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義俊

羅義俊,研究員, 生於1944年2月,196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要從事經學、中國思想文化的研究。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義俊
  • 別名:義俊
  • 出生日期:1944年2月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上海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人物簡介,職稱,基本介紹,論著選載,成果簡目,著作,編輯,論文,

人物簡介

職稱

研究員

基本介紹

生於1944年2月,196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要從事經學、中國思想文化的研究。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

論著選載

[著作簡介] 《老子》入門 07/11/25
[論文集粹] 宋明理學的幾個問題與牟宗三通釋——讀牟先生
[論文集粹] 中國儒學:大綜和系統
[論文集粹]范仲淹與北宋前期儒學復興
[史林刊物] 顧頡剛和“古史辨”拾遺——作於“紀念顧頡剛先生..
[史林刊物] 牟宗三與魏晉玄學研究——讀牟先生《才性與玄理

成果簡目

著作

1.《劉邦人民出版社 1976年
3.《錢穆學案》 中國社會出版社《現代新儒家學案》中冊 1995年
4.《大唐興亡三百年》(合著)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89年
5.《評新儒家》(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 1991年

編輯

1.《理性與生命——當代新儒學文華》(1) 上海書店 1994年
2.《八·一三抗戰史料選編》(合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
3.《中國文化史家·吳越卷》(合編)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論文

