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果(中藥)

羊奶果(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羊奶果,中藥名。為胡頹子科植物攀援胡頹子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的全株。分布於廣西西部、雲南等地。具有止咳平喘,止瀉,止血,活血消腫之功效。常用於久咳,哮喘,腹瀉,吐血,咯血,黃疸,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咽喉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羊奶果
  • 別稱:牛虱子果、羊山咪樹、長匐莖胡頹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桃金孃目
  • :胡頹子科
  • :胡頹子屬
  • :攀援胡頹子
  • 分布區域:廣西西部、雲南等地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酸,性平。

功效

止咳平喘,止瀉,止血,活血消腫。

主治

久咳,哮喘,腹瀉,吐血,咯血,黃疸,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咽喉腫痛。

相關配伍

1、治哮喘,虛咳,慢性支氣管炎:羊奶果葉15g,枇杷葉(去毛)15g,紅糖適量。水煎服。(《紅河中草藥》)
2、治腸炎,腹瀉:羊奶果實3-9g。水煎服。(《紅河中草藥》)
3、治跌打腫痛,風濕疼痛,黃疸:羊奶果根15-30g。水煎服。(《紅河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2-3月採收成熟果實,曬乾;夏、秋季採挖根,切片曬乾;葉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常綠攀援灌木,高2-10米,無刺;幼枝密被銹色鱗片,老枝灰黃綠色或鱗片脫落後黑色;芽綠色。葉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或矩圓形,長8-16厘米,寬2.2-6厘米,頂端漸尖或鈍尖,基部闊鈍形或圓形,上面乾燥後黃綠色,下面褐綠色,密被銀白色和褐色細鱗片,有光澤,側脈7-9對,與中脈開展成45-50度的角,近邊緣分叉而互相連線,兩面明顯凸起,乾燥後網狀脈在上面略明顯;葉柄銹色,上面具寬溝,長10-16毫米。花褐色或褐綠色,外面被褐色鱗片,常1-3花簇生於葉腋纖細的銹色短小枝上;花梗長3-6毫米;萼筒圓筒形,長8-9毫米,向基部略窄狹,在子房上明顯驟收縮,裂片寬三角形,長4.5-5毫米,頂端漸尖,內面疏生星狀短柔毛,包圍子房的萼管橢圓形,銹色,長3毫米;雄蕊4,花絲較短,基部膨大,花葯矩圓形,長1.5-2毫米;花柱直立,無毛,柱頭彎曲,幾與裂片平齊。果實大,長橢圓形,長24-26毫米,直徑10毫米,被銹色鱗片;果核窄橢圓形,兩端窄狹,具明顯的8肋,內面具褐色絲狀長棉毛。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1500m的山地。分布於廣西西部、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止咳平喘,收斂止瀉。主治哮喘,虛咳,慢性支氣管炎,腸炎,腹瀉,跌打腫痛,風濕疼痛,黃疸,吐血,咯血,咽喉腫痛,感冒,小兒驚風,瘡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