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遼復

羅遼復

羅遼復,1935年9月出生於上海,安徽歙縣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理論生物物理領域專家,國內理論生物物理學的開拓者之一。

1958年,羅遼復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他回響黨和國家支援邊疆建設的號召來到內蒙古大學。50多年以來羅遼復堅持在條件較差的邊疆地區,十分低調,堅持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勤奮工作,為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培養了大批人才。

羅遼復早年專注於粒子物理、高能天體物理,20世紀80年代轉向理論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領域,成就突出。最近一段時間對基於量子躍遷的蛋白質摺疊速率的研究,也獲得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遼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5年9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物理系
主要職務,個人榮譽,主要著作,主要貢獻,外界評價,

主要職務

歷任內蒙古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理論物理研究室主任,內蒙古物理學會理事長,國際生命起源學會會員。
曾在台灣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校任兼職教授。北京大學理論生物學中心兼職教授。現任內蒙古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導。
曾在多倫多大學、史丹福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做過訪問學者。
現任內蒙古物理學會理事長,全國物理學會理事,全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國際生命起源研究協會成員,《物理學進展》編委,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個人榮譽

1992年被美國傳記研究中心授予傑出領頭人獎,收入《國際傑出領頭人》詞典,1992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研究中心授予“收入國際名人詞典證書”。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因基本粒子理論獲先進個人獎、1980年內蒙古科技成果一等獎(基本粒子理論和高能天體物理)。1986年“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1990年全國高校“先進工作者”,1989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量子場論》獲國家教委高校優秀教材獎二等獎。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2019年7月22日,中央宣傳部授予羅遼復“最美支邊人物”稱號。

