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桑卻丹

羅布桑卻丹

羅布桑卻丹(1883—?),蒙族。凌源縣(今凌源市)萬元店鄉熱水湯村人。近代蒙古族哲學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兩次東渡日本求學、考察。1919年寫成近20萬字的《蒙古風俗鑒》。該書涉及蒙族文學、經濟、政治、文化、婚姻和宗教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被譽為蒙族的百科全書。

基本介紹

  • 本名:羅布桑卻丹
  • 所處時代:清
  • 民族族群:蒙族
  • 出生地:1883
羅布桑卻丹,回國後,作品,

羅布桑卻丹

羅布桑卻丹生於公元1875年(光緒六年),清末內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左旗(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人,他自小聰明好學,利用農家閒暇時間,或求師或門務學通了蒙古語文。
公元1890年,羅布桑卻丹被指派為旗佐領章京。公元1894年,他又被指派到哲里木盟各旗普查由喀喇沁左旗遷往他鄉的從員及戶口。這個工作他整整進行了3年時間。3年間,他深深地體驗到蒙古族勞動人民身受層層剝削,過著極度艱難的生活,同時也了解到當時社會的狀況和蒙古族社會生活的變遷。為其後來撰寫《蒙古風俗鑒》這部巨著提供了最原始的資料。羅布桑卻丹極力主張普及文化知識,並希望以此來拯救蒙古民族的命運。
公元1898年,羅布桑卻丹想到拉薩去學習。但由經費不足,便留在北京雍和宮拜師學習蒙、滿、漢、藏4種語言文字。公元1902年冬,羅布桑卻丹參加清朝宮廷翻譯考試,曾獲"四種語言固師"的稱號。同年,羅衍桑卻丹借駐北京蒙古王公府的機會,遞交了一份"廣譯各種書丈,普及蒙地文化"的建議書。並為此東奔西走,花掉了一千多兩個人積蓄的銀子,但沒有收到任何結果。
羅布桑卻丹非常熱愛家鄉,公元1903年,他聽說東北地區發生了日俄戰爭後,便從北京返回家鄉,為蒙古族地區和喇嘛寺廟等不遭受戰火的洗劫而四處奔波。
公元1906年,羅布桑卻丹應學部邀請,任北京"滿蒙高等學 堂"的蒙文教師。
公元1907年11月,羅布桑卻丹又應邀東渡日本。執教於東京"外因語學堂"。羅在日本生活、工作的4年間,接受了西方新文化思潮的影響。原先利用普及文化來拯救民族命運的決心變得更加堅定了。於是,羅布桑卻丹回國後,又一次呈文,重申自己的主張。可是他的建議如泥牛入海,沒有任何回音。

回國後

羅布桑卻丹回國後,在北京繼續任教。在封建保守的國度里,他的主張雖然找不到知音,甚至幾遭劫難,但他始終矢志不移。到了公元1914年,他調到奉天南滿鐵路辦事處後,又找到奉天巡捕張元和哲盟各旗的頭面人物,建議改良草場,改進畜牧方法,提高民族經濟。這項建議一開始得到了有關各方面的大力贊同,但後來,由於羅布桑卻丹本人受到嫌疑,建議隨之中止。

作品

羅布桑布丹一生坎坎坷坷。但他利用4年時間編纂而成的《蒙古風俗鑒》,卻為人們留下了永恆的紀念。
《蒙古風俗鑒》,成書於公元1918年,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蒙文著作。《蒙古風俗鑒》共10冊,凡60章,計約20餘萬字。其內容包羅極廣,從蒙古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物產以及風俗民情,到蒙古族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無不分門別類,一一加以詳述。這部書對於了解和研究蒙古族風俗習慣的發展變化情況是十分難得的,也是現今蒙古學研究不可多得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