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詩

羅曼詩

羅曼詩,又稱古風。《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梁、陳以後,“ 羅曼詩”已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它與兩漢樂府歌辭並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並且發展為泛指具有“ 羅曼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而《 羅曼詩十九首》便在文學史上占有“ 羅曼詩”代表作的地位,這一標題也就成為了一個專題名稱。唐代以前的 羅曼詩體是一種不講究格律,也沒有字數句數限制的詩體。唐以後,由於近體詩的產生,詩人為了將 羅曼詩與新興的格律詩相區別,便有意模仿漢魏六朝 羅曼詩的寫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從而形成了唐代 羅曼詩的固定模式。其結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詩體,變成一種處於格律詩與自由詩之間的半自由詩。 羅曼詩的字數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曼詩
  • 別名古風
  • 含義:古詩題材
  • 代表:《茅屋》
簡介,羅曼詩分類,作詩要求,相關常識,羅曼詩舉例,李白,白居易,元稹,杜甫,蘇軾,王之渙,孟浩然,王昌齡,王維,岑參,柳宗元,劉禹錫,賈島,杜牧,李商隱,歐陽修,楊萬里,陸游,唐婉,辛棄疾,李清照,李賀,龔自珍,

簡介

羅曼詩,又稱古風。《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梁、陳以後,“ 羅曼詩”已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它與兩漢樂府歌辭並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並且發展為泛指具有“ 羅曼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而《 羅曼詩十九首》便在文學史上占有“ 羅曼詩”代表作的地位,這一標題也就成為了一個專題名稱。
唐代以前的 羅曼詩體是一種不講究格律,也沒有字數句數限制的詩體。唐以後,由於近體詩的產生,詩人為了將 羅曼詩與新興的格律詩相區別,便有意模仿漢魏六朝 羅曼詩的寫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從而形成了唐代 羅曼詩的固定模式。其結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詩體,變成一種處於格律詩與自由詩之間的半自由詩。 羅曼詩的字數和詩行:
羅曼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 羅曼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 羅曼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 羅曼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 羅曼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 羅曼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
五言 羅曼詩,是 羅曼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
七言 羅曼詩,不是 羅曼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股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五言 羅曼詩和七言 羅曼詩,都是字數整齊的 羅曼詩。另有一類雜言 羅曼詩,詩行里的字數長短相雜,參差不齊。