主要著作

編寫著作
相關論著國內外引用多次,出版專著《量子場論》、《非平衡統計理論》、《理論生物物理學論文集》、《生命進化的物理觀》、《物理學家看生命》、 《分子生物學的理論物理途徑(英文版)/中國科學叢書》(Theoretic-Physical Approach to Molecular Biology),
與人合著《物質探微--從電子到夸克/物理改變世界》。
Monographs
1. Quantum Field Theory (Jiangsu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r,1990) (in Chinese)
羅遼復
2. Non-equilibrium Statistical Theor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1990) (in Chinese)
3. A Physicist Looks at the Life (Hunan Education Publisher,1994) (in Chinese)
4. Collected Works on Theoretical Biophysics (including 119 paper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1997)
5.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oretical Biophysics and Biomathematic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1997)
6. Physical Aspects of Life Evolution.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r,2000) (in Chinese).
7. Theoretic-physical Approach to Molecular Biology.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r,2004)
翻譯著作
與人合作翻譯了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的《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
此書pdf格式的電子版很容易在百度搜到,很經典: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物理學發生歷史性革命的時代,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無疑是這個需要巨人、也產生了巨人的時代的驕子——他是波動力學之父,是量子力學集大成者之一。多少有點出人意料的是,正是他,後來從物理學闖入生物學,在1944年出版了《生命是什麼——活細胞的物理學觀》一書。
這是一部石破天驚的書,它奏響了揭示生命遺傳微觀奧秘的先聲。薛丁格在書中提出了一系列天才的思想和大膽的猜想:物理學和化學原則上可以詮釋生命現象;基因是一種非周期性的晶體或固體;突變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躍遷引起的,突變論是物理學中的量子論,基因的持久性和遺傳模式長期穩定的可能性能用量子論加以說明;染色體是遺傳的密碼本;生命以負熵為生,是從環境抽取“序”維持系統的組織;……這些觀念在當時的確是十分新奇的,也是特別引人入勝的。
在薛丁格的感召下,一批物理學家投身到生物學和遺傳學的研究洪流中,紐西蘭物理學家威爾金斯(1945年轉向)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1947年或1949年轉向)就是其中的二位。正是《生命是什麼》,使克里克放棄了粒子物理的研究計畫,鐘情於從未打算涉獵的生物學。它也使威爾金斯告別了物理學,熱中探究生命大分子複雜結構的奧妙。此外,美國生物學家沃森芝加哥讀大學時,就被薛丁格的書牢牢地吸引住了,以此為契機,他立志獻身於揭開生命遺傳的奧秘。
1951年,年輕的沃森來到克里克所在的卡文迪什實驗室,二人在威爾金斯等的X射線衍射分析資料的基礎上潛心求索,終於在1953年提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這個模型成功地說明了DNA通過雙螺旋的解旋,以每條單鏈為模板合成互補鏈而複製,以及遺傳信息怎樣以長鏈上的鹼基序列的方式來編碼。就這樣,他們三人因對核酸分子結構和生物中信息傳遞的意義的發現,而榮膺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僅他們,其他諾貝爾獎得主——如盧利亞、查爾加夫、本澤等——也都受到《生命是什麼》的感染,貝塔朗菲的生命系統論和普里高津的耗散結構理論也從該書中獲益匪淺。
理論物理領域的論文
先後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被多次引用。
如μ→e+γ和可能存在的第三種中微子 ,由磁單極子組成的高自旋介子,星系核和類星體的反物質模型 ,勢阱結超導電流的新共振效應 等等。
其在物理學領域發表論文近百篇,可查詢中國知網和 ISI Web of Knowledge。
理論生物學領域的論文
Why are there four bases in DNA? Origins of Life 16: 267-268 (1986) Luo LF
The S4 symmetry breaking of mutation and the terminators. Science Bulletin 30:1056-1058 (1986). Luo LF & Li QZ
The degeneracy rule of genetic code. Origins of Life 18:65-70 (1988) Luo LF
A model of evolution of molecular sequences. Physical Review A 41:5441- 5450 (1990).
Maximum information principle & evolution of nucleotide sequences. J Theor Biol 174:131-136(1995) Luo LF & Bai GY
Periodicity of base correlation in nucleotide sequence. Physical Review E 56: 848-851 (1997) Lee WJ & Luo LF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of nucleotides in a DNA sequence. Physical Review E 58:861-871 (1998) Luo LF,Lee WJ,Jia LJ,Ji FM,& Tsai L
Minimal model for genome evolution and growth. Phys. Rev. Lett. 90: 018101-4(2003)Hsieh LC,Luo LF,Ji FM & Lee HC
Splice site prediction with 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using diversity measure. Nucleic Acids Res. 31: 6214-6220 (2003). Zhang LR & Luo LF
Genome-based phylogeny of dsDNA viruses by a novel alignment-free method.GENE.JAN 15 2012.
標題: Nucleosome Positioning and RNA Splicing
作者: Chen Wei; Luo Liao-Fu; Zhang Li-Rong; 等.
來源出版物: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卷: 36期: 8頁: 1035-1040DOI: 10.3724/SP.J.1206.2008.00816出版年: AUG 2009
標題: Protein folding as a quantum transition between conformational states
作者: Luo Liao-fu
來源出版物: FRONTIERS OF PHYSICS 卷: 6期: 1頁: 133-140DOI: 10.1007/s11467-010-0153-0齣版年: MAR 2011
其在生物學領域發表論文200餘篇,可查詢中國知網和 ISI Web of Knowledge。

