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兔

纏絲兔

纏絲兔是南方著名兔肉加工產品,尤以四川廣漢馳名,加工歷史悠久,製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纏絲兔
  • 起始:唐朝初年
  • 類別:食品
  • 原料:兔肉
  • 屬性:非物質文化遺產
  • 原產地:四川·廣漢
纏絲兔來歷,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方法,營養價值,

纏絲兔來歷

唐朝初年,一代名相房琯被貶雒縣,任漢州刺史。除夕新年,雒縣一戶韓姓大家小女出閣,韓家老爺邀請房公為上賓共同赴宴,韓家以醃製兔肉聞名鄉內,喜席上,托一金絲鑲玉兔作席,色香可餐,房公食後,大為讚賞,問韓家老爺此道佳肴何名?韓家老爺回房公說此宵暫無別名,是為小女出嫁而準備,便請房公賜名。房公思考片刻,語以此物勘比珍饈,金絲纏繞家合興旺,食者步步高升,千里嬋娟,嬋與纏同音,定名為纏絲兔。

非物質文化遺產

纏絲兔製法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已經成為四川地區特色,尤以廣漢纏絲兔最為正宗。
原產地·四川·廣漢

製作方法

原料:兔肉1000克,砂仁10克,大茴香10克,桂皮10克、山奈10克、豆鼓250克、薑汁250克、白酒50克、花椒10克、精鹽150克、白糖150克、醬油150克、甜麵醬250克、麻油100克、胡椒粉5克。製作方法:纏絲兔選用肥大、皮下脂肪豐滿的活兔,對準頸動脈處,一棒打死,並立即用麻繩涼掛剝皮。趁血液未全凝固前迅速剝皮,從後腿開刀,劃皮不要傷肉,兩腿皮撕開後,割掉尾巴,從臀部用刀輕輕劃開,並用手扯皮,直扯到頸部,再割下全部兔皮,隨即開膛去內臟,剁下足、爪用清水洗淨後放入缸內。每100支鮮兔用食鹽5市斤,老薑0.5市斤,花椒1市兩,分層堆碼一層兔,一層輔料,頭腿要鹽重,腰部鹽宜輕。一天以後上下對翻,再醃製一天后起缸,加入醬、豆豉、豆油、白糖等輔料。另加味素、胡椒、花椒、五香粉等混合碾成細末,並調成漿糊狀,均勻地塗抹在腥腔內和劃破的腿部深層肌肉內。此時可用2.5米左右的麻繩一根,從後腿纏到前夾頸部,腹部要纏圓,邊纏邊整形,直至捆緊扎牢成細條圓筒形,橫放時形似臥蠶,故纏絲兔又稱“蠶絲兔”。
纏絲兔
纏好後涼於通風處,待1至3天后即為成品。食法,一般都採用先取出放置溫熱水中漂洗乾淨,剁成了大塊,放鍋中煮熟,即可食用。其色澤均勻,味美鮮嫩,肌肉緊密。
特點:它色澤紅潤、肉質細嫩、鮮香味長、而且高蛋白,低脂肪。
製作要領:
1.醃製時,時間要掌握好,不可過鹹。
2.晾制兔子時,一定要晾於、晾透,否則易腐壞。
3.熏制時,時間不可過長,否則顏色過深,影響美觀。

營養價值

纏絲兔的主料兔肉富含大腦和其他器官發育不可缺少的卵磷脂,有健腦益智的功效;經常食用可保護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有益處,並增強體質,健美肌肉,它還能保護皮膚細胞活性,維護皮膚彈性;兔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8種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含有較多人體最易缺乏的賴氨酸、色氨酸,因此,常食兔肉防止有害物質沉積,讓兒童健康成長,助老人延年益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