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Americ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是一個由美國海軍所操作的45,000噸排水量兩棲突擊艦等級,屬直升機登入突擊艦(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LHA)類別,主要作為兩棲登入作戰中空中支援武力的投射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
  • 外文名:Americ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同級艦,設計,概念,搭載機隊,武裝與設備,缺點與設計改變,與航空母艦的比較,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Americ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是一個由美國海軍所操作的45,000噸排水量兩棲突擊艦等級,屬直升機登入突擊艦(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LHA)類別,主要作為兩棲登入作戰中空中支援武力的投射平台。美國海軍預計建造5艘原稱為LHA(R)(R為“替代”(Replacement)之意)的此級軍艦,但是包括首號艦美利堅號(USS America LHA-6)在內、被稱為Flight 0的前兩艘新艦,與自三號艦LHA-8開始、被稱為Flight 1的後三艘,卻擁有不大相同的設計概念與構造。其中前者將擁有巨大的機庫、彈藥庫與維修設施,著重航空武力的強化;第二梯次的三艦則將會縮小艦橋體積,以騰出機庫空間,並保留一小規模的下凹式甲板結構,在航空與水面作戰能力之間尋求較佳的平衡性。
美利堅級的首號艦、美利堅號(USS America LHA-6)於2012年10月20日下水,預計取代艦齡已高的塔拉瓦級貝里琉號(USS Peleliu LHA-5)。

同級艦

  • Flight 0
    美利堅號(PCU America LHA-6)
    的黎波里號(PCU Tripoli LHA-7)
  • Flight 1
    LHA-8
    LHA-9
    LHA-10

設計

概念

雖然被劃分為直升機登入突擊艦(LHA)類別,但美利堅級基本上是以直升機船塢登入艦(Landing Helicopter Dock, LHD)馬金島號(USS Makin Island LHD-8)為基礎所開發,而LHD-8本身又是胡蜂級的改良型。作為美國海軍次世代“大甲板”(big-deck)突擊艦的首作,第一梯次的美利堅級突擊艦雖然有45%的基礎結構沿用自馬金島號,但是完全省略了下凹式甲板的設計。取消了下凹式甲板得以換取一個更加延長的飛行甲板與兩座更寬敞、淨空更大、裝設有吊車可容納MV-22B“魚鷹式”傾旋翼機的維修艙。並將LHD上的舷側醫療區空間縮減2/3,以換取機庫空間。相較於過去的兩棲突擊艦,美利堅級擁有更大的機庫、經重新安排與擴大的航空維修區、大幅擴充的零件與支援設備儲存空間,與更大的油料庫。
除此之外,美利堅級與馬金號同樣也是使用燃氣渦輪發動機(gas turbine)作為動力來源,有別於傳統船舶動力系統使用重油柴油作為燃料,燃氣渦輪引擎使用JP-5航空燃料,與艦上所搭載的直升機、傾旋翼機及噴射定翼機共用相同的燃料源。相較於傳統使用重油發動機的舊型船艦,共用燃料讓美利堅級的艦上補給與調度能力大幅提升。
雖然美利堅級也能搭載傳統美國海軍兩棲突擊艦所搭載的AV-8B垂直起降戰鬥機與各式直升機,但此級突擊艦主要還是針對美國海軍陸戰隊未來的航空戰鬥元素(Aviation Combat Element, ACE)而特別打造。而所謂的ACE,則是一個由短場起飛/垂直降落(Short Take 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STOVL)版本的F-35“閃電II式”聯合打擊戰鬥機(F-35B型),以及可以載運著海軍陸戰隊越過海岸線、將武力投射至灘頭防線後方的MV-22B“魚鷹式”傾旋翼機所組成的下一世代航空武力組合。美國海軍原使用的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因為甲板與機庫空間受限制之故,無法提供操作兩款ACE新機種所需的後勤能量,這也是促成美利堅級以加強航空戰力作為開發主軸的重要原因。