羅曼詩分類

我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 羅曼詩的分類和叫法上也眾說紛紜。尤其是對於樂府、古風、歌行體三類詩,更易混淆。因為,從形式上看,樂府體與古風都是五言體,七言 羅曼詩與歌行體都是七言體,很難區分。但是,從古代以來,人們比較一致地承認它們在表達內容、手法、風格特色的區別,對它們有約定俗成的稱呼。
人教版八年級(下)在《詩五首》的“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中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的異同。”又九年級(上)知識短文《怎樣讀書》中說:“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較寬,叫古風……”
這裡的叫法,不符合習慣。人們習慣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詩叫做“七言 羅曼詩”,而把岑參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體”,編者也明顯看到了兩詩的“異”,所以出了這樣的問題。而杜甫的《三吏》《三別》雖然在形式上與“古風”同為五言,但習慣上人們把《石壕吏》叫做“新樂府”,而不叫“古風”。為了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對我國古代詩歌體式作一簡要回顧。
我國最早的詩體是四言的“詩經體”,接著出現了以屈原《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體”(也叫“騷體詩”),後者用連詞“之”和語氣助詞“兮”將句式變長,如“帝高陽之苗裔兮”(《離騷》)、“操吳戈兮披犀甲”(《國殤》),這為後來的五、七言詩提供了先例。因此,《詩經》與《楚辭》成為我國詩歌之源。
至漢代,出現了專門負責蒐集各種詩歌、民歌的機構“樂府”,它所蒐集的最有影響的是民間詩歌,這就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的“漢樂府民歌”。它最大的特點是現實性強,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為主。如教材八年級(上)中的《長歌行》及高中課本中的《飲馬長城窟行》《十五從軍征》等,即是“正宗”的“漢樂府”。漢樂府民歌的內容體式影響了當時及後世的文人詩歌創作,至東漢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詩成熟的《 羅曼詩十九首》出現,其中吸收了樂府民歌的許多特點,這對 羅曼詩體式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在魏晉南北朝及唐代,漢樂府的發展衍變形成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文人以模擬為創作的“古題樂府”(也叫“舊題樂府”),它借用“漢樂府”的題目,寫新的內容,猶如“舊瓶裝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門行》((七上)、楊炯的《從軍行》、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高中)等。這些詩歌的特點是雖沿用了漢樂府的題目,但寫的內容是新的,不過與原題有一定的聯繫,如“從軍行”與軍隊軍事有關,“雁門太守行”與邊塞有關。文人模擬樂府在內容上從漢樂府的敘事為主轉變為以抒情為主;在形式、手法上,則借鑑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藝術品位。“古題樂府”有五言與七言兩種形式。七言的古題樂府,今能見到最早的是三國時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齊梁時的鮑照始大力為之,寫出了《擬行路難》(18首)等。樂府詩可以歌唱,而七言樂府體主要是以吟誦為主,在內容篇幅上,一般比較長,吟誦時如行雲流水,一氣而下。它可以自由轉換韻腳來極盡內容多變、結構轉折、氣勢壯闊、感情跌宕多姿之妙,這種詩體適宜於承載較大思想內容、抒發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樂府通俗明快的特點,又以文人抒情言志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為主,間有雜言,文采飛揚,讀來抑揚頓挫,所以人們又稱之為“歌行體”。
另一種則主要是借鑑了“漢樂府”敘事為主、反映現實的內容特點和淺顯平易通俗的表達特點,用它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以引起人們對社會的關注。它並不再借用“漢樂府”的原有題目,而是根據反映事件的不同內容而命名,所謂“即事命篇,無復依傍”。唐朝的杜甫關心國事,用筆反映“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現實,寫了許多這樣的詩,如《兵車行》(高中)專寫唐王朝窮兵黷武的開邊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三吏》(《潼關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寫“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巨大痛苦等。這些詩,主要是在實質上繼承了“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傳統,形式上與五言 羅曼詩無異。稍後的元結、顧況等詩人也寫過這樣的詩。至中唐時,白居易、元稹等現實主義詩人為了挽救當時國家的衰落,用詩歌反映社會現實弊端,以引起統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結這些詩歌形式,並冠之於“新樂府”的稱號,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他們自己也寫了不少的“新樂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的《觀刈麥》(九上)、《賣炭翁》《新豐折臂翁》《杜陵叟》等,都是敘事性強、平易通俗的“新樂府體”。《竹林答問》中說:“ 羅曼詩、樂府之分,自漢、魏已然。樂府音節不傳,唐人每借舊題自標新義。至少陵,並不襲舊題,如《三吏》《三別》等詩,乃真樂府也。”(《清詩話續編》222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了新樂府詩的特點。
文人學習“漢樂府”的還有另一類情況,主要是將樂府詩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 羅曼詩中,體現出與以往五言 羅曼詩質樸古奧不同的特色,代表作是李白的《古風》(58首)組詩。 “古風”從形式外表上看,與五言 羅曼詩沒有什麼區別,但在抒情內容和方式上,卻有區別。清代趙執信《聲調譜》中在回答樂府與 羅曼詩之間區別時說:“音情迥別,於此悟入,思過半矣。”(《清詩話》13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音情”指的就是內容感情風韻方面的區別。《甌北詩話》中更進一步指出:“蓋古樂府本多托閨情女思,青蓮深于樂府,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然皆含蓄有古意……蘊藉吞吐,言短意長,直接國風之遺。少陵已無此風味矣。”(《清詩話續編》1142頁,1983)由此可見,雖同受“漢樂府”影響,杜甫的“新樂府”與李白的“古風”是有區別的。在唐人詩集中,直接標以“古風”題目的很少。“古風”、“五言古體”、“新樂府”在形式上自由,不講格律,所以也沒有“格律較寬”的問題。七言歌行體發展到唐時,也出現了兩種情況。因為唐時出現了“格律詩”(也叫“近體詩”,以區別以前不講格律的“ 羅曼詩”),所以,一種是有意把格律詩的一些句法、手法引入 羅曼詩中,一種是有意避開格律詩的句法、手法。習慣上,人們把前一類叫做“七言歌行體”,後一類叫做“七言 羅曼詩”(簡稱“七古”)。
初唐的一些詩人在繼承南朝齊梁詩歌的華麗鋪陳基礎上,嘗試將七言格律詩的句式和對仗等手法引入歌行體中,於是出現了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帝京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詩篇,形成篇幅雄壯、氣勢宏肆,散句中雜以格律、對仗等句式,以反映廣闊社會現實內容見長,讀來抑揚頓挫,跌宕多變,為人稱道,人稱“初唐體”,遂使七言歌行體面貌一新。至盛唐,高適、岑參等用此體式寫了大量的邊塞詩,如高的《燕歌行》及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八下)、《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九下)等,這些詩充分發揮了“初唐體”的特色,內容豐富壯闊,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壯奇麗,手法技巧多樣,語言駢散結合、優美多姿,讀來令人意氣昂揚。至中唐白居易等人,又在這種體式中融進敘事成分,寫出了名篇《長恨歌》《琵琶行》等,七言歌行體又出現了新的發展。直至清代初期,吳偉業(號梅村)用這種詩體寫出了《圓圓曲》《永和宮詞》《蕭史青門曲》《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等名篇,以詩詠史,形式上更講究技巧,辭藻富艷,用典精切,形成多姿多態的藝術風貌,優美動人,膾炙人口,更將七言歌行體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人稱“梅村體”。到了清末民初,王國維等人還用這種體式寫出了《頤和園詞》等詩。
而杜甫、韓愈等詩人則在七言樂府體中有意識地避開律詩的句法句式,以體現出古奧、質樸的風格特色,多用散句,多用“三平”、“三仄”收尾(如“三重茅”、“長林梢”、“沉塘凹”、“入竹去”、“自嘆息”、“冷似鐵”等),多用奇崛古樸的語言,以體現折拗鬱勃的特色,這在律詩中是不允許的。在內容風格上,這類詩往往以現實主義的題材、深刻沉鬱的感情為主,與前一類歌行體的濃郁浪漫主義色彩不同。但講究內容的壯闊、氣勢情感的奔放激越,結構的轉折多變,又符合七言歌行體的總體特色。像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下),李益的《登天壇夜見海》,韓愈的《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盧仝的《月蝕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等,都具有這樣的特色,習慣上被稱為“七言古體”。
關於七言歌行體與七言 羅曼詩的區別,前人論述非常多,劉熙載的《詩概》中是這樣區分兩類特點的:“七古可命為古、近兩體。近體曰駢、曰諧、曰麗、曰綿;古體曰單、曰拗、曰瘦、曰勁。一尚風容,一尚筋骨。此齊梁、漢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別也。”(《清詩話續編》2436頁)這裡所說的“古”指的就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樣的七言古體,它繼承了漢魏 羅曼詩的古樸質實的特點;“近”則是指“初唐體”發展而成的七言歌行體,它繼承了齊梁尚巧求麗的特點。可以說,這是在漢魏六朝七言樂府詩的大樹上結出的兩個不同風味的果子。以上大概是我國 羅曼詩的基本概況,它與唐代出現的格律嚴整的近體詩(格律詩),成為我國 羅曼詩的基本形式。

