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曾公祠

羅山曾公祠

羅山曾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位於福州南門于山北麓花園巷通向法海路巷口拐彎處。從前,這裡有一個奇特的名字叫“牢堆口”, 是古代福州府屬閩縣關押犯人的監牢所在地的路口。解放後,因城市建設需要,曾公祠被遷入花園弄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山曾公祠
  • 供奉神明:曾揚立(監獄之神)
  •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花園弄13號
  • 朝    向:坐北朝南
歷史簡介,相關傳說,最新近況,

歷史簡介

“監獄之神”羅山曾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全國唯一現存供奉“監獄之神”的廟宇。原位於福州三大藏山之一的羅山山脈,即福州南門于山北麓、花園路通向法海路拐彎處,是古代福州府屬閩縣關押犯人的監牢所在地的路口,也稱“閩邑牢堆口”。
羅山曾公祠主祀典獄長。曾公參照“唐太宗德政:怨女三千出後宮,死囚四百來歸獄”歷史典故,對囚犯施仁政,“容犯人暫時回家過年,與家人團圓”,有一年年初發生暴雨災害,少數囚犯未能如期返回監獄,造成曾公失職,他選擇吞金自殺,以謝罪於朝廷。眾感曾公仁義,奉為神明,遂塑像立祠祀之。

相關傳說

立於祠內的功德碑記載:曾公祠建在法海路花園弄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二層,門口掛“羅山古蹟曾公祠”的匾額,一副對聯上書:“舜日堯天閩邑昔曾蒙厚澤,春蘭秋菊羅山今尚薦明煙”。曾公祠原在“閩邑牢堆口”,解放後因城市建設遷此。供奉典獄長曾揚立,湖南安仁人。曾揚立為人寬厚,有一年將近除夕,眾囚犯思親大哭不止。曾上前問為何如此,眾囚犯道:“歲將近,合縣之人家家團聚,唯我們這一批窮囚,因交不起租稅被關,在這裡服役二三年,父母、夫妻、孩兒不能相見,怎不悲傷?”曾公聞之動了惻隱之心,說:明天是廿四,我放諸位回家與家人團聚,但在正月初四前一定要回監獄,你們要是有一個失約,我就要犯天條被處死。眾囚犯別,皆守約不誤,初四日取冊點名,不少一個。有一年曾公又將三百名囚犯釋放回家,豈知春節後,幾場暴雨,烏龍江浪潮洶湧,渡船無法過江。初四日,閩侯長樂方向的囚犯被洪水阻攔在江對岸,包括尚乾人林玉,因母病重,也無法復命。是日府衙查獄,加罪於曾公,當夜曾公吞金自殺,卒時僅三十有七。囚犯與家屬聞知,哭聲震天。土地公秉報城隍、玉帝,玉帝感其篤誠向善,批為“監獄之神”。

最新近況

自清朝、民國及當今,曾公祠均有修建。上世紀50年代,里人林道於律師及鄉人出資出力,對羅山曾公祠進行修建,在當地傳為佳話。
因城市建設需要,羅山曾公祠遷至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花園弄13號,坐北朝南,樓高四層,磚混結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紅色漆門上畫有鬥神秦叔寶尉遲恭,坐落於三十三天九天風火院旁。曾公祠尚存靈簽101簽、刻有“閩邑牢堆口”古石香爐等文物。
一層大堂內主祀典獄長曾揚立,曾公坐像莊嚴肅穆。神像高約80厘米,外披金色箔衣,至今保存完好。附祀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及各將軍等神明。正門西側建有涼亭,用於廟會活動,也方便周邊民眾活動。平日多有附近居民或遠道而來的香客在此祈福、祭祀,香火旺盛 。每年端午時節,羅山曾公祠都會秘制午時良茶,施茶周邊鄉民,保民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