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成

羅智成

羅智成(1955年-),祖籍湖南安鄉,出生於台北,台灣詩人、作家、媒體工作者。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陌地生校區東亞語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班肄業,擔任過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和撰述委員、中時晚報副刊主任及副總編輯、美商Conde'Nast China(VOGUE、GQ)編輯總監、樺舍文化事業總經理、Hit 91.7電台台長、TO'GO旅遊雜誌發行人、閱讀地球文化事業創辦人、台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中央通訊社常務監察人等職。現為駐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智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台北
  • 出生日期:1955年1月21號
  • 職業:作家,媒體工作者,詩人,編輯
  •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哲學系
  • 主要成就:高中時期成立詩社
    曾擔任雜誌發行人,電台台長
    創作並發行了詩集
  • 代表作品:《畫冊》、《光之書》、《泥炭紀》
人物簡介,人物年表,作品,出版書籍,翻譯,期刊、報紙、散篇,人物品評,評論彙編,期刊論文,報上評論,獎勵,

人物簡介

高中時期便開始寫詩並成立詩社,完成“鬼雨書院”構想,以一種充滿哲思之感的語調與耽美華麗的文字,去形塑出一個文學青年理性與感性兼容的精神世界,震驚當時詩壇。
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TO'GO旅遊雜誌》發行人、電視節目製作人、台北女性生活電台台長、樺舍文化事業總經理。
現任中時晚報副總編輯兼副刊及文化組主任,組“象形文字傳播工作室”製作電視,任教於台灣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研究所。作品“一九七九”、“問聃”、“離騷”、“說書人柳敬亭”等分別獲第二、三、六、九屆時報文學獎。
作品有詩集《畫冊》、《光之書》、《傾斜之書》、《擲地無聲書》、《寶寶之書》、《黑色鑲金》,散文及評論《M湖書簡》、《亞熱帶習作》、《文明初啟》、《南方朝廷備忘錄》、《泥炭紀》等。其文字風格適於處理在意識邊緣的體材,作品所強調的則是“為一個彷徨的社會尋求文化理想”。《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則是他為了探索當代台灣旅行文學新語言,一反原本風格所作的嘗試。
最新的作品為九十一年出版詩集的《夢中書店》,其作品秉持了自“鬼雨書院”以來,那種對於所有具體或不具體事物中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辯證哲思,然而昔日青年的純真不再,少了一份原始的悸動,多的卻是一種對於詩與文學本質的再度觸探。也正如同詩人所言:“詩人往往是自己所生產出來的意義的第一個信徒。”

人物年表

1955年
出生於台北。
1970年
正式發表作品。
1971年
主持校刊編輯,與友人成立師大附中詩社。
1972年
完成“鬼雨書院”構想,據此所作之語錄,分別收入《光之書》及《泥炭紀》。
1974年
師大附中畢業,入台灣大學哲學系。
1975年
自費出版詩集《畫冊》,並與友人(詹宏志、楊澤、苦苓、廖鹹浩、蔡宏明、方明等)創台大詩社。
1978年
台大畢業,入運輸兵學校服預官役。
1979年
發表長詩<1979>,服役期間完成並發表《文明初啟書》主體。出版詩集《光之書》。
1980年
入中國時報任人間副刊編輯。
1981年
發表長詩<問聃>。
1982年
發表長詩<離騷>,獲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與李泰祥合作完成劇詩<大風>主體,後赴美國就讀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研究所。出版詩集《傾斜之書》。
1983年
獲威斯康辛大學文學碩士,同年入博士班,完成《寶寶之書》主體。
1984年
<說書人柳敬亭>完成,發表「諸子篇」諸作。出版翻譯之攝影集《中國最後一個古代》與《西風殘照故中國》。
1985年
任威大圖書館助理圖書館員,《夢的塔湖書簡》編輯完成。
1986年
返台,任中國時報副刊組撰述委員。發表長詩<說書人柳敬亭>獲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發表長詩<齊天大聖>。
1987年
任教於文化大學中文系。出版散文集《夢的塔湖書簡》,發表「無法歸類的專輯」於四月號《聯合文學》。
1988年
著手「羅智成作品集」之編輯及創作計畫,預定十月再版《光之書》、《傾斜之書》與《夢的塔湖書簡》(改名《M湖書簡》),並初版《寶寶之書》、《泥炭紀》、《文明初啟書》、《亞熱帶習作》及《擲地無聲書》。任教於淡江大學及文化大學中文系。主編《中時晚報》之<時報副刊>。
1989年
組傳播公司從事電視、影像節目之製作。任教輔大日文系。「羅智成作品集」先行出版《M》、《寶》、《泥》、《擲》等四本書,其餘則因故遷延至1999年,才由聯合文學出版。完成短詩集《黑色鑲金》、大陸記行《北京備忘錄》以及新文體「黑色DJ」。
1990年
在中時晚報策劃「時代文學周刊」版,任中時晚報副總編輯兼副刊及文化組主任。於輔大日文系兼任兩年,並製作公視「當代書房」節目,首度將當代詩作品化作電視媒體(錄像帶)呈現。
1991年
主持「象形文字傳播工作室」。
1992年
參與中國時報周刊創刊,兼任副總編輯。同時任教於東吳大學中文系。開始整理影像、插圖及視覺設計作品《象形文字》。
1993年
任「PEOPLE」雜誌國際中文版編輯企劃顧問。重新進行間斷數年的「羅智成作品集」出版工作,並拍攝第一本視聽詩集《重瞳之書》。<說書人柳敬亭>改編為粵語舞台劇,於香港藝術節公演。
1994年
衛視中文台財經節目「縱橫四海」製作總監。插畫集《象形文字》整理完成。
1995年
公視節目「吾鄉印象」製作人兼導演。
1996年
離開中時報系,於媒體界從事概念創作之實驗。任樺舍文化事業總經理、康泰納仕雜誌公司編輯,參與VOGUE、GQ雜誌之創辦。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雙年展籌備委員。參與台北女性生活電台之創辦,飛碟電台「文字星球」節目主持人及製作人。完成散文集《南方朝廷備忘錄》、詩集《夢中書店》,開始籌備創作散文集《蔚藍紀》。
1997年
創辦旅遊雜誌TO’GO,任發行人。完成短詩集《藍色時期》。
1999年
出版「聯文版羅智成作品集」共五本。
2000年
出版遊記《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再版詩集《光之書》及《擲地無聲書》。
2002年
九月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研究所並出版詩集《夢中書房》。創辦《閱讀地球》出版社。籌劃2002台北詩歌節。
2003年任2003國際詩歌節策展人。

