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2007年6月4日帶著幾分無奈波音公司第一架量產型EA-18G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舉行了隆重而簡短的下線儀式。就在兩個月前,美國國會通過了2007財年預算,要求美國海軍多購買12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而不是繼續小批量生產EA一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此舉引起了美國海軍的不滿。由於波音公司此前已接到4架EA一18G的訂單,所以生產推遲將從第5架開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 發布日期:2007年6月4日
  • 外號:超級大黃蜂
  • 優點:良好的戰技術性能低廉的維護費用
概述,性能介紹,圍困籠中,實戰情況,

概述

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現代戰爭中,電子支援已成為與火力打擊並重的一種“特殊突擊樣式”。從1971年起,EA一6B“徘徊者”戰機就被美海軍用於壓制敵人的電子活動和獲取戰區內的戰術電子情報來支援攻擊機和地面部隊。其主要機載設備包括AN/ALQ一99F電子干擾系統(在5個干擾吊艙內的10個干擾發射機,每個干擾艙可以覆蓋7個頻段中的一個)、靈敏偵察接收機(可探測遠距離的雷達信號)、AN/AYK一14中央計算機、全天候自動著艦系統(ALCS)、多功能顯示器,以及通信、導航與識別系統等。
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軍火巨頭波音公司看準了這筆買賣,於是在2001年聖路易斯市的F/A一18ElF生產線中,一架尚未完成總裝的“超級大黃蜂”被拖入一個獨立設定的機庫另行裝配。同年11月15日,此架被稱為F/A一18F1的戰機攜帶兩個副油箱、3具AL0—99電子干擾吊艙和2枚AIM一120中距空空飛彈完成了首飛,這就是EA一18G的原型機。原型機飛行性能測試在9000米高空成功進行,飛行速度為馬赫0.9,過載3g。截至2002年8月24目,這架原型機共完成了五次試飛,之後轉入地面綜合實驗室測試。2003年12月29日,海軍將一筆10億美金的巨款匯入波音公司的帳戶,用於EA一18G
“咆哮者”項目在2004~2009五個財政年度的“系統設計和發展”(SDD)。6個月後,兩架專門用於試驗的EA一18G樣機開始組裝。2005年,“咆哮者”完成了風洞和綜合地面試驗。今年5月30日,EA一18G項目又完成了為期

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3個月的艦載適用性試驗。海軍表示,今後計畫採購90架EA一18G,最終於2015年完全取代EA一6B,使EA一18G當之無愧地成為美國海軍電子攻擊力量的砥柱中流。 作為F/A一18E/F的衍生機型,EA一18G“咆哮者”具有和前者相同的機動性能,因此完全可以勝任隨隊電子支援任務,而且具備相當的空戰能力,不僅足以自衛,甚至可以執行護航任務。而且,EA一18G飛機99%的零配件都可以與F/A一18E/F互換,這無疑能大大降低後勤保障的壓力,也節省了飛行員完成新機改裝訓練所需的時間與費用。
F/A一18E/F憑藉其良好的戰技術性能和低廉的維護費用(這僅是對財大氣粗的美國而言,其它國家則另當別論,畢竟不屬同一檔次)博取了海軍的芳心,去年竟不無衝動地令“天皇級”一代名機F一14D從所有航空母艦的甲板上“下崗”,如數封存“待業”去矣。攆走了“雄貓”,“超級大黃蜂”一時間成了“超級大明星”。而它的英文名“SuDerHomets”,有“超級難纏者”之意,而EA一6B的綽號“Prower”(徘徊者)竟包含“小偷”的意思,這自然也成了媒體的噱頭。當“小偷”遇上了這個由“難纏的人”脫生的“咆哮者”(Growler)時,也只得乖乖把接力棒交出來了。

性能介紹

不管怎樣,EA一18G承載著美國海軍未來電子攻擊力的希冀和高達10億美元的項目發展資金,它不應有失敗的藉口。憑心而論,就其戰技術性能來說,的確不乏卓爾不群之處。正如EA一18G項目的一位工程經理鮑勃費德曼所言:“每一天的試飛,我們都會向既定目標更進一步,並向我們的海軍客戶展示它那令人難以置信的優異性能。”

