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羊皮鼓

羌族羊皮鼓

羌族宗教儀式打擊樂器,又名“羌鈴鼓”,羌語稱“切歐兀”、“切熱別日木”。有兩種形狀,一種是圓形鼓面的鈴鼓,直徑大約30—40厘米。鼓邊寬約15厘米,鼓柄置於正中,抓柄的長度與鼓面的直徑相同,左手從背面握柄。另一種是扇子形狀的鈴鼓,鼓框和鼓柄為鐵制,抓柄端有一裝飾環圈,圈內串以數個銅錢。兩種形制鼓面均蒙羊皮,各鼓音高低不一,鼓錘為竹製,敲擊的一端略微呈弓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羌族羊皮鼓
  • 地理標誌:嘉陵江上游
  • 性質:樂器類
  • 所屬民族:羌族
傳統介紹,創作,活動圖冊,

傳統介紹

“羊皮鼓”主要流傳在嘉陵江上游的略陽縣,是五十年代初由藝人馬雲秀、童連生首先演出的雙人鼓舞。其前身是古老的羊角鼓舞。風格、節奏、動律仍保留了原來的面貌,但兩位老藝人(小時從藝端公)規範了羊皮鼓的舞蹈語彙,刪除了祭祀內容,使之成為娛樂性的表演節目。
羊皮鼓 羌族羊皮鼓 羌族
羊皮鼓舞表演前,可在原地先打一通有固定套路的鼓點,既可醞釀情緒,又起著烘托氣氛和招徠觀眾的作用。表演中,兩人邊擊邊舞,在“嘭、嘭”擊鼓聲和“嚓、嚓”搖環聲中,配以曲調高亢的唱腔和熱烈、粗獷的舞蹈,給人一種別致、獨特的韻味。另外在畫面調度中,多突出了兩人同進同退或面對面、背靠背的對轉,或“推磨式”的同轉共繞形式。
羊皮鼓的打法和鼓點的節奏變化豐富。目前,蒐集到的有[硬三鞭]、[軟三鞭]、[野雞撲]、[偷點子]、[牛擦癢]等十多種。這些鼓點穿插在每個唱段與舞蹈銜接變化中,使表演者在統一的步伐、統一的動作中,調節了節奏氣氛。由於表演具有即興式的特點,表演者的技術嫻熟程度和思想情緒變化將直接影響技巧的發揮。
羊皮鼓的唱腔多在舞蹈段落的間隙進行。其中既有固定的曲調和唱詞,亦有老藝人套用原曲調觸景生情的即興創作。目前,蒐集到的曲譜有十多首,如[立五門]、[甲子]、[十大古人]、[學家子]、[還喜神]、[舞壇]、[猴子反天朝]、[四點紅]、[十二花]等。其唱詞多取材於道家俚語、歷史故事、男女愛情和當地風情,值得注意的是在[立五門]、[甲子]、[學家子]等唱腔里,蘊含著許多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內容。
羊皮鼓突出鼓的表演,它氣氛熱烈歡快,動作粗獷質樸,如“禳星辰”動作,就是在鼓點、唱腔、動作的有機結合中,表現出凜冽的氣勢。羊皮鼓在表演中,不僅給舞蹈提供了節奏,豐富了氣氛,而且鼓點的擊打更形成和衍化出許多獨特的舞蹈語彙。當老藝人舞至興奮時,常常搬出一條長木凳,擺在場地中心,藝人們圍著長凳表演“躺凳”、“跳凳”、“踩凳”、“跨凳”等具有雜耍式的技巧。目前已蒐集到的基本動作有“禳鼓”、“揉麻窩子”、“單腿跳”、“鳳凰三點頭”、“線筢子”、“禳星辰”、“勾腿跳”以及和木凳結合表演的一些技巧動作。其中,“禳鼓”是整個舞蹈的連線動作,它和“揉麻窩子”、“禳星辰”奠定了羊皮鼓舞的基本風格和動律。更加突出了腳的“走、跳”,胯的“扭、擺”和手中鼓的“推、搖”變化。 羊皮鼓舞的演員大都穿當地山民常穿的大襟長布衫,外套坎肩,系腰帶,扎頭帕,穿麻鞋,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特別是由童連生、馬雲秀兩位老藝人合演的羊皮鼓,多次參加省、地、縣的各級民間藝術調演並獲獎,使其至今活躍在民間。位於四川省汶川縣馬蹬村的“何家祖墳”是當地羌族何姓大家族的墓地。根據資料記載,羌族古代葬俗以火葬為主,火葬通常在日落後進行。火化時親人們圍坐一旁哭泣,然後轉為以吟唱喪歌來寄託哀思,再繼之以牽手頓足的舞蹈為祈求神靈保佑死者進入另一世界進行祝福。歌舞直延續到次日清晨,將骨灰埋入地下為止。這種喪俗在《呂氏春秋·義尚》中有“氐羌之虜也,不憂其繫纍,而憂其死而不焚也”的記載,可為左證。在少數民族之中,羌族的“喪舞”和為祭祖所舉行的傳統祭祀舞蹈都極具特色。
當太陽把高大松拍樹長長的影子縮到最短時,村寨里的男女和前來特為祭祀何家祖先的巫師們,跟隨著何家主人陸續到達一片松柏圍繞的墓地,並在林中的墳塋前供放好各類祭品後,便等待著祭祀“時辰”的到來。