作詩要求

漢字的象形性使中國古典詩歌富於形象性,比如,美國詩人龐德認為,漢字的“春”就是“太陽低伏在草木茁壯成長的枝幹之下”,因此,由漢字組成的詩句,就像一組組活動的圖畫,使讀者能擺脫語音語法而直接進入詩人描繪的境界。
漢字對中國詩歌的形式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
1.句子的整齊
中國的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 羅曼詩和近代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比如:
關關睢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詩經·關睢》)
2.平仄和對仗
平、仄是漢語聲調的兩大類。在近代詩和詞、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須用平聲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須用仄聲字。比如:
灑篁留密節,著抑送長條。
(韓愈:《春雪》)
對仗指的是一聯詩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屬於同一類,如“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東”和“西”,“圃”和“園”,“青梅”和“綠草”,“發”和“開”,各自相對。
3.詞藻和句法
因為每一個漢字基本上都是一個兼具形音義的獨立單位,而且很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字與字之間粘合的關係多種多樣,所以,這種粘合而成的詩歌中的詞藻,就顯得異常複雜多樣。例如,在“風”字後面再加一字,可以構成很多詞語:風姿、風物、風雷、風霜、風鬟等。
在句法方面,由於漢語的特點(如缺乏形態、結構靈活等等),以及漢字的獨立性,在古典詩歌中,常常出現把兩個漢字拆開,或者把某些漢字從後面移到前面的情形。典型的詩句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正常的句法應是“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相關常識