主要貢獻

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
羅教授從1959年開始研究理論物理,一年內連續在中國物理學報、科學導報等刊物發表粒子物理論文,文革未曾稍懈,1974年《物理學報》復刊的最初幾期就不斷有羅教授以及與別人合作成果發表。
1976年楊振寧訪華回美國後說:“中國的科技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在廣州、雲南甚至是邊遠地區的內蒙古大學都有許多先進的科學成就”(見1976年6月參考訊息)。
70年代中後期,羅教授與南大、科大的研究組合作,對高能天體物理的一系列課題進行了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當時高能天體物理這一邊緣學科在中國是初創時期,這些成就在學術界產生了積極的良好的反響。羅教授的基本粒子和高能天體物理研究,曾獲78年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獎和80年內蒙古科技成果一等獎。
在理論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領域的貢獻
82年後,羅教授開始轉向理論生物物理研究,當時,從理論物理轉向生命科學的全國可能只有少數幾個人。羅教授帶領著研究生,探索著這個嶄新的方向,在生物分子手性起源、構象電子場理論和構象動力學、遺傳密碼、核酸和胺基酸序列與結構功能的關係等課題上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其研究論文不僅在物理學、生物學刊物上連續發表,使得內大在全國物理學界獨樹一幟,並引起國際同行關注。如:1990年前後三年中,就有30多個國家300多件來函索取理論生物物理論文郵件本。著名加拿大學者Trainor教授在訪華報告中說:“在內蒙古大學有一個很強的小組在羅遼復教授領導下從事進化問題的理論研究,這個小組肯定是此研究領域在中國最強的一個組,從其國際聲譽就可證明這一點。”
羅教授的理論生物學研究曾獲1989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和1994年烏蘭夫獎金獎。近兩年理論生物物理學的研究國內已形成熱門,羅教授研究的方向已經獲得公認,三十七八年中,羅教授(和合作者)發表的科學論文總計約三百篇。其中理論生物物理領域的工作以編成論文集。
說起最早的生物物理學牛人,羅遼復絕對算一個,舉幾個例子:
1:關於理論生物學研究路線:羅遼復在1988年的《大自然探索》7: 9-14 (1988)文中提出“密碼-序列-構象-動力學”的路線,和3年後(199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Gilbert 在《Nature》雜誌上出現的反向生物學研究的觀點頗為一致。
2: 羅遼復關於遺傳密碼的論文(1988,1989):Freeland是國際上提出Error minimizing 密碼(遺傳密碼理論的主要流派)的主要學者,該文論述了遺傳密碼的誤差極小化途徑,羅遼復的突變危險性極小化方法是可以避免Error minimizing中的問題,成功導出標準密碼錶的。
3: 關於DNA行走(DNA序列的幾何圖示,1988):Berthelsen,Glazier,Skolnick 在Physical Review A (1992) 45:8902-8913文中用了一段14行文字介紹羅遼復關於DNA行走(DNA序列的幾何圖示)的研究方法和結果。研究論文發表於1988年,是國際上相關研究中最早的。後來該組關於DNA行走的進一步研究總結於另一篇論文。
4:關於基因序列的平均互信息方法(1991):Otu等在 Bioinformatics (2003) 19:22-29 和Bauer,Schuster,Sayood等在 BMC Bioinformatics (2008) 9:48 文中引用了羅先生論文的基因序列的平均互信息(AMI)方法,兩文高度評價了這一方法,認為AMI圖簡便地給出了基因組信號。事實上AMI圖就是論文中的Dk-k關係圖,羅遼復組早在1991的論文中已經提出並用於基因組分析,只是到了1998年論文才開始被生物學界注意。另外,Lobzin和Chechetkin 在俄國《物理科學成就》(國際重要評論雜誌)43:55-78(2000)上撰文論述DNA序列的序和關聯,三次引用了羅遼復該論文和《Collected Works on Theoretical Biophysics》中關於平均互信息和隱周期性的工作。

外界評價

1:《科學》(1990)編輯部在發表羅遼復論文前按言:“遺傳密碼是自然界的一項偉大創造,理論物理學教授羅遼復引進密碼字典突變危險性的概念,成功地導出了密碼的簡併規則,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
2:1997年6月理論生物物理和生物數學國際會議(ISTB’97,呼和浩特)上,羅遼復的研究組在會上宣讀和報告了七篇論文,與會代會對該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3: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理論生物學教授 Trainor 1991年11月18日訪華報告中寫道:“In the Physics Department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there has been a strong group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rofessor Luo Liaofu working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evolutionary problem. This group is certainly the strongest group in China in this research area,as is evidenced by their goo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在內蒙古大學物理系,有一個實力強大的組在羅遼復教授領導下從事進化理論各個方面的研究,他們肯定是中國在該研究領域最強的一個組,從其國際聲譽就可證明這一點。)
4:Toronto大學Lumsden博士1997年7月23日來函: “Your output has been prodigious and constitutes a major advance towards a mature mathematical physics of the genome and its evolution.”(你的科學作品很豐富,在形成一個基因組及其進化的數學物理理論方面獲得了重要進展。)
5:以色列著名學者Trifonov教授2000年來函:“你們在關聯,周期性,複雜性,進化,密碼對稱性等方面的貢獻和我們正在做的產生共鳴。感謝能共同感受你們工作中的激奮。我覺得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讀你寄來的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