搭載機隊

海軍陸戰隊所操作的MV-22B“魚鷹式”傾旋翼機比傳統直升機飛行速度更快、酬載量更大、航程更遠,是新一代的登入作戰利器。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可以搭載一個由12架MV-22、6架F-35B、4架CH-53E“超級種馬”(Super Stallion)重型直升機、7架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或UH-1“易洛魁”通用直升機,以及2架MH-60S“海鷹”(Seahawk)搜救直升機所組成的混編機隊,或單純只搭載20架F-35B戰鬥機與2架H-60搜救直升機,空中攻擊火力最大化的配置。

武裝與設備

以支援與領導角色為主、從戰線後方透過空中與海上方式投射火力的美利堅級,並未搭載主動攻擊武裝。艦上所裝備的武器系統以防衛為主,包含一套船艦自我防衛系統(Ship Self-Defense System, SSDS)與一套近迫武器系統(Close-In Weapon System, CIWS)。
  • 二代船艦自我防衛系統(SSDS Mk 2)
    AN/SPS-48E長程空中搜尋雷達
    AN/SPQ-9B水平搜尋雷達
    聯合接戰能力(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CEC)數位網路系統
    公羊飛彈(RIM-116 Rolling Airframe Missiles, RAM)
    進化型海麻雀飛彈(RIM-162 Envolved SeaSparrow Missiles, ESSM)
    AN/SLQ-32B(V)2電子作戰系統,附Mk 53“納爾卡”電子誘餌發射系統(Nulka DLS)
  •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Block 1B(Phalanx CIWS Block 1B)
    Ku頻雷達
    20公厘M61火神炮

缺點與設計改變

不似過去在兩棲登入作戰中,主要是以水面兵力進行搶灘、與敵方岸防陣線在灘頭上硬碰硬,現代的兩棲作戰側重利用直升機或傾旋翼機等空中裝備載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越過敵方防線後,進行防線的突破。配合這樣的作戰方式,縱使是兩棲突擊艦也逐漸需要更強大的空中作戰能力,因此才有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這種純粹強調空中支援能力的設計出現。但是,當作戰持續進行時,就不能只靠空中部隊所運輸的少數菁英士兵與輕型裝備持續作戰,一些如戰車火炮卡車等重裝備與更大量的支援兵力,仍然得靠氣墊登入艇(LCAC)或通用登入艇(LCU)等水面登入設備的運輸才能上岸。
在傳統的兩棲作戰船艦上通常配備有下凹式甲板構造,當船身內的壓水艙注入海水時船的吃水會變深,使得下凹式甲板的高度能更貼近水面,設備與人員在大型船艦與停靠在其一旁的登入艇之間的移動將變得便利迅速。如塔拉瓦級之類的舊型兩棲突擊艦因為船身尺碼夠大,因此其下凹式甲板是設計在後段的船身內,為一種類似乾塢的構造。當需要運送的物資已經都轉移到登入艇上後,兩棲突擊艦會開始在船內的乾塢注水,並且打開艦尾的閘門讓登入艇駛出。但是,假如沒有下凹式甲板的設計兩棲作戰艦上的設備就必須以吊車之類的設備垂降至登入艇上,人員也必須攀爬繩梯下船,大幅降低效率,這在作戰中將會造成重大的影響。
因此,在經過一些相關研究與討論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與海軍陸戰隊指揮官在2012年2月時簽署一項備忘錄,決議將會從舷號LHA-8的三號艦開始恢復下凹式甲板的構造。LHA-8基本上是以LHA-6的設計為基礎,但是擁有一個稍微小一點的機庫,其下凹式甲板的尺碼也會比傳統的塔拉瓦級略小,但仍能提供相當程度的水面設備支援能力。為了騰出足夠的空間供多出的下凹式甲板使用,LHA-8之後的新艦將會擁有一個改良過、體積略小的艦島結構。

與航空母艦的比較

Flight 0的美利堅級前期艦雖然名義上稱為兩棲突擊艦,但在構造與用途上與一般的非斜向甲板設計之航空母艦並無不同。事實上,比較世界各國現役的航空母艦,除了由前蘇聯建造、目前以遼寧號之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服役的瓦良格號(67,500噸)之外,美利堅級45,000噸的排水量已經超越了其他國家所有服役中的主力航空母艦。唯有美國海軍因為擁有超過10艘接近或超過10萬噸級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級與正在建造中的福特級),才因此比較得出美利堅級的尺碼與噸位落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