毛的仿鳥人,則被稱為“羽人”。
這件羽人競渡紋銅鉞,反映了寧波先民龍騰虎躍、劈波飛渡的奮發進取精神,是寧波海上絲綢之路的標誌性文物,也是有關寧波中秋划龍舟的最早圖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