只聽得羊皮單鼓的一陣作響,一隊由手拿雕有神仙頭像的“克里米娃子”神杖、戴著放置聖物帽子的巫師為首開路,緊跟其後的是頭戴金絲猴頭,羌語稱作“休匹兒”猴皮帽,手拿掛有鷹爪等避邪物“板鈴”的大巫師、敲打著羌語稱“日卜”羊皮單鼓、揮舞棍棒類法器的六、七位巫師組成的隊伍,從松柏林外蹦跳而來。他們踏著咚咚作響的羊皮單鼓和板鈴響聲,跳起了《金絲猴舞》。頭戴金絲猴頭帽的巫師在自己作舞的同時,還負責指揮其他巫師在儀式過程中表演各種舞蹈的方向和應做的次數。這些巫師每人的舞姿並不相同,有的邊揮動法器邊向各個方向弓腰屈背地祭拜;有的輪流替換著左右腿做前後蹦跳、有的卻在原地左旋右轉……,似乎是在表演著各自的“單人舞”。在整個表演過程中,所有巫師唯一一致的是,每人口中都用不停念唱的咒語和經文伴陪自己的舞動。
在羌族的祭祖儀式中,有大巫師必須頭戴金絲猴頭皮帽,並同時敲打羊皮單鼓的特殊習俗,而這一習俗的來歷還有著一段有趣的神話故事為根據。
據說,很早以前,羌族是擁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當時已十分年邁的祖師爺為了把從天神那裡得來的各種經文和有關人間衣食住行的所有學問,花費了極大的心血記錄並保存在一卷卷樺樹皮上,準備傳給羌族的後代。這一年的春天,祖師爺生怕這些樺樹皮經卷受潮,便拿出來放在外面的山坡上晾曬。竟不知何時跑來一隻山羊,把所有的樺樹皮經卷統統嚼吃飽餐後逃遁而去。等祖師爺午後來收取經卷時,發現所有經卷竟全部丟失而大驚失色,四處尋覓也不得蹤影而急得拍胸頓足、悲痛欲絕。這時一隻金絲猴從高高的樹上爬了下來,告訴祖師爺它曾看見一隻山羊吃掉經卷的經過。從此後,祖師爺便下決心要在他的有生之年,不管花費多大心血也要尋找到這隻罪惡的山羊。後來,經歷了千辛萬苦在金絲猴的引路和協助下,終於找到了這隻罪惡的山羊。祖師爺為了懲罰這隻山羊,把宰殺後的山羊皮製成了祭神用的單鼓“日卜”,使它永世遭受羌族後代的鞭笞。從此以後,每當祖師爺敲打單鼓時,眼前就會出現寫在樺樹皮上的經文字句。為了使這些寶貴的經文永遠不會再度丟失,祖師爺背下所有的經文,並以口傳心授的方法傳授給後代巫師,而再不使用文字,因此羌族至今只有自己民族的語言而沒有了文字。同時,為了感謝金絲猴引路找尋到山羊,使羌族後代通過古老經文而倍受五大天神保佑的功德,便在金絲猴死後將它的頭部和皮製成了帽子,裝飾上可以驅邪鎮魔的小銅鏡、海螺等法器,作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崇拜之物。
以後每當祭祖時,大巫師必須頭戴金絲猴頭帽,其位置安排在緊跟“克里米娃子”神杖之後,以此來表示人們對金絲猴的崇敬,並通過它來為巫師引路與神靈相通。而且,巫師們所表演的舞蹈,正是講述了“在金絲猴幫助下如何尋找到罪惡山羊”的故事。
敲打羊皮鼓作舞,是巫師們作法時的“專利”。除祭祖時巫師敲打羊皮鼓、跳“金絲猴尋找罪惡山羊”舞蹈外,再要領略“羊皮鼓舞”的風姿,就非梭磨河上游理縣木卡鄉的《布拉茲》所莫屬了。
聞名方圓百里的木卡鄉羊皮鼓舞《布拉茲》,也屬於“巫舞”之列,必須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經文和所有法式技能,具備一定醫藥、星象知識,能主持傳統的祭祀儀式的巫師才能表演。這類巫師被當地羌民稱作“釋比”。
羌寨各家如要“請願”、“還願”或驅鬼逐疫,就要聘請“釋比”來跳羊皮鼓舞《布拉茲》。巫師的人數和規模,根據各家經濟能力而定。“釋比”所作的各種法事中,“羊皮抓鼓”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同時也是“釋比”跳《布拉茲》時唯一的伴奏樂器。理縣木卡鄉最著名的兩位“釋比”不但是一對兄弟,而且所合跳的《布拉茲》,舞姿之優美、風韻之瀟灑,在當地是首屈一指的。
只見,兩位身著湖藍色右襟長袍,腰系白色麻制百褶裙,頭纏白色包頭的“釋比”,在手擊羊皮抓鼓的咚咚作響下輕盈起舞。整個舞蹈過程中,他們神情專注如入無人之境,舞姿輕盈飄逸、剛健沉穩。二人齊舞時,張馳有序,如行雲流水;對舞中,婀娜多姿,似彩蝶雙飛。全部舞蹈在雙膝不斷地顫抖中,連續表演“持鼓繞頭”、“屈腿左右旋轉”、“旋擺髖部”等複雜而多變的動作。他們乾淨利落的動作隨羊皮鼓節奏的加快而絲毫不亂分寸。舞姿的和諧完美、一招一式的準確到位與貫穿其中古樸、無華與內在的神韻,不能不令人們對他們功底的深厚發出讚嘆,這是任何專業舞人所難以達到和所能體現的。

