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製成,竹節長、管身較細,雙管並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製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並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為簧片。它主要用於獨奏,有十餘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嚮往之情。

羌笛為豎著吹奏,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並帶有悲涼之感,"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其表現力的最佳寫照,故最適於獨奏,也可為歌舞伴奏。

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 申報地區:四川省茂縣
  • 遺產編號:Ⅱ—38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羌笛與笛有很大的區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漢代馬融《長笛賦》“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吟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以知道:羌笛在漢代就已經流傳於甘肅、四川等地了,並且可以推之當時的羌笛是雙管四孔羌笛。羌笛在唐時,是邊塞上常見的一種樂器,經常出現在唐代邊塞詩中值得一提的是,羌笛並沒有出現在唐代的“十部樂”中,可見,羌笛在唐時只是邊塞中所見的樂器,並未正式進入唐代宮廷或軍隊,只是少數民族或是軍隊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樂器。
唐、宋、元、明各代文人的詩歌中常見到關於羌笛的記載。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及黑水縣一帶的羌族地區,我們仍舊可以看到這種具有唐宋遺風的樂器,它們是用兩支同樣長短的油竹製作,管體被削成方柱形,綁紮在一起,每隻管的上端,置有一個帶竹簧片的吹管,豎吹,規格有17厘米及19厘米兩種,音色高亢而略有悲涼感,是人們在喜慶豐收,過年過節勞動之餘常用的主要樂器。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
赤布蘇、沙壩地區的羌笛是秦漢戰亂年間由南遷的羌族人從西部地區帶來的。據史料記載,西漢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紀時由音樂家京房加一高音按孔,成為五孔。東漢馬融在《長笛賦》中曾有“近世雙笛從羌起”的記述。發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斷,羌笛的存在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藝術特色

羌笛的聲音常給人以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羌族人民常用它來抒發自己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種種情感。
羌笛吹奏主要採用鼓腮換氣法,一口氣可吹奏幾分鐘,即使是一首簡單曲調,其技藝性要求也很高。另外,羌笛在吹奏中還有喉頭顫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雙管制作的律差、雙簧共振的音響,其音質和旋律獨具特色。
製作羌笛一般選用桿直、筒圓、節長,且頭尾粗細較均勻、竹肉厚薄有度、質地堅韌、纖維細密、不易開裂的箭竹為材料,並根據筒管的長短、厚薄、大小測定音準,孔距必須精確相等,否則音準不一。

代表作品

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詞》、《思想曲》、《莎郎曲》等。

傳承意義

由於羌族沒有文字,其歷史文化除了世代口傳心授外,羌笛也成為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渠道。羌笛的音律、音色、吹奏技巧獨具特色,是我國民族樂器寶庫中難得的珍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