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國(明清時對俄羅斯的稱呼)

羅剎國(明清時對俄羅斯的稱呼)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剎國,一指大海中食人的羅剎鬼聚居之處。僧伽羅國(今錫蘭島)被認為五百羅剎女所住處。二指俄羅斯,中國元明清朝時稱俄羅斯為“羅斯”或“羅剎國”。三指楞伽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剎國
  • 英文名稱:ROCIA
  • 簡稱:俄國
  • 所屬洲:歐洲
  • 首都:莫斯科
  • 主要城市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伏爾加格勒
  • 國慶日:6月12日
  • 國歌:《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
  • 國家代碼:RUS
  • 官方語言:俄語
  • 貨幣:盧布
  • 時區:UTC+3至UTC+12
  • 國家領袖:總統:普京 總理:梅德韋傑夫
  • 人口數量:143,322,650(2013年)
  • 主要民族:俄羅斯族,韃靼族,烏克蘭族等
中國元明清朝時稱俄羅斯為“羅斯”或“羅剎國”。當時蒙古族人用蒙語拼讀俄文“ROCIA”時,在“R”前面加一個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清朝政府時,蒙語的“OROCCIA”轉譯成漢語時,就成了“俄羅斯”。而英語中,俄羅斯(Russia)也與“羅剎”相近。
《俄國·蒙古·中國》一書的漢譯本序言中指出:“羅剎,是當時清廷對侵擾我東北邊疆的沙俄哥薩克的通稱。” 羅剎是指俄羅斯,是清朝初年中國人對俄羅斯的一種特殊稱呼。“羅剎”可指國家也可指國民。由於音譯不同,曾有羅叉、羅車、羅沙、羅禪李氏朝鮮慣用此稱)等寫法。乾隆年間官修《四庫全書》,將元代譯名“斡魯思”、羅剎等名正式改譯為“俄羅斯”,終止了俄羅斯譯名自元代以來混亂不統一的局面。羅剎經常侵擾我國的黑龍江領域,對當地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赫哲等少數民族進行野蠻殺掠。康熙二十三年四月(1684年5月),康熙皇帝抽調福建、雲南、湖廣等地軍隊,和東北各族人民一起,對沙俄入侵者進行抵抗,在雅克薩戰役中,擊敗了羅剎。後來,中、俄兩國政府派代表進行談判,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不久,康熙帝即命國史館編纂成《平定羅剎方略》,彙輯了平定羅剎前後的有關諭旨、奏議、文牘等檔案,排列順序是以時間作為編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