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興張燒雞

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特別是中華老字號——“義興張”的道口燒雞,像金華火腿、高郵鴨蛋、北京烤鴨一樣,是享譽全國的名吃。道口燒雞由特定的滑縣紅雞配以多種香味調料及中藥燒制而成。其形如元寶,色澤鮮亮晶瑩,食之餘香滿口,被譽為“中華第一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義興張燒雞
  • 被譽為:中華第一雞
  • 位置:滑縣道口鎮
  • 相關記載:《滑縣縣誌》
起源,變遷,發展,特點,

起源

據《滑縣縣誌》記載,“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衛河之畔,張姓商戶,製作燒雞……”從記載可知,道口燒雞始創於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張存有先生說,在開始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他們祖上所做的燒雞由於技術條件差,工藝十分簡單,一直沒有形成什麼特色,燒雞生意很長時間內都不怎么好。
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其先祖張炳接手燒雞生意,著意進行技術改進,努力了很長時間,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在大街上邊走邊想,愁眉不展,剛好碰到了兒時的一位好友——他曾在清宮御膳房做過廚師。得知張炳的處境,這位朋友很是同情,便將自己在御膳房中做雞的秘訣教給張炳,他說:“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為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白芷;老湯據稱是煮了一遍又一遍的秘制滷雞湯。張炳按照朋友所傳授的秘訣,精心製作,燒雞果然異香濃郁,獨具風味。從此,張炳的燒雞名聲大振,生意興隆,遂取“義友濟興”之意,將鋪號定名為“義興張”。自此以後,道口燒雞便一代代地傳下來,既傳家珍絕技,又傳百年老湯。

變遷

清鹹豐年間,張炳第五世孫張元福繼續經營燒雞業,燒雞質量日益提高,廣銷各地,生意興隆。後來由於官府繁重的苛稅,地方豪強的盤剝,流氓無賴的敲詐,一度使道口燒雞遭受困厄。據張存有先生說,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於家道中落,張炳第六世孫張和禮(就是張存有的爺爺)兄弟三人分家,大爺張長富分得土地,後至天津謀生;爺爺張長貴(後改名為張和禮)繼承父業,開起了燒雞鋪;三爺張長榮分得了房產,後移居河北邢台;因此,在邢台、天津等地,也有正宗的道口燒雞銷售。

發展

張和禮繼承父業,力圖發展。當時,道口燒雞店鋪有10餘家,日銷量三四百隻,義興張燒雞占50%。據張存有先生說,從這時起,道口燒雞的外形已基本確定,呈元寶形,這是其他燒雞所不具備的。據1933年《河南政治周刊》三卷八期刊登的《豫北道上》一文,在描述道口商業盛況時說:“最地道而又最為遠近知名者,厥為十字街口之燒雞鋪……張家燒雞鹹爛有厚味,洵屬膾炙人口,價亦不昂。”直至抗日戰爭時期,道口淪陷,“義興張”燒雞被迫外遷至漯河、西安等地,直到抗戰結束,張氏子弟才返回道口,重操舊業。
建國後實行公私合營,張和禮積極回響國家政策,慨然公開了相傳數代“傳媳不傳女”的祖傳秘籍,從此,秘籍不再是張氏家族的珍藏,它成為大眾的共同財富。一九五六年,道口“義興張”燒雞在全國土特產食品展覽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雞”之首。並於同年國慶節進入國宴,時至今日每年還有燒雞特供國務院。
據張存有先生介紹,此時的道口燒雞需求量已經比較大了,上海、北京以及東北等地,多有匯款郵購者,郵購最多的時候,可以占到日銷售量的三分之一。道口燒雞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可以較長時間放置,短期內不用擔心它腐爛變質,這與燒雞的加工工藝有關。一般的情況下,道口燒雞可以放上個三天五天,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一九五九年,中共中央在召開“鄭州會議”期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品嘗了道口燒雞。隨後河南省人民政府多次用以招待來豫視察、訪問的中央領導人、外國元首和部分國家駐華使節。許多港、澳、台同胞紛紛慕名而至,人們食後無不交口稱讚:“道口燒雞——中州名饈”。
道口鎮位於黃河故道之上,為黃河左岸金堤之上的一個渡口,宋時道口隸屬滑州,明朝時期道口屬黎陽(今濬縣)。黃河從上游所挾帶的泥沙淤積於此,造就了這裡的千里沃野,隋朝在這一帶建有著名的黎陽倉,瓦崗寨農民起義軍(瓦崗寨據當地人說就位於滑縣境內)正是拿下了興洛與黎陽兩座大糧倉,所以才發展成“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中最興盛的一支。
宋元以後,黃河改道,道口又成為衛河(也就是隋煬帝疏浚大運河時開挖的永濟渠)上的一個重要碼頭。清光緒年間,從衛河水運可直達天津海河。明清兩代,“凡漕糧入津、蘆鹽入汴,率由此道”。衛河道口碼頭上下數里,船桅如林,航運繁忙。北京城內所需物資,除江南海運或運河漕運之外,多由黃河漕運轉淇門入衛河抵京。1902年英國人在道口設立福公司修築從道口至清化(也就是今天的博愛縣)的道清鐵路,1905年全線通車。水陸交通便利,道口因此成為商賈雲集、人煙輻輳、商業繁榮、遠近知名的水旱碼頭,當地人都把它稱作“小天津衛”。今天的道口還保存著解放前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築,當年不少外國人專程從天津坐船來到這裡經商、傳教,道口老城區內至今還保存著一座義大利人設計的哥德式教堂。
“義興張”燒雞老鋪,至今仍然矗立在十字大街的街口,只是已經不賣燒雞,因為張存有的父親兄弟五人分家時,這個燒雞老鋪為張存有的二叔擁有,所以他就轉給別人做了菸酒店。張存有一直想回購它,作為“義興張”的歷史見證加以保護,但因為他二叔不同意,這個想法也就一直沒有實施。房子雖然有些破舊,但仍舊氣勢宏大,它的周圍還有幾座風格相近的老宅院,與新蓋的樓房摻雜交織,歷史的凝重和現實的凌亂構成一種穿透時空的奇異風格。
有人曾這樣讚譽:“燒雞專家義興張,皮色新鮮味異香,祖傳至今三百載,物美馳名銷四方。”這首歌謠,是對河南省滑縣道口燒雞的真實寫照。數百年來,它以鮮艷的色澤和濃郁的異香,吸引著天南海北的顧客以及外國來賓。“義興張”燒雞之所以與眾不同,關鍵在於它選料嚴格,加工精細,配料合理,烹製講究。

特點

道口燒雞以鮮、香、嫩、爛而著稱,其質量有五個顯著的特點:
1、一是造型優美,形如元寶,豐腴完整;
2、色澤鮮艷,皮呈淺紅色,微帶嫩黃,外皮晶瑩,誘人食慾;
3、肉絲粉白,韌勁十足,鮮美醇厚,香味濃郁,鹹淡適口;
4、熟爛程度驚人,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離;
5、無論涼熱食之,均余香滿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