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規制研究

美歐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規制研究

《美歐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規制研究》是2012年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歐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規制研究
  • 作者:范曉波
  • 出版時間:2012年
  • 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
  • ISBN:9787510307751
  • 類別:外國法律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范曉波所著的《美歐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規制研究》講述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自由化進程的加快和金融管制的放鬆,銀行併購活動在世界範圍內持續發生。銀行併購的規模和金額巨大,同業、同地併購與跨行業、跨境併購並存。銀行大規模的併購,使其為跨國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成為可能,金融一體化打破了資本流動的國別限制,加劇了各國銀行在全球範圍內對國際金融資源的爭奪。
  銀行併購有其積極的一面,適度的併購能夠使商業銀行的資源得到最佳化配置,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增強國際金融競爭力。但也有其消極的一面,銀行併購會使市場集中,市場集中度過高就會形成壟斷,威脅到市場的有效競爭。金融資產的高度集中,還可能影響金融安全。大規模的銀行併購直接導致銀行數目的減少。在美國,大規模的企業合併發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些合併的規模很大,比如國民銀行與美國銀行的合併。據估計目前在美國,630家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了970家銀行和84%的銀行資產,其他的5000家銀行控股公司控制了13%的資產。銀行數量的減少表明消費者和客戶的選擇餘地少了,競爭的缺乏將不利於降低費用。對於大銀行是會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到消費者身上,還是利用它們的壟斷地位提高收費標準,美國公益調查諮詢公司曾作過調查,結果表明“銀行擴大意味著費用提高,較大的銀行用壟斷力量來向消費者收取高於小銀行和信用社協會的費用”。例如美洲銀行和國民銀行合併之後,將會控制全美各地大約1.5萬台自動取款機,一些金融分析家就認為,由於有那么龐大的一個網路,它就可以無所顧忌地收取使用自動取款機的費用。
  《美歐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規制研究》共分七章,主要內容如下:
  章是基本理論部分,首先分析了銀行併購的含義、特點,說明銀行併購與一般企業併購的不同特性,討論了銀行併購的外部動因和內部動因,回顧了銀行併購的歷史發展,剖析了當前銀行併購的特徵。
  第二章是對美國銀行併購立法和實踐的分析。美國經歷了多次銀行併購的浪潮後,在銀行業反壟斷實踐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立法和司法體系。本章主要釐清了美國關於銀行併購的反壟斷規制架構,闡述了美國銀行併購的程式,分析了其實質性審查因素和特點。
  第三章是對歐盟銀行併購立法和實踐的分析。在歐盟,雖然沒有專門針對銀行併購的立法,但是有著豐富的對企業合併控制的立法體系和實踐。本章分析了歐盟銀行併購的審查程式,歐盟關於銀行併購的實體考量因素。
  第四章,相關市場界定是所有行業反壟斷經濟分析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到銀行領域也是如此。本章首先討論了相關市場的含義,銀行業界定相關市場的方法。然後詳細討論了相關市場的兩個方面:產品市場和地域市場,在美國,法務部和銀行主管部門界定產品市場和地域市場的方法並不完全相同,對此分別進行了闡釋、比較。
  第五章,銀行併購具有兩面性,既可能因為產生規模效應提高整體經濟效益,達到資源*配置;又有可能因為市場集中度的增強,扼殺市場的競爭活力,其典型的方式就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濫用其支配地位,損害市場競爭。因此,世界各國反壟斷法均將經營者集中行為作為反壟斷法規制對象,經營者集中控制制度也成為反壟斷法三大支柱之一。鑒於併購行為具有兩面性,因此對併購行為的控制不能簡單予以禁止,而是努力尋找一種“雙贏”的辦法,既要消除合併帶來的反競爭疑慮,又要促進合併,發揮併購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美國和歐盟的做法是附條件批准經營者集中,就所附條件而言,美國和歐盟*結構性控制措施,即附加資產剝離條件。
  第六章,為了挽救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美國政府向金融業注入了幾千億的資金,要么是直接給那些被認為是“大而不倒”的機構,要么注入TARP(挽救壞賬計畫)。雖然TARP的初衷是增加資本市場的流通性並刺激借貸,但是這筆資金實際上往往被那些受到資助的銀行用來收購那些沒有受到項目資助的銀行。由此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什麼是“大而不倒”,是否一個金融機構大到一定程度就真的可以不倒了,如果是,那么反托拉斯法是否應當阻止它們;另一個問題是,當聯邦政府為一個銀行注人資金卻拒絕為另一銀行注入資金,使得沒有被注入資金的銀行被注入資金的銀行收購,政府是否在改變市場地位,反壟斷法是否還有作為。
  第七章,我國《反壟斷法》雖然已經施行,但它並沒有對商業銀行併購的反壟斷問題作出特別的規定,可操作性不強,金融法規也缺乏相關規定。而銀行業作為我國金融的基石,無論從地位還是行業本身的特點來說,都有其特殊性,關係到國家的金融安全乃至經濟安全。本章通過對前述美國、歐盟銀行併購的反壟斷規制經驗的總結,分析了我國銀行併購反壟斷立法存在的問題,對構建中國自己的銀行併購的反壟斷規制體系提出了建議。
  銀行併購可以改變市場結構,具有引致壟斷、危害自由競爭的可能性,因此各國對銀行併購的規制均以反壟斷規制為核心,通過制定以反壟斷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體系,實施對銀行併購的規範。但即便是同一國家,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反壟斷法的適用也會有一定的反覆,規制的指導思想和具體的規制政策也在發生著變化。銀行業的反壟斷政策隨著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目標和價值認識的轉換而變化。在經濟金融安全觀的影響下,傳統反壟斷法的價值取向也在發生變化,反壟斷法律制度逐漸成為政策性產業發展工具,對跨國銀行的反壟斷規制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和政策性。一些已開發國家的反壟斷法律制度具有雙重性標準,放任國內銀行業的集中和合併,同時限制跨國銀行併購損害本國境內的市場競爭。在金融全球化的趨勢下,中國也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銀行併購的反壟斷立法,用法律手段規制這一市場行為。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章 銀行併購的理論性研究
節 銀行併購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銀行併購的動因
第三節 銀行併購的歷史發展及趨勢
第二章 美國銀行併購反壟斷的立法規制
節 美國銀行併購的反壟斷立法
第二節 美國銀行併購的申請程式
第三節 美國對銀行併購的實質性審查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歐盟銀行併購反壟斷的立法規制
節 歐盟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架構
第二節 歐盟銀行併購反壟斷的審查程式
第三節 歐盟關於銀行併購的實體考量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銀行併購中相關市場的界定
節 相關市場的概念
第二節 產品市場的界定
第三節 地域市場的界定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銀行併購的救濟措施
節 合併救濟制度概述
第二節 資產剝離
第三節 銀行合併救濟——分拆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銀行倒閉危機:實施反壟斷的挑戰
節 金融危機中的銀行併購
第二節 金融危機中對“大而不倒”銀行的救助
第三節 銀行併購的反壟斷與公共政策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中國的銀行併購反壟斷規制
節 反壟斷法調整銀行併購的必要性
第二節 我國銀行併購反壟斷的法律規定
第三節 我國銀行併購反壟斷規制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對銀行併購反壟斷規制的完善建議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范曉波,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杜肯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理事,北京市國際經濟法學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法、國際金融法、海商法、WTO法等。參與編寫國際經濟法著作和教材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