創作

羌族畫家李雲川根據流傳下來的羌族傳統,創作了代表傳統內容的作品,其獨創性在於:作品由豐富的色彩和畫面構成,生動的人物形象,和傳神的人物動作,將羌族羊皮鼓舞在羌族文化中獨特性、唯一性等的重要地位和羌族人民對高尚神明崇拜的宗教儀式場景表現的淋漓盡致。
圖中描述的是:按照羌族傳統,畫面中羌族小伙兒一首抓羊皮鼓、另一隻手握鼓槌,兩兩相對,八人圍成一圈,打起羊皮鼓,跳起歡快的舞步。在畫面調度中,多突出了兩人同進同退或面對面、背靠背的對轉,或“推磨式”的同轉共繞形式,小伙兒們邊擊邊舞,表現出了羌人對神明的崇拜與祭拜的正式宗教儀式的場面。
畫風樸拙而不失靈動,兼具厚重的羌族文化和現代裝飾感。羊皮鼓是羌族宗教儀式打擊樂器,又名“羌鈴鼓”,羌語稱“切歐兀”、“切熱別日木”。羊皮鼓用於羌寨各家在想要“請願”、“還願”或驅鬼逐疫時,聘請“釋比”來跳的羊皮鼓舞。舞蹈配以曲調高亢的唱腔和熱烈、粗獷的舞蹈,給人一種別致、獨特的韻味。羊皮鼓突出鼓的表演,它氣氛熱烈歡快,動作粗獷質樸,就是在鼓點、唱腔、動作的有機結合中,表現出凜冽的氣勢。羊皮鼓在表演中,給舞蹈提供了節奏,豐富了氣氛。羌族的羊皮鼓,不僅可以使人民認識羌族人民的社會生活和民族信仰,而且可以生動地將羌族文化傳承下去,體現出羌人團結和睦、熱愛生活以及對神明的崇拜和敬畏之情,是重要的羌族文化傳承的基石。

活動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