A 秦漢史
1.漢武帝“罷黜百家”辨 中國古代史論業 1984年第1輯
2.“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論漢武帝的用人制度
社會科學1983年第6期
3.陸賈在漢初政策轉變中的貢獻 中國古代史論業 1983年第7輯
4.論董仲舒〈天人三策〉的思想、性質和結構 中國史論集
5.秦末農民起義楚文化 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集刊 1985年第4輯
6.漢武帝酷吏政治述論 史林 1986年第1輯
7.略論兩漢經學的價值 光明日報 1986年2月19日
8.秦漢的御史官制 江漢論壇 1986年第6輯
9.漢武帝軍制改革論述 軍事歷史研究 1987年3月
10.論漢武帝時代內朝的創置與健全 上海社科院學術季刊 1988年第2期
11.百代之人物——論漢武帝的基本歷史地 學術月刊 1987年5月
12.漢代選官制度的演變與得失 甘肅社會科學 1988年第5期
13.漢初學術復興論(上、下) 史林 1988年4月、1989年1月
14.論兩漢的名田、公田和假田 平準學刊 1989年第3期
15.論兩漢博士家法及其株生原因——兼及兩漢經學運動的基本方式
16.曹操的性格及其他《三國演義電影創作研討會文集》1990年
17.兩漢私人講學考略《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巴蜀書社 1990年
18.論董仲舒“素王”觀的現代意義 秦漢史論業第6輯 1994年12月
B.儒學與當代新儒學
19.關於孔子的損益觀及時中觀 學術月刊 1985年第5期
20.從黃陽明到黃梨洲 中國文化 1993年第8期
21.陽明“經學即心學”思想的素義探織 儒學與浙江文化 1994年5月
22.宋學之興起:時代問題和人的存在問題 宋明思想和華夏文明 1995年
23.專制統治與儒家知識分子的兩大傳統 中國文化月刊 1989年4月
24.第三期儒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文匯報 1988年8月2日
25.張君勱傳略 晉陽學刊 1988年第2期
26.儒學、新儒學銀河中國現代化的方向 台北 鵝湖 1989年3月 香港
唐君毅,思想國際會議論文集 1992年
27.當代新儒家的歷程和地位問題 《現代新儒學論集》(1) 1989年10月
鵝湖》 1990年4、5月
28.牟宗三先生與人文友會 文史雜誌 1989年6月
29.時代悲情與文化信心——讀唐君毅先生《說中華民族之花果凋零》略及港台新儒
家之所興起 法言 1991年6月
30.儒門安身立命兩原則與心的自覺 香港 法言 1992年4月
31.論《國史大綱》與當代新儒學 台中 中國文化月刊 1993年9月
32.學問方向之扭轉與生命進路之展示——談馬一浮先生《爾雅台問答》 台中 中國
文化月刊 1993年11月
33.近十餘年當代新儒學的研究與所謂門戶問題 台北 儒學與當今世界 1995年12月
34.儒學也有發展的權利 中國文化與世界 1995年4月 鵝湖 1994年12月
35.儒家批判傳統的重建——論徐復觀先生的時代貢獻 中國研究 1995年12月
36.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薪者 文匯報 1992年12月28日
37.文化悲願與傳統護法——論唐君毅先生“保守”之價值厘定 原道第3輯
1996年1月
38.現代家庭與儒家倫理 中國文化與世界第4輯 1997年
39.徽商與儒商 日本中國研究 1996年10月
40.五四情節與新儒家的返本開新 日本中國研究 1996年12月
41.儒家發展的時代見證與生活世界的開先 中國人文精神新論 1998年12月
42.儒學與儒教——讀牟宗三先生《中國文化的特質》 日本中國研究 1997年6月
43.從存在的感受到存在的擔當——讀牟宗三先生《生命的學問》 加拿大文化中國
1997年9月
44.客觀的了解與創造性的重建——讀牟宗三先生《中國哲學十九綱》 上海古籍
1997年12月
45.宋明理學研究的典範——讀牟宗三先生《心體與性體》 上海古籍 1999年
46.我讀牟宗三:典範的學思生命和哲學創造 鵝湖 1998年10月
47.分判與會通——讀牟宗三先生《中西哲學會通十四綱》 上海古籍 1997年12 月
48.當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及其政治學的現代展開 台灣中央研究院 1998年3月
49.中國文化問題解困的劃時代理論 《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1997年12月
50.重鑄實踐的智慧學:人生之無窮奮鬥——讀牟宗三先生《四因說演講錄》 上海
古籍1998年10月
51.宋明理學的幾個問題與牟宗三的通釋——讀牟宗三先生《從陸象山與劉蕺山》
上海古籍2001年
52.牟宗三與魏晉玄學研究——讀牟宗三先生《才性與玄理》 史林 2003年第2期
53.全幅人性之了悟 當代新儒學探討 上海古籍 2003年4月
54.圓教與圓善:康德與牟宗三——讀牟宗三先生《圓善論》 上海社會科學 2004年
第3期
55.范仲淹與北宋前期儒學復興 《論史傳經》上海古籍 2004年8月
56.傳統中國與文獻途徑 《社會科學》 2006年2月
C.錢穆研究
56.錢穆先生傳略 晉陽學刊 1986年第4期
57.錢穆先生在港台的學術生涯 文教資料 1986年第3期
58.錢穆先生學術著述編年 文教資料 1986年第3期
59.論錢穆先生的史學對象論 史林 1987年第1期
60.中國歷史與文化意識的偉大覺醒——論錢四賓先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省察
台北 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論文集總論篇 1991年5月
61.錢四賓先生簡譜 錢穆紀念文集 1992年4月
62.錢穆顧頡剛的《古史辨》 史林 1993年第4期
63.活潑潑的大生命,活潑潑的心——錢穆歷史觀要義疏解 史林 1994年第
4期
64.經國濟世,培養史心——錢四賓先生新儒學史學觀論略 史林 1995年
第4期
65.錢穆學術鯨論 上海文化 1995年第4期
D.雜類(宗教、雜史等)
66.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媧與外戚之禍 文匯報 1980年11月17日
67.李秀成不是叛徒 文匯報 1978年10月
68.世襲制探源 江海學術 1986年第1期
69.永貞革新主將王叔文 中國歷代名臣 1988年2月
70.魏孝文帝元宏 十大皇帝 1992年12月
71.八·一三時期上海的難民工作 社會科學 1982年第8期
72.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的八百壯士和謝晉 歷史教學 1986年第6期]
73.上海南市難民區述略 上海風雲錄 1989年
74.五四反傳統與文革(上、下) 法言 1990年6月、8月
75.當代關於《壇經》的一場爭論——兼評胡適在禪宗研究方法上的若干失誤
宗教問題探索 1986年第9月
76.佛教中國化的先驅釋道安 宗教問題探索 1987年第7月
77.佛教智慧與安身立命 宗教問題探索 1982年第5月
78.信仰、修持、知識與佛教生命 南洋佛教 1994年12月
79.有容乃大上海魂——上海先民創業的文化精神透視 中國城市導報 1991年
80.現代家庭問題的倫理思考 大眾日報 1994年11月
81.大洋彼岸的文化傳真與中國心 美國中華時報 1994年3月26日
82.徽州社會及其凝聚力 探索與爭鳴 1998年4月
83.重視中國文化中的素質教育傳統 探索與爭鳴 2000年10月
84.尋根問祖和文化認同 加拿大明報 1998年11月
85.漢魂永不滅:三百年台灣的文化詮釋 浦江同舟 2003年11月
86.顧頡剛和古史辨論拾遺 史林 2004年第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