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視研究的學術源流

美國電視研究的學術源流

《美國電視研究的學術源流》是2010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易前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第一次把“電視研究”視為相對自足的學術領域,運用“知識考古學”的方法,稽考美國自電視誕生以來的相關文獻,耙梳辨析,從理論與方法的角度探尋美國“電視研究”的學術源流,旨在為中國“電視研究”的學術建設提供參照。

作者簡介

易前良,湖南雙峰人,南京大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一聖地亞哥分校訪問學者,現為河海大學公管院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電視研究”、“傳播與社會發展”。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電視研究”學術領域的形成:中美之比較
第一節 中國“電視研究”的學科化及其現狀
知識領域與學科:“研究電視”與“電視研究”
國家、媒體與學者:“電視研究”的學科化
批評、藝術與傳播:知識互動的現狀
第二節 美國“電視研究”的學科起源與發展
美國“電視研究”的起源
“電視研究”學科化的社會背景
“電視研究”的知識整合
學科發展與困境
第二章 公共領域的視角:新聞式電視批評
第一節 “新聞式電視批評”在媒介體系中的權力角色
關於電視批評
新聞式批評與學術批評的區別
新聞式批評的類型
新聞式電視批評的“聯袂聚焦”角色
新聞式批評與電視媒體的關係
電視網的行銷“公關”
新聞式批評的專業主義追求
第二節 美國“新聞式電視批評”的發展脈絡
“黃金時代”的新聞式電視批評
商業模式確定時期的新聞式電視批評
後“水門”時期的新聞式電視批評
有線電視與網路時代的電視批評
第三節 尋找電視批評的標準:以《紐約時報》為例
電視批評的議題和標準
電視行業變遷的記錄者
古爾德與“新聞沙皇”默羅的沉浮
探索電視批評的標準:奧克萊的“精英化”批評
第四節 社會文化批評:以《紐約客》為例
關於電視的社會文化批評
電視的現實主義美學
“真實”與“整體”:批評的標準
第三章 人文藝術的視域:“電視研究”的學科化
第一節 “電視研究”學科生成的文化淵源
歐洲的大眾文化批評傳統
美國的“大眾通俗文化”論爭
從麥克盧漢到雷蒙·威廉斯
第二節 理論奠基:雷蒙·威廉斯的電視本體論
流動藏私:電視的歷史觀
日常生活:電視的社會功能論
流程:電視文本論
第三節 “流程”理論在美國“電視研究”中的發展
“流程”組合:傳播者與觀眾的聯繫
“流程”的內在關聯:認識電視文本
“流程”中的視聽符號:電視的影像功能
第四節 霍拉斯·紐卡姆:跨學科的知識對話
紐卡姆的學術經歷
從卡威爾提到紐卡姆:電視是“流行藝術”
理論與方法上的對話:電視是“文化論壇”
第四章 人文批評的視域:電視研究方法舉隅
第一節 電視“類型研究”
類型:作為文學“文體”
類型:作為流行文化的“程式”
“類型”在電視研究中的運用
類型與電視工業
第二節 電視“產業研究”
政治經濟學分析和行業研究
媒介決策的層級理論
權利角色理論
第三節 電視“文化研究”
沿革與主要特點
文本分析
客群研究
電視“文化研究”的理論整合
電視“文化研究”的局限
第五章 傳播學的視域:電視與“經驗一功能”學派
第一節 西美爾維特和施拉姆的“效果研究”
“電視與未成年人”研究
“未成年人生活中的電視”研究
電視“效果研究”的意義及其缺失
第二節 格本納的“文化指標”研究與內容分析
研究前提:對電視影響的理論認識
研究方法的改變
電視的世界:信息體系分析
回歸主流:電視的涵化功能
關於“文化指標”研究的評價
第六章 傳播學的視域:電視與媒介環境學
結語
參考文獻
中英譯名對照表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