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作為一款名副其實的電子戰機,EA一18G擁有十分強大的電磁攻擊能力。憑藉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為其設計的ALQ一218V(2)戰術接收機和新的ALQ一99戰術電子干擾吊艙,它可以高效地執行對面空飛彈雷達系統的壓制任務。以往的電子干擾往往採用覆蓋某頻段的梳狀波,但敵方雷達僅僅工作在若干特定頻率。這樣的干擾方式將能量分散在較寬的頻帶上,就如同對電磁頻譜的“地毯式轟炸”,付出功率代價太大。具有跳頻(FH)能力的抗干擾系統出現之後,傳統干擾方式無法有效應對每秒鐘發射頻率都要跳動數次的電台和雷達,干擾效果遂大打折扣。此時對手的信號恰似神出鬼沒的“游擊隊”,“地毯式轟炸”就顯得不甚明智。與以往這些攔阻式干擾不同,EA一18G可以通過分析干擾對象的跳頻圖譜自動追蹤其發射頻率,並採用“長基線干涉測量法”對輻射源進行更精確的定位以實現“跟蹤一瞄準式干擾”。此舉大大集中了干擾能量,首度實現了電磁頻譜領域的“精確打擊”。採用上述技術的EA一18G可以有效干擾160千米外的雷達和其它電子設施,超過了任何現役防空火力的打擊範圍。
不僅如此,安裝於“咆哮者”機首和翼尖吊艙內的ALQ一218V(2)戰術接收機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在對敵實施全頻段干擾時仍不妨礙電子監聽功能的系統,這項功能被廠商稱為——“透視”。全頻段電子干擾,就如同你為擾亂兩個人的談話,特地搬來一個大功率的功放喇叭。這樣雖然能達到干擾目的,但由於喇叭的存在你也無法聽到任何一方的言語。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ALQ一218接收機子系統卻既可以讓交談雙方無法交流,同時又令你可以聽清他們說話。而且,EA一18G還具有相應的INCANS通信能力,即在對外實施干擾的同時,採用主動干擾對消技術保證己方甚高頻(UHF)話音通信的暢通。這項技術在美軍中也是首次套用。
2005年11月,EA一18G在帕塔克森特河海軍航空站的“暗室”(無反射室)進行了INCANS通信綜合測試(見本期插3),負責系統調試的工程師保羅·莫爾利表示,測試獲得了“絕對的成功”。

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USQ一113(v)通信對抗系統也是EA一18G的制式裝備。它擁有指揮、控制和通信對抗(C3CM)、電子支援措施(ESM)及通信等多種任務模式,在VHF/UHF頻段工作,基本頻段20~500MHz,重點頻段225~400MHz。us9—113(V)可與商用現貨接收機/發射及技術和先進的軟體結合,為軍方提供了一個易於操作的系統。此型機載通信對抗系統能夠自動干擾有源目標或盲幹擾指定目標,無論大型預警雷達還是路邊炸彈的遙控裝置都無法倖免。通信監聽和干擾是電子戰的重要方面,USQ—113(V)的通信模式還允許進行一般的通話或實施模擬通信欺騙(ICD),通過竊聽或破壞敵方的指揮控制鏈路,指揮官可以取得戰場上顯著的戰鬥優勢。系統能設定在不同信號內共享功率,具有多目標干擾能力,噪聲和標準欺騙干擾能有效破壞敵方作戰。通過將系統與外部的數據機連線,可最佳化系統來對抗特殊網路。
EA一18G的AN/APG一79型機載雷達由雷錫恩公司設計製造,這種具備電子對抗能力的雷達採用了與第四代戰機F一22A、F一35相同的“有源電掃陣列”(AESA)技術。這使得“咆哮者”可以輕易地在使用雷達的其它功能時分出一部分C/R單元對敵進行離散的干擾壓制,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此外,作為“FORCEnet”(部隊網)的關鍵節點,EA一18G裝備了基於16號數據鏈的JTIDS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JTIDS採用了高速跳頻、跳時、直接序列擴頻和糾錯編碼等多種反偵察和抗干擾措施,是當今世界最為“堅固”的無線戰術通信系統。時至今日,除了核電磁脈衝武器,連美軍自己也沒有干擾JTIDS的有效手段。因而,“咆哮者”的抗干擾能力不可小視。

圍困籠中

EA一18G不僅擁有新一代的電子對抗設備,同時還保留了F/A一18E/F全部的武器系統和優異的機動性能。因而可以這樣說,“咆哮者”既是當今戰鬥力最強的電子干擾機,又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況且波音公司已經獲得了生產4架,即一個戰術干擾中隊的EA一18G的契約,萬萬沒有想到日後的進一步量產進程會遭遇如此不測。究竟是什麼令這個強悍的“咆哮者”只得在籠中悻悻沉嘶呢?
首先,這是由五角大樓對電子戰力量重新規劃部署所造成的。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國防部意識到,近10年以來,即空軍的EF一111與F一4G退役之後,美軍的機載電子攻擊任務由美國海軍獨家負責,美軍所有進入敵方領空的戰鬥機均由海軍的電子攻擊機提供電子保護。2004年,五角大樓新的電子戰計畫顯示,未來美國空軍與海軍將協同作戰,共同完成空中電子進攻。

