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躑躅根

羊躑躅根

羊躑躅根,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Blume)G.Don的根。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具有祛風除濕,化痰止咳,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痛風,咳嗽,跌打腫痛,痔漏,疥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羊躑躅根
  • 別稱:山芝麻根、巴山虎、鬧羊花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杜鵑花目
  • :杜鵑花科
  • :杜鵑屬
  • :羊躑躅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辛,性溫,有毒。

歸經

歸脾經。

功效

祛風除濕,化痰止咳,散瘀止痛。

主治

風濕痹痛,痛風,咳嗽,跌打腫痛,痔漏,疥癬。

相關配伍

1、治痛風走註:黃躑躅根一把,糯米一盞,黑豆半盞。酒、水各一碗煎,徐徐服,大吐大泄,一服便能動。(傅滋《醫學集成》)
2、治痔漏不可刀針掛線及服藥丸散:鬧羊花根捶碎,煎湯放罐內,置桶中,蓋上挖一孔,對痔坐定,熏之。湯冷,復熱之再熏。其管觸藥氣,自漸漸潰爛不堪。熏半月,重者一月,切不可洗。(《綱目拾遺》熏痔漏方)
3、治兩腮紅腫:百合一個,山芝麻根(去皮)、貝母、元明粉各一錢,銀硃七分。加白面調敷。(《綱目拾遺》引《梁侯瀛集驗良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煎水洗或塗擦。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久服、過量,虛弱患者及孕婦禁服。
《本草求原》:“其根入酒飲,能殺人。不可近眼,令人昏翳,同南星、川草烏尤甚。”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挖,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羊躑躅,又名玉枝、羊不吃草、黃杜鵑、黃躑躅、羊不食草、南天竺草、黃色映山紅、搜山虎、八厘麻。落葉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條直立,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沿中脈被黃褐色剛毛,中脈和側脈凸出;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少數剛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花多達13朵,先花後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長1-2.5厘米,被微柔毛及疏剛毛;花萼裂片小,圓齒狀,被微柔毛和剛毛狀睫毛;花冠闊漏斗形,長4.5厘米,直徑5-6厘米,黃色或金黃色,內有深紅色斑點,花冠管向基部漸狹,圓筒狀,長2.6厘米,外面被微柔毛,裂片5,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8厘米,外面被微柔毛;雄蕊5,不等長,長不超過花冠,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圓錐狀,長4毫米,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花柱長達6厘米,無毛。蒴果圓錐狀長圓形,長2.5-3.5厘米,具5條縱肋,被微柔毛和疏剛毛。花期3-5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山坡、石縫、灌叢或草叢中。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性狀鑑別

本品為不規則塊片,厚5-10mm,外皮薄,棕褐色,微粗糙,脫落處呈黃棕色,有細密的縱皺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氣微香,味微辛。

藥理作用

根煎劑具有祛痰作用。

相關論述

1、《草藥新纂》:“止痛,治風痛及跌打損傷。”
2、《浙江藥用植物志》:“祛風,止咳,散瘀,止痛,殺蟲。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神經痛,慢性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

附註

本品收載於《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除民間習用外尚作為中成藥原料,據《本草綱目》記述,羊躑躅根“此物有大毒,曾有以其根入酒飲,遂至於斃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