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三黃湯《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羚羊三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中醫皮膚病學簡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斑之功效。主治紫斑,火熱型者。

基本介紹

  •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斑
  • 主治:紫斑,火熱型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加減化裁,文獻摘要,

組成

羚羊角1~1.5克,生地12克,生黃柏9克,黃連6克,黑梔子12克,白芍9克,金銀花18克,丹皮9克,陳皮6克,白茅根15克,甘草2克,阿膠12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斑。

主治

紫斑,火熱型者。

加減化裁

羚羊角可改用犀角5克,或加漢三七3克。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火熱型:多在腿脛或身體其他處,發生大小不一,暗紅、褐黃至青紫斑點。重者,有發熱、腹痛、嘔吐及關節痛全身症狀,並且合併鼻衄、齒衄、吐血、便血及崩漏。《外科真》說:‘大小青紫斑點,色狀如葡萄,發於遍身,惟腿脛居多。甚則邪毒攻胃,以致牙齦腐爛,臭味出血,形類牙疳’。說明疫毒攻胃而發病。治療: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用方劑:如犀角地黃湯、化斑湯、羚羊三黃湯、清瘟敗毒飲加減、升麻鱉甲湯加減、疏風活血湯等。”
方論選錄
《陸氏中醫診治驗方》:“羚羊三黃湯:清熱解毒,滋陰補血。治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水牛角1.5克,生地、黑梔子、阿膠各12克,生黃柏、白芍、丹皮各10克,黃連、甘草各4克,金銀花18克,白茅根15克。或加參三七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早、中、晚三次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