1.韻腳:韻文句末押韻的字,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光霜鄉是韻腳。通常第三句不押韻,但也有不規則押韻的詩(如《望天門山》)。
2.押韻:詩歌辭賦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如李白《靜夜思》押ang韻。
3.律詩的結構:共八句,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4. 羅曼詩的節奏和韻律:
從句式上看, 羅曼詩一般四字為二、二;五字為二、二、一;七字為二、二、二、一、
從意義上看,有時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況如:勢拔|五嶽|掩|赤城,這樣就成了二、二、一、二式。
5.因為 羅曼詩原沒有標點(標點是後人添加上的),所以一行為一句。
6.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a. 主語後置。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漢陽樹歷歷(可數),鸚鵡洲芳草萋萋”,
b. 賓語前置。杜甫《月夜》詩:“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實即“香霧濕雲鬟,清輝寒玉臂”。
c.主、賓換位。葉夢得《賀新郎》詞:“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也顯然是“黃花報霜信”的意思。
d.定語的位置。
(1) 定語挪前。王昌齡《從軍行》詩:“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門關,為“玉門關”的同位性定語,現卻被挪在動詞“遙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遙望玉門。
(2) 定語挪後。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意即“一月夜飛渡鏡湖”。
e、以賓語面貌出現的狀語。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笑春風”表面上是動賓詞組,實際上“秋風”、“春風”都不受“動”、“笑”的支配,而是分別表示“在秋風中動”、“在春風中笑”的意思。
二 、 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的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
詩僧齊己寫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將“數”改為“一”,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了數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一字師”。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盡人皆知。
① 動詞:在鑑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例1: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江南》孔尚任)在這裡,一個“剩”字引人注目,作者並沒有用“留”、“見”,其妙處就在“剩”雖與“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動的,而且有“殘存”,“殘餘”的 意思;另外“剩”字有時間性,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留”則無這么多含義。“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變遷感。
②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鑑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
例1: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妝打扮之後,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一個“忽”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闖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 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的少婦。一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 處。
③ 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a.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其一》劉禹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於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有一: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 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 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或抓住能表現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人 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蔣捷感嘆時序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就是抓住單一色彩表現的詞也能體會到詩人的濃情:“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憐惜與傷別離的情愫盡在“綠”與“醉紅”中。

羅曼詩舉例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被稱為詩仙享年61歲
經典詩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靜夜思》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怨情》

白居易

(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諡號“文” 享年74歲。
經典詩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元稹

(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陽人
經典詩句: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懷三首》

杜甫

(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詩人,漢族,自號少陵野老
被稱為詩聖享年58歲。
經典詩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絕句四首(其三)》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絕句二首(其一)》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
今夜州月夜,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月夜》

蘇軾

(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享年66歲。
經典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王之渙

(688─742),字季凌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孟浩然

(689~740) , 漢族。本名浩,字浩然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曉》

王昌齡

(690-756)字少伯,漢族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維

(701-761),字摩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岑參

(約715—770)唐代詩人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

劉禹錫

(772-842)字夢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陋室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望洞庭》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浪淘沙》

賈島

(779~843) 唐代詩人
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
俱為不等閒,誰是知音目。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
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
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
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

杜牧

(公元803-約852年)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江南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

李商隱

(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登樂遊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無題》之一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之一

歐陽修

(1007~1072年),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諡號文忠
著有《蝶戀花》。

楊萬里

(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自號誠齋野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陸游

(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唐婉

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詳。陸游之表妹,曾為陸游之妻,一代才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辛棄疾

(1140-1207)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

李清照

(1084~約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詞人

李賀

(790~816),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 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夢天》

龔自珍

(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50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