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羚羊掛角 無跡可尋,釋義 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辭彙,詞目,發音,釋義,用法,

辭彙

羚羊掛角

詞目

羚羊掛角 無跡可尋

發音

líng yáng guà jiǎo wú jì kě xún

釋義

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六載義存禪師示眾語謂:“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掛角,你向什麼處捫摸?”《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載道膺禪師示眾語謂:“如好獵狗,只解尋得有蹤跡底。忽遇羚羊掛角,莫道跡,氣亦不識。”

用法

作賓語;比喻意境超脫,不著形跡相關內容:傳說中羚羊晚上睡覺的時候,跟普通的牲口野獸不同,它會尋找一棵樹,看準了位置就奮力一跳,用它的角掛在樹杈上,這樣可以保證整個身體是懸空的,別的野獸夠不著它。關於羚羊掛角的出處,最早見於《埤雅·釋獸》:羚羊夜眠以角懸樹,足不著地,不留痕跡,以防敵患。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說:“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他還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來形容這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空靈玄遠的詩境。又:《景德傳燈錄》卷十六載義存禪師示眾語謂:“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掛角,你向什麼處捫摸?”再:《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載道膺禪師示眾語謂:“如好獵狗,只解尋得有蹤跡底。忽遇羚羊掛角,莫道跡,氣亦不識。”後人們將其理解為禪宗用語,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語”。引申開來,我們以“羚羊掛角”來比喻意境超脫,不著形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