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根據五角大樓的計畫,機載電子攻擊(AEA)任務共分為4部分:防區外干擾,即遠距離干擾敵方戰略通信;隨隊干擾,即干擾機和戰鬥機同行發起空中打擊:自衛干擾,即利用機載設備產生的信號擺脫防空飛彈;近身干擾,即從極近的距離干擾敵方雷達,主要靠無人飛行器來完成。這其中第3、4項均有空軍力量涉足其間,而第一項更是由美國空軍全權負責。這一計畫使美國海軍電子戰力量所承擔的壓力有所降低,並大大強化了空軍在電子戰中的作用。此後批准的2005和2006財政年度國防部電子、光電子和信息技術的開支中,空軍的預算竟是海軍的3倍多!所以,2007財年海軍的EA一18G項目在國會所遭遇的冷落亦在情理之中。
其次,美國國會對EA一18G尚存疑慮。雖說生產EA一18G是為了最終取代EA一6B,但成本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EA一6B也在不斷的改進之中,EA一18G所採用的相當一部分電子設備,包括ALQ一218和uso一113,原本是為升級EA一6B的。如果EA一6B按照最新的“改進能力Ⅲ”(ICAPm)計畫升級即可以擁有與EA一18B相近的電子戰戰力。生產一架EA一18G波音公司為美國海軍開出的價碼是6600萬美元,而同樣的資金可以改進4架EA一6B,時間也相對短得多。據報導,今年5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已獲得由美國海軍授予的一份不定期交付/不確定數量契約,全速生產“ICAPⅢ”電子攻擊系統,裝備EA一6B“徘徊者”。另外,波音公司的死對頭洛馬公司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EA—JSF方案,主打採用全新電子設備尤其是具有短BE/垂直起降能力的EA一35(一說F一35Ⅱ)。這引起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濃厚興趣,表示無意採購不具備V/STOL能力的EA一18G,而將EA一35列為陸戰隊下一代電子攻擊機的首選。
EA一18G進一步生產的推遲也並非是一件壞事。對此,國會撥款委員會成員表示:“我們將繼續支持EA一18G項目,但是,EA一18G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發展完善。”不管未來怎樣,2006財年的契約仍在履行著,7月初,L3通信公司連結模擬訓練分公司開始為EA一18G生產第100套整體模擬座艙;8月4日,“咆哮者”首機提前一個月下線;8月底,它的處女航被安排在聖路易斯進行。2007年,“咆哮者”將在馬里蘭州的帕塔克森特河海軍航空站和加州的中國湖試驗場展開全面性能測試。凝聚了波音公司諸多心血的“咆哮者”,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證明自己的實力,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如若不然,這“來如春夢幾多時”的EA一18G,也難免落得一個“去似朝雲無覓處”的慘澹結局。這些,恐怕只有等到來年國會批准新的財政預算時方能見以端倪。

實戰情況

美國海軍EA-18G電子戰機
在海灣戰爭中,EA一6B與EF一111A和F一4G三種電子戰機一起組成聯合編隊,近距離壓制地面防空火力的制導、瞄準系統和通信指揮控制系統,極為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一役成名。十幾年過去,昔日馳騁疆場三劍客中的兩個——EF一111A與F一4G均已解甲歸田,使得EA一6B不得不承擔美海軍所有隨隊電子支援的重任。可是,時光催人,歲月已在“徘徊者”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跡,最年輕的~架飛機也已在海風中磨礪了15年,雖然經過多次現代化改造,但機體結構的老化絕對不容忽視。再者,EA一6B所裝兩台J52一P一408渦噴發動機,就算把節流閥推到頭也只能達到1048千米//小時的極速,使其在執行具有時間敏感性的任務時無法跟上突擊集群。況且由攻擊機A一6發展而來的EA一6B機動性能不佳,幾無空戰能力,執行任務必須依靠其它戰機護航。所以,面對未來戰場嚴峻的形勢,已有30年役齡的“徘徊者”恐將獨木難支,這催生了美國海軍對下一代電子攻擊機的迫切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