作品

出版書籍

1975年 《畫冊》,自費出版。
1979年 《光之書》,台北:龍田出版社。
1982年 《傾斜之書》,台北:時報出版社。
1987年 《夢的塔湖書簡》,台北:時報出版社。
1989年 《寶寶之書》,台北:少數出版社。
1989年 《泥炭紀》,台北:少數出版社。
1989年 《文明初啟書》,台北:少數出版社。
1989年 《擲地無聲書》,台北:少數出版社。
1989年 《亞熱帶習作》,台北:少數出版社。
1999年 《南方朝廷備忘錄》,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9年 《黑色鑲金》,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0年 《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社。
2002年 《夢中書房》,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翻譯

1984年 約翰?湯瑪森(John Thomson)著《中國最後一個古代》,台北:時報出版社。
1984年 伯希曼?伊斯特(Boerschman Erst)著《西風殘照故中國》,台北:時報出版社。
2003年 強恩?瑞區(Jan Reich)著《寂靜布拉格》,台北:閱讀地球文化出版社。

期刊、報紙、散篇

1991年 〈夢遊書〉,《中國時報》七月二十六日36版。
1992年 〈收放自如的四重奏──評楊牧的<方向歸零> 〉,《聯合文學》2月號,頁102-104。
1996年 〈生命與大自然的奇遇〉,《中國時報》六月六 日39版。
1996年 〈關於孤獨或關於天使的x檔案〉,《聯合文學 》10月號,頁143-145。
1996年 〈運動如何成為文學?〉,《幼獅文藝》2月號, 頁19-21。
1997年 〈雜誌新時代〉,《工商會務季刊》29期,頁37- 39。
1998年 〈美好的無奈〉,《自由時報》一月二十三日41 版。
1998年 〈城市雜誌-與您同步呼吸〉,《台北畫刊》371 期,頁20-24。
1998年 〈本土化風起雲湧─新一代流行的趨勢分析〉,《台北畫刊》367期,頁25-29。
2000年 〈嗅出台北的心靈角落-城市的風格〉,《台北 畫刊》384期,頁35-37。
2000年 〈沿著理想入城〉,《台北畫刊》395期,頁50- 51。
2001年 〈為「飲酒書寫」添加真材實料〉,《微醺之戀 》方智出版,頁7-9。
2002年 〈散文楊照〉,《聯合文學》6月號,頁138-141。

人物品評

◇文選自〈林耀德,《一九四九以後》,爾雅出版社,1986〉
喜直覺、善隱喻的羅智成正是微宇宙中的教皇,他語言的驚人魅力,籠罩了許多八零年代詩人的視野,近乎純粹的神秘主義,使得他在文字中坦露無摭的陰森個性,以及他牢牢掌握的形式,同時成為他詩思的本質。是的,個性和形式不僅是羅智成思想的部分,也是他思想的本身。
◇文選自〈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2002〉
羅智成構築自我微宇宙的大量詩作顯露了極鮮明的個人風格。首先是個人性、內向性和傾訴體等特徵。詩人立足於寫自己的一絲感觸,一個夢境,一則奇想,一點惋惜、一片憂慮或自豪的情愫,乃至一段愛的憧憬或回憶,它們純屬個人隱私,專為自己或最親密的知己寫,甚至稱:“當有人欣賞你的作品\很可能他誤解了\很可能你對自己經驗的發掘\還沒有深到只有自己理解的程度”。
◇文選自〈楊牧:<走向洛陽的路-羅智成詩集序>〉
羅智成秉賦一份傑出的抒情脈動,理解純粹之美,詩和美術的絕對權威,而且緊緊把握住創造神秘色彩的筆意-他曾經使用這些基礎才具寫出《畫冊》、《光之書》和未入詩集的許多一流作品。他珍惜人情和愛戀的詩意,一唱三嘆無不極端動人;他多識草木鳥獸之名,通過象徵來揭發人際關係的美好和晦暗,動人和無奈。這些已充分足夠支持一個重要詩人的氣度,向前探索追尋,為生命和社會下定義,去讚揚,去批判。

評論彙編

期刊論文

1979年 張漢良:〈「一支蠟燭在自己的光焰里睡著了」導讀〉,《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頁263-266。
1979年 蕭蕭:〈「觀音」導論〉,《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頁267-269。
1979年 張靄珠:〈夢境邊緣的語言──羅智成詩集「光之書」讀後〉,《出版與研究》45期。
1983年 陳啟佑:〈初論羅智成的「畫冊」〉,《渡也論新詩》黎明出版,頁179-180。
1984年 楊牧:〈走向洛陽的路〉,《文學的淵流》洪範出版,頁41-49。
1984年 周策縱:〈一圖勝萬言:羅智成編譯「西風殘照故中國」序〉,《傳記文學》45期,頁37-39。
1984年 翁萬戈:〈寫給多佛版的介紹〉,《西風殘照故中國》,時報出版。
1986年 林耀德:〈微宇宙中的教皇:初窺羅智成〉,《一九四九以後》爾亞出版,頁113-125。
1987年 林耀德:〈羅智成的禁城:讀「夢的塔湖書簡」〉,《文訊》31期,頁287-291。
1987年 蔣勛:〈獨白:評羅智成的「夢的塔湖書簡」〉,《聯合文學》8月號,頁205-206。
1990年 許悔之:〈占領一座電台:評羅智成的《寶寶之書》〉,《聯合文學》1月號,頁198-200。
1991年 蕭蕭:〈智慧與死亡之間──讀羅智成敘事詩<問聃>〉,《現代詩縱橫觀》文史哲出版,頁295-304。
1993年 林耀德:〈羅智成論〉,《期待的視野──林耀德文學短論集》幼獅文化出版,頁219-222。
1997年 徐望云:〈讓現代史詩站上起跑線──以陳吉光「李陵答蘇武書」與羅智成「離騷」為例〉,《台灣詩學季刊》18期,頁139-146。
1999年 陳大為:〈「虛擬」與「神入」──論羅智成詩中的先秦圖象〉,《聯合文學》3月號,頁102-114。
1999年 賴佳琦:〈無法歸類的創作者──專訪詩人羅智成〉,《文訊》163期,頁92-94。
1999年 曾淑美:〈你讀過羅智成的詩嗎?〉,《藍星詩學》6月號,頁163-167。
2000年 蔡淑玲:〈航向永夜──邊界的探索,意向的游離〉,《光之書》,頁13-36。

報上評論

1999年 賴素鈴:〈睽違十載羅智成五書齊發〉,《民生報》3月11日34版。
1999年 曾淑美:〈密語的溫度〉,《聯合報》3月22日48版。
1999年 王開平:〈黑色的異教徒〉,《聯合報》3月22日48版。
1999年 廖鹹浩:〈久違了,詩人〉,《中國時報》5月6日43版。
2000年 李蓮珠:〈羅智成旅遊書,羨煞友人〉,《大成報》3月2日6版。
2000年 馮雨:〈「南方以南,沙中之沙」──詩人焦慮的旅遊書寫〉,《破周刊》復刊103號。
2000年 范方凌:〈讀遊記興起我對旅遊的想望〉,《台灣時報》五月十二日32版。
2000年 蕭攀元:〈明星閱讀偶像的──旅人圖文志〉,《聯合報》4月3日41版。
2000年 魏可風:〈詩宇宙里的一則傳奇〉,《自由時報》8月19日39版。
2000年 蔡美娟:〈羅智成「南方以南?沙中之沙」訴說南極〉,《聯合報》3月2日24版。
2000年 徐開塵:〈「南方以南?沙中之沙」羅智成旅行文學寫出新風格來〉,《民生報》3月2日6版。
2000年 王瑞瑤:〈創作才子情意出擊〉,《中時晚報》3月4日12版。
2000年 吳婉茹:〈相約天涯──羅智成談旅行與文學〉,《聯合文學》5月號,頁68-73。
2001年 翁文嫻:〈論台灣新一代詩人的變形模式〉,《中山人文學報》,頁85-101。
2002年 翁文嫻:〈精準設計的飛〉,《聯合報》,4月7日23版。
2002年 張清志:〈在夢中書房遙望天涯海角──簡媜與羅智成〉,《聯合文學》4月號,頁96-107。

獎勵

作品:
獎名: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獎次:新詩創作獎
年度:2000
作品:「說書人柳敬亭」系列作品
獎名:時報文學獎
獎次:推薦獎
年度:1986
作品:一九七九
獎名:時報文學獎
獎次:優等